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一批看开了的北漂,已经回沈阳上班去了

2024-01-19 1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当“周末去沈阳”成为北漂生活的新晋标配,当各地的年轻人纷纷奔赴东北、感受一把顶配的松弛感与被沈阳大姨宠着的人情温暖,漂泊在外的沈阳人早已按捺不住——

“沈阳到底有多宝藏,现在终于被你们发现了。北漂多年,总琢磨着啥时候能回去,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背井离乡?”

沈阳的泥炉烤肉 @麦麦

老家虽好,但既“缺乏一线城市丰富的工作机会,精神娱乐的资源也稍显单一”,让年轻人曾经一度只把沈阳当成自己大城市漂泊生活的退路。“总想着先在外面见见世面,实在混不下去了再回老家给自己兜底。”

谁能想到,随着沈阳越来越火,社交网络上的旅游攻略帖,和已经回沈的同辈人的言传身教,都让这批沈阳年轻人后知后觉:原来在悄然间,沈阳已经成长为一线城市和东北生活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繁华的市中心夜景 @游客小王

在沈阳citywalk的一天就像有个任意门,国内国外随意切换。

“早上在北五经街走走,一路上都是咖啡馆,出品的内卷程度堪比上海;下午在霍格沃茨沈阳分茨的小南教堂前cos一把哈利波特,去附近的哥特式咖啡馆里喝下午茶,再到西塔附近体验韩式女主范儿,是来沈阳的打卡必备。晚上到沈阳的室外温泉泡上一泡,这不比箱根更有性价比?”

充满异域风情的西塔 @游客小王

“更新的玩法,是找一家沈阳的空中餐厅看夜景。边吃顿西餐边俯瞰全城华灯初上,谁看了谁不说一句仿佛在纽约。”

航拍夜幕下的沈阳中山广场 @视觉中国

除了吃喝消费,年轻人们发现,那些在大城市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补给,即便回到沈阳也没有断供。“1905和红梅文创园就是我的798‘近替’,看livehouse逛市集喝咖啡,拍照特别出片。以前在北京喜欢看的开心麻花和德云社也没有落下,下班了想找地方解压,还能去看沈阳本土的脱口秀。”

东北本土脱口秀俱乐部的表演专场 @关关

曾经以为沈阳的工作机会屈指可数,如今的局面也已充分打开。“开始往沈阳投简历才知道,从新兴科技企业到一线车企,老家原来也有好多比肩一线城市的好工作,福利待遇好,加班还很少,还没有无效的内卷。”

沈阳浑河河畔的盛京大剧院 @喝酸奶的ROU

来自沈阳的年轻人没想到,当自己只顾在大城市埋头打拼,却没意识到老家已经悄悄长成了一个六边形战士,要啥啥不缺。“以前沈阳只是我的大城市备份,如今思路一转——把在沈阳发展从支线变成主线任务,才是真的香。”

曾在北京漂过4年的前外企白领萱萱,最近决定回沈阳发展后,惊讶发现这里吃的玩的,都在逐渐和一线城市接轨。“北京有的,沈阳也有。”

“沈阳的咖啡和酒根本不输大城市,随便进的一家咖啡馆,竟然就有单独的一间房在同步烘豆。报名了一家瑜伽馆,原本以为也就是凑合凑合,谁知教练主修‘王者瑜伽’阿斯汤伽,水平跟我在北京的私教不相上下,根本糊弄不了一点。”

沈阳的创意咖啡 @萱萱

据她观察,诸如汉堡、奶茶等一线城市的连锁品牌,如果在东北开店,首店大多都开在消费文化更丰富的沈阳。“近年来演唱会也开始扎堆在沈阳办,我上个周末才去看了一个沈阳本土rapper的livehouse。”

离开北京时,萱萱最舍不得的,就是北京看不完的那些珍贵的文物馆藏和展览。“沈阳这一点真的很好,不缺博物馆看,馆藏也是全国顶级的。比如辽宁省博物馆,一整栋楼看一天完全看不完,著名的《簪花仕女图》就是辽博的镇馆之宝,新品周边‘簪花手串’更是排长龙才能买到,热度堪比雍和宫的琉璃手串。作为国内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文博机构之一,最近还有齐白石的真迹可以看。”

辽宁省博物馆的齐白石特展 @视觉中国

于是,当大多数的沈阳北漂,还只能将老家当作周末短途游目的地时,作为第一批提前想开的年轻人,萱萱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决定——回归沈阳,反向发展。

“以前虽舍不得沈阳的烟火气,但又放不下一线城市的城市资源。但现在发现,原来回来工作才是人生赢家啊。”

萱萱在回沈阳前曾做过一轮职场摸底,“打开求职app,大沈阳不仅有众多MCN、电商公司,发展了成熟的网红经济产业链。还有新兴科技企业,不断进驻的互联网企业,还有一线豪华车企,以及大企业带动的一系列供应商。这些快速发展的行业,都让很多沈阳年轻人选择了回流。”

工作一旦有了着落,沈阳版本的work and life balance简直触手可及。“在沈阳,体验着高性价比消费,轻轻松松无痛存钱。以前下班晚回家远,总要绞尽脑汁地想一整天的吃饭解决方案。现在,只要在沈阳找份工作,下班后烤肉撸串随便造,还不用自己收拾。”

下班后,漫步在绿化感人的和平体育公园 @Bing

当作出结束北漂、回到沈阳的决定时,萱萱脸上都是藏不住的窃喜。“回了老家才知道,不是北漂漂不起,而是沈阳更有性价比。”

当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沈阳年轻人开始实践“反向发展”时,才惊喜地发掘了家乡的新技能点——谁能想到,老家现在竟然也有这么好的工作了?

