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零日漏洞攻击防御战技法探讨

2024-01-14 23: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作者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杂志官方所属,网络安全人员与IT运维人员的专业管理类经验、知识、资料,帮助用户提高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和IT基础设施运营水平,提升IT管理人员工作能力。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深入渗透到方方面面,推动着数字经济、社会治理和国家安全的协同发展。然而,正如硬币的两面,网络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在这其中,零日漏洞攻击显然成了重要威胁之一。

零日漏洞攻击,即利用软件、硬件或操作系统中尚未被揭示或修复的漏洞,对网络体系进行渗透、控制甚至破坏。这种攻击相比普通已知漏洞威胁更大,不仅威胁社会的稳定运行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更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网络攻防演练行动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旨在构建起全面、坚固的网络安全防线,有效应对各类网络威胁,尤其是零日漏洞攻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必须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战技法,以保护国家网络安全,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战技法思路

网络零日漏洞攻击防御战技法的全面实施,将涵盖多个关键领域,以应对不断升级的网络威胁。在情报获取与分析阶段,首先建立一个高效的合作伙伴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加密通信技术,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平台将成为各国网络安全专家间即时交流的枢纽,促进实时情报共享。同时,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分析情报数据,洞察零日漏洞攻击的潜在威胁,为防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在入侵检测与防范方面,进一步优化省级网络系统中高交互式的沙箱环境,增加其节点数量和性能,以便更真实地模拟各类攻击场景。此外,将威胁情报与入侵检测系统紧密集成,实现实时威胁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加强对零日漏洞攻击的及时检测和拦截能力。

针对漏洞修复与补丁管理,系统引入自动化修复方案的评估和执行功能,通过自动扫描、补丁发布和安装流程,加速漏洞修复进程。同时,建立漏洞修复效果监测系统,持续跟踪修复后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验证漏洞修复的有效性。

在应急响应与恢复阶段,开发应急响应自动化工具,实现应急响应流程的自动触发和执行。在分布式恢复策略方面,建立分布式系统恢复策略,将恢复工作分散到不同区域和团队,通过跨地域资源协同,提高系统恢复的速度和成功率。

此外,通过网络安全培训与模拟演练,将多样化培训形式与实战模拟训练相结合,建立丰富的网络安全培训课程,包括技术培训与认证以及模拟演练的多个场景,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在技术创新与研发环节,可鼓励创新项目启动,开展攻防实验室建设,引进国内外专家顾问,实现技术创新与实践相结合。

最后,在合作与信息共享方面,积极参与到各类网络安全工作组,建立国省、省级、省内多层次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制定联合演练计划,促进部门间网络安全合作与协同防御。通过以上实施措施的详细规划和执行,能够全面落实网络零日漏洞攻击防御战技法,为网络安全建设提供坚实支撑,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战技法实现

1. 情报获取与分析

合作伙伴的建立:与市县气象局、各省级机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负责网络安全保障的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搭建畅通的信息共享渠道和方式,便于各方共同应对零日漏洞威胁;建立情报伙伴信息库,整合和存储合作伙伴提供的情报数据,方便分析和查询。

定制情报需求:设立情报搜集小组,不定期与其他部门沟通了解网络安全情报以及需要关注的其他领域;根据网络安全战略,明确零日漏洞情报的采集重点,确保获取的情报具有针对性,实时跟踪情报需求的反馈和执行情况。

情报分析团队:在省气象信息中心设立高级情报分析团队,由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引入先进的情报分析工具和技术,确保情报的深度挖掘和准确分析;团队成员在前期均定期参加过培训,拥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技术水平。

2. 入侵检测与防范

沙箱环境优化:在演练活动开始前,升级沙箱系统硬件版本和软件系统,确保高交互式沙箱环境具备强大的性能和模拟能力;建立多个沙箱节点,覆盖不同操作系统和应用场景,增加零日漏洞攻击的模拟难度;建立沙箱环境健康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沙箱节点的运行状态和资源利用率。

自适应学习:建立零日漏洞攻防实验室,搭建自适应学习平台;通过对历史攻击数据和攻击手段的深度分析,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使其能够识别新型零日漏洞攻击,自动更新检测规则;建立自适应学习模型管理平台,定期评估和优化模型性能。

深度数据分析:构建网络流量监控中心,对所有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采用深度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关零日漏洞攻击的特征,实现对早期威胁的快速发现和响应;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管理平台,支持多种数据分析算法与模型的集成和切换。

3. 漏洞修复与补丁管理

修复优先级制定:设立多部门跨职能的漏洞修复沟通机制,定期会商漏洞修复计划;根据漏洞的严重性、影响范围和风险等级,制定详细的修复优先级,确保修复工作的有序进行;建立漏洞修复优先级调度平台,支持动态调整修复计划,应对突发漏洞事件。

