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起床翻身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小心中招“耳石症”

2024-01-20 11: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康复杂志

在脑病科门诊时常听到有患者诉苦:“起床或者睡觉翻身时感觉天旋地转,但很快就能缓解,有时还会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呀?”这个时候患者朋友们就要当心,您很有可能“中招”耳石症了。

耳石,耳中的碳酸钙结晶

一般来说,耳朵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我们的内耳由两个部分组成,耳蜗负责听力,前庭负责平衡。而在内耳的半规管内,有附着耳石膜的细小碳酸钙结晶,即“耳石”。我们这里提到的耳石可不要同耳屎(医学术语为耵聍)搞混。我们的耳屎是由耵聍腺分泌物与灰尘等混合形成,起到一个保护外耳道皮肤、黏附灰尘等作用,它位于外耳,当耳屎存留过多,我们日常会通过掏耳等方法清除。

图片来源:pixabay

而耳石却截然相反,位于内耳,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据统计,该碳酸钙结晶大小为20~30微米。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人的大拇指指甲大小约1.5厘米,简单换算一下,也就是说一个大拇指指甲的长度相当于500~750个耳石排列成一条直线。当然,它是不需要我们人工去清除的,只有当耳石脱离原来位置时,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恢复”到原来位置。

耳石脱落为何会引起眩晕

耳石是存在于内耳中的平衡器官。我们可以简单感知一下耳石的存在,即当我们乘坐电梯时选择闭着眼睛,会感觉到电梯在上升或者下降,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的耳石在起作用了,它可以感受重力和加速度变化。而当耳石状态异常时,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会出现短暂性旋转性眩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还会伴有眼震。当体位改变时,此类症状会特别明显。

耳石作为人体重要的“零件”会因为某些原因从耳石膜上面脱落。现有研究表明,脑供血不足、缺钙、过度疲劳、熬夜、头部外伤、耳道炎症等因素都会导致耳石脱落,随之掉进半规管里,当人在发生体位改变时,脱落的耳石也会随之移动位置,继而出现天旋地转的头晕、恶心、呕吐等。

此外,部分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耳石颗粒因内环境出现变化受到磨损,渐渐地也会脱落。值得关注的是,耳石症并非只有中老年人多发,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熬夜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工作、家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在不知不觉中都成了耳石症的诱发因素。

图片来源:pixabay

出现耳石症需及时治疗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它是良性的,不会像心脑血管疾病一样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同时该病是自限性疾病。不过仍有很多患者饱受该病所带来的痛苦,因为耳石症的确影响生活质量,轻者可能很快恢复如常,但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跌倒、坠床等风险无疑为日后的生活埋下隐患。尤其是每次发作后的恐惧、焦虑深深影响着患者朋友们的心理健康,这更需要我们积极关注该病的有效治疗和防护。

有研究表明,耳石症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而耳石症的发作与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偏头痛等有一定相关性。所以也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愉悦,戒烟酒、浓茶,忌咖啡,限制盐分摄入,避免疲劳、长期伏案工作、强声强光刺激等。

没受过外伤的眩晕不都是耳石症

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该病可表现为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及眼震。耳石症常见类型可分为三种: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后半规管耳石症、上半规管耳石症。

其中上半规管耳石症是最少见的,主要表现为旋转性头晕;水平半规管耳石症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翻身时头晕;后半规管耳石症占发病人数的85%~95%,主要表现为向后平躺时眩晕。耳石症常发生于晨起或晚上翻身时,平时久坐屏幕前,突然打算做低头或抬头动作,也有可能会诱发。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不要把没有受过外伤引起的眩晕都误以为是耳石症。临床上眩晕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导致眩晕这个症状的病因也很多,比如低血糖、高血压、贫血等。还有一些同属于前庭性眩晕的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型偏头痛、前庭神经炎等,同样会引起类似耳石症的“天旋地转”或者“摇摆感”,这更需要我们认真地去鉴别。

治疗首选复位疗法

目前临床上治疗耳石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耳石复位是临床指南推荐治疗耳石症的首选方法。该方法不仅手法简单、效果显著,同时也是患者朋友们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形式。该方法是通过利用体位及头位改变,来使脱落的“石头”回到原来的位置,经验丰富的大夫甚至可以通过复位判断出石头的多少。经过复位后,绝大部分耳石症患者眩晕症状会消失;部分患者眩晕症状严重的需要多做几次复位操作;如伴随恶心、胸闷等症状明显的,则需要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pixabay

目前口服药物常见有两类:一类是止晕类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盐酸异丙嗪片。其中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脑微循环和神经元代谢,抑制脑血管痉挛,是比较常见的用于改善眩晕症状的药物。另一类是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如甲磺酸倍他司汀片、银杏叶提取物片等。

耳石症常见手术有半规管阻塞术和后壶腹神经切断术,但临床上一般很少推荐手术治疗。只有当手法复位无效,且病情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时,医生才会考虑推荐手术治疗。

文 | 王慧新 上海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

杨明慧 上海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医师

编辑 | 王仪韵 周霄

审核 | 叶海霞

监制 | 李文井

医学支持 | 上海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