90后的沈阳人小袁,曾是一名帝国理工大学的博士后,专攻智能网络方向。在近两年的北漂生活后,出于照顾家人的考虑,小袁去年毅然决定回老家就业,成为了沈阳某大型企业的一位AI算法工程师。

在决定回沈阳之前,小袁也曾有过犹豫。“会觉得回家会不会就躺平了?不进步了?”

结果来到了新公司,他发现应聘者很多也出自国内外的名校,竞争也十分激烈。国际化平台的工作需求,头部外企所需的新思维和新技能,都需要足够优秀和不断迭代自己,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当初决定离开北京的生活,其中一个原因是那时的学术研究,让我感觉缺少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但进入这家公司后,我发现,这里的数字化创新都能落到实际使用上。我们做的计算机视觉要求达到99.9%的准确率,因为要追求应用落地的结果。”

在公司,小袁经常需要和来自不同文化和国籍的同事一起共事。“常有德国同事在公司提供研发支持,国内的同事也经常亲赴德国进行培训交流,在职场眼界和研发技术上都得到了开拓。虽然沈阳不是一线城市,但技术创新无界限,常驻这里的同事始终能获取最前瞻的行业信息和转化。”

和小袁一样决定回沈阳就业的庭庭,曾有过4年的北漂生涯。她发现,新公司还是一个对女性十分友好的职场。

“我来应聘的时候28岁了,未婚未育还有稳定的对象,但HR的面试从来没有涉及过婚恋、生育和年龄的问题。此外,中层或更高级别的管理者也不乏女性,健全明晰的晋升路径,让女性的职业天花板变得更高更广。”

在事业上能有所发展,公司的福利待遇更让庭庭扫除了后顾之忧。在这家公司,不仅入职就能享受15天年假,婚假、带薪病假、陪产假等一应俱全。

美味员工餐

“我同事入职了5年,年假加起来有20天,打工人普遍的‘请假羞耻’,对我们来说不存在的。公司还会提供百万医疗、重疾、牙科等保险,以及员工长期的养老储蓄和健康保障的全面福利体系,还能惠及你的家人,这些都让公司连续好多年当选了‘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的称号。”

既能够获得事业上的发展,又不用996还能获取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平衡。于是,回沈阳工作,就此成为一批沈阳北漂梦想中的职场高配。

当年轻人都在逃离北方向往南方,一批爱上沈阳的年轻人却逆流而上,选择结束北漂,定居沈阳。

沈阳“最美书店”歌德书店 @Bing

90后的关关老家在辽宁本溪,两年前曾在北京某互联网大厂做HR工作。“我曾经的计划是,35岁之前都留在北京见见世面。但当沈阳出现了对口的工作机会,本溪离沈阳开车只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决定要扎根沈阳。”

在关关看来,沈阳是在东北更有性价比的一座城市。“工资高一点,房价低一点,接轨国际化的消费也在引进。你能感觉到沈阳在变得更加多元和现代,同时物价还没涨。两个人团购吃个烧烤,不到100块就能吃得很好。”

@游客小王

作为新沈阳人,关关了解到,大方的沈阳会为来这里就业的年轻人,提供生活、购房、人才驿站等一系列补贴和福利。但她最终选择了更有性价比的公租房。“200-400块一个月,就能住到一间包暖气的公寓。尽管我曾经一线城市的工资比现在高,但生活开销的大幅减少,让我存钱变得比以前更容易。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沈阳都让我不再有精神层面的不安定感。”

性价比拉满的公租房

去年夏天刚从沈阳某高校毕业的杭州人小桥,也选择原地就业,在沈阳长期发展。“在这里的大学四年,全员E人的沈阳,成功让我一个I人也养出了松弛气质。”

小桥觉得,沈阳有一种不分新故、来了就是沈阳人的包容感。“绝对不让话掉在地上”,则是东北人的自我修养。“当一个局出现了一个沈阳人,你就不用害怕冷场。我带外地朋友去吃泥炉烤肉,旁边拼桌的沈阳小伙都抢着帮我们换篦子,边吃边聊给朋友攒出一套旅游攻略,就差发动人脉给安排门票了。这种天然的亲近,很容易让年轻人对这里产生归属。”

除了轻松的城市氛围,现实层面的考量,也让小桥认为选择扎根沈阳更有性价比。“沈阳的房价不高,对年轻人来说是踮踮脚、够一够就能实现的目标,也是在一座城市安心扎根的重要因素。而且沈阳的高校那么多,从医科、航空航天到工业、师范全面覆盖,以后有了孩子,教育质量也不用愁。”

Ending:

每一个离开了沈阳的年轻人,总会在东北魂的召唤下,回到沈阳。

自从回了沈阳,关关反倒觉得,自己的生活比在大城市时有了更丰富的选择。“在北京的时候,去哪里都很远,我们大部分的社交都仅限于在朋友家,吃吃火锅聊聊天。现在我更愿意走出去,开车一个小时,花三四十的门票就能滑一整天的雪。滑完雪泡个汤,再和朋友找个铁锅炖,坐在火炕厮杀桌游,东北的日子实在太爽。”

“有一天晚上,我爸妈给我做好了酸菜炖排骨等我回家吃饭。坐公司班车回到公寓,看着妈妈在厨房忙活,爸