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嘉靖皇帝墓中有没有《永乐大典》?

2024-01-18 13: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乾隆曾有诗云:“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及释道欠精核,久阅沧桑惜弗全。”一本由3000多人参与编撰、500年初步完成、总字数达3.7亿的《永乐大典》被《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一本百科全书,被另一本百科全书如此称道,举世罕见。

但最让人遗憾的是,现存的《永乐大典》,只剩下完本4%的内容,很多东西都已残缺不全。不过即便如此,它仍然价值连城,不可替代,被历史学家们视为珍宝。

可能嘉靖皇帝都忘了

《永乐大典》在哪

想要集齐《永乐大典》,已难于上青天了,即便2020年7月,中国藏家以6,4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在法国拍下了两册四卷《永乐大典》,也于事无补。

尽管我们现在无法通过阅读来了解它,但通过它的名字可以知道《永乐大典》的特点首先是“大”,其次是“乐”,然后是“典”。

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当时的古今图书约七八千种。然而由于战火与社会动荡,《永乐大典》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各地。

修成之后的《永乐大典》,最初被藏在南京的文渊阁。后来随着迁都被带到北京。明世宗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一直很想重录一部,多次同大学士徐阶谈过。但这个想法都因为工程过于浩大,重录难度太高,而被搁置下来。但据史书记载,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皇宫发生大火,火势连绵。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楼受到威胁,情况非常危急。幸亏抢运及时,《永乐大典》才逃过这次浩劫。嘉靖皇帝因此心有余悸,决定将《永乐大典》重新抄录一部,“两处收藏,以备不虞”。

此后,《永乐大典》便有了两个版本。现在人们习惯于把永乐年间的第一个版本称为正本,把嘉靖年间的重录本称为副本。这就是说,国图收藏的所有《永乐大典》全都是明嘉靖时期的副本。

皇史宬也称表章库,嘉靖十五年(1536)7月建成,地处北京天安门东、南池子大街南口,是明清两代皇家档案馆。《永乐大典》副本起初就存放在此处

不仅如此,历史上被八国联军毁掠的也是明嘉靖后期重抄的副本,流失海外和国内陆续搜集的残本也均为嘉靖重录副本或其抄本。而《永乐大典》的正本至今一卷也没有发现,其下落一直不见准确的记载。就是说,《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了!11095册《永乐大典》正本已经彻底消失了几个世纪!

皇史宬内景“石室金匮”。皇史宬主殿殿门5洞,均为两重,墙身用特制磨砖砌成,厚达5米,主殿及其内木柜是史书上记载的“石室金匮”典范

对于《永乐大典》的下落众说风云。但根据古代君王死后会将自己生前心爱的宝贝陪葬的习惯推测,《永乐大典》也存在被嘉靖皇帝用做自己陪葬物的可能。当然,在打开永陵地宫之前,这只能是一个合理的推想。

命运多舛的《永乐大典》

一本《永乐大典》,也是命运多舛。因为它是世界上首本百科全书,当初想要掠走它的人多到数不胜数。但最终造成《永乐大典》毁灭性破坏的,完全是之后的人祸。

咸丰十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城,翰林院遭到了劫掠,《永乐大典》中的一部分,在这次战乱中丢失。

翰林院的官员们在英法联军劫掠之后,也玩起了监守自盗的把戏,你一本我一册拿走了剩下的大典,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第二年(1861)七月,翁同龢在翰林院敬一亭见到《永乐大典》。敬一亭一共布置了12个书架,可是“在架者不及架之半”。按乾隆年间尚存9800余册估算,翁同龢所看到的已不及5000册。也就是说,《大典》散佚的主要原因还是当时利欲熏心的官吏监守自盗。

在此之后,大典的流失情况越发严重。1894年,朝廷重臣翁同龢进入翰林院进行清查,发现《永乐大典》只剩下了不足400册!

被烧毁的翰林院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翰林院在混乱中遭遇了一场大火,由于这里临近使馆区,英国大使馆人员借着混乱从大火中“抢救”出了大典剩余的部分。“我们下命令尽可能抢救翰林院中的宝贵书籍”,“又有数十人从英使馆而来,受有严令,逼其做事……人数既加,二千年之文字遂得救护。”

被大火烧过的翰林院狼藉一片,所藏书籍包括《四库全书》底本,大多遭到焚毁或被随意抛弃损毁

但实际上,《永乐大典》显然是当时许多人乘机盗窃的主要对象。英使馆官员翟兰思(Lancelot Giles)在《使馆被围日记》中就记道,当硝烟余烬尚未完全熄止的时候,他就从翰林院的废墟中拾来一些《永乐大典》,其中卷13345这一册,作为“战利品”,后来交给他父亲汉学家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收藏。

田仲一成也在《日本东洋文库收集〈永乐大典〉残本的过程》里写道:“世界最古老的翰林院图书馆也烧落了……此时,服部宇之吉看到几百册《永乐大典》积累在书架上……莫理循(时任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立刻跟日本文部省派遣的留学生狩野直喜博士、东京每日报纸特派员古城贞吉等一起奔驰到翰林院书架,各自带着几本搬到英国公使馆。”不消说,这些人各自带走的《永乐大典》,应大多归了自己所有。

《永乐大典》内都有啥?

作为世界上最早,且最伟大的一本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内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包含了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从辑录范围上讲,则如书中所说的“上自古初,迄于当世,包括宇宙之广大,统汇古今之异用”都被网罗无遗。以数字而言,则是辑录图书七、八千种,将明朝皇家图书馆文渊阁藏书囊括净尽。

《永乐大典》在文献保存方面有巨大的价值。清代四库馆臣曾从中辑出佚书三百多种,加上后来学者所辑已达六百种,其中重要文献如西晋杜预《春秋释例》、唐林宝《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永乐大典》的影响不只局限于明朝,它的流传和使用也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在清朝的文化繁荣中,《永乐大典》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资源,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资料的同时,也促进了汉文化与满文化的融合,为清朝的学术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乐大典》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古代著作,无论是对于历史学家、学者,还是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永乐大典都是一座宝藏,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可惜的是,如今却很难再全部收集到了。

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

撰文 | Jane

原标题:《嘉靖皇帝墓中有没有《永乐大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