自动化修复流程:在省级搭建Windows、Linux、信创操作系统补丁更新服务器,在客户端部署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同时引入自动化补丁管理系统,将漏洞扫描工具与系统管理工具进行集成,实现漏洞扫描、补丁发布和安装的全自动化流程,缩短漏洞修复周期,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建立补丁管理系统健康监控平台,实时监测系统的补丁情况和更新状态。

风险评估验证:在漏洞修复后,成立漏洞修复验证小组,对修复后的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测试;通过模拟攻击和渗透测试,验证修复效果,确保修复不会引入新的安全隐患;建立修复效果评估和验证报告,汇总修复成果和经验教训。

4. 应急响应与恢复

应急预案演练:在每年的网络攻防演练活动前,修订本省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实用、能用;定期组织零日漏洞应急响应演练,将真实的零日漏洞攻击场景融入演练过程;提前设置应急响应小组,测试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建立应急响应演练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演练的效果和改进方向。

多层次备份:建立全面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在线备份、离线备份、异地备份等多层次方案;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测试和恢复,确保在发生零日漏洞攻击事件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和系统;建立备份策略管理平台,实现备份计划的集中管理和自动化执行。

网络隔离与安全运维:通过省级网络及安全系统建设和气象宽带网建设项目,在省级实现相对独立的四张网络(气象内网、外围、数据中心网和安防语音网),在全省气象系统内实现内外网的物理隔离,同时在内网中进一步采用网络隔离技术,将关键系统和数据进行逻辑隔离,构建多层次网络安全防线;设立DMZ区域,限制内外部网络流量,减少零日漏洞攻击进一步扩散;建立网络分段隔离管理平台,支持动态调整网络隔离策略,适应不同场景的安全需求。

今年以来,省气象信息中心持续加强气象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边界防护和纵深防御能力。目前,省级统一认证系统、终端入网控制系统和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已投入应用,初步建成了省级网络安全运营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江苏气象网络安全运营平台

5. 安全培训与模拟演练

多样化培训形式:为了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组织中心负责网络及信息安全的员工积极参加省网络安全协会组织的线下网络安全培训,积极组织员工在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等学习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扩充员工网络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储备。

实战模拟训练:每季度定期举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零日漏洞攻防实战模拟训练,模拟真实攻击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工具,让员工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对网络安全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模拟训练场地管理平台,提供模拟环境的预约和管理服务。

知识分享平台:建立内部知识分享平台,鼓励员工撰写技术文章、分享经验等,形成良好的知识传承和学习氛围;定期举办内部讲座和研讨会,促进员工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知识分享平台的内容审核和推广机制,确保分享内容的质量和价值。

6. 技术创新与研发

创新项目启动:为了激发技术创新,笔者单位大力支持网络安全方面的课题立项,经过专家评审和投票,优秀的创新项目将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用于进一步研发和实施;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组织机构举办的攻防技术创新大赛,通过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提交创新项目,促使全员参与到网络安全的创新工作中。

网络安全团队及攻防实验室建设:建立现代化的网络安全团队以及攻防实验室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攻防实验室应当配备各类高级攻防设备和模拟环境,以真实场景还原各类攻击和防御情景,为安全团队提供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可以进行相关攻击测试、安全演练以及新安全技术的验证和测试;下一步,笔者单位拟积极争取支持,成立省级网络安全科研团队,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参与到攻防实验室建设中。

跨界合作与交流: 在激发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鼓励与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跨界合作;笔者单位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网络安全领域的学术研讨会、技术沙龙等活动,每年网络安全日前夕都邀请安全领域内的专家分享经验和创新成果,这种跨界合作能够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新,推动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不断发展。

持续研发与更新: 创新不止于一时,要确保技术持续研发和更新,建立定期的技术研究计划,关注最新的攻防技术趋势,不断对防御工具和策略进行优化和升级,以保持对零日漏洞攻击的有效防范。

战技法成效总结

网络零日漏洞攻击防御战技法的实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单位网络安全水平。通过情报共享和智能分析,网络安全团队能够更早地发现和识别零日漏洞攻击,有助于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降低潜在风险。高交互式沙箱环境的优化增强了攻防模拟能力,使安全团队能够更好地了解攻击手法,提升实际应对能力。自动化修复与应急响应工具的使用,加速了漏洞修复流程,有效减少了攻击持续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攻击带来的损失。持续的人员培训和模拟演练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网络安全素养和实践技能,确保组织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响应零日漏洞攻击。加强沟通合作与信息共享,使各部门能够共同应对网络威胁,形成更强大的防御联盟,保护本部门网络信息系统免受外部威胁。

综合而言,网络零日漏洞攻击防御战技法在江苏省气象局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全面提升了气象网络安全的稳定性和韧性。

原标题:《零日漏洞攻击防御战技法探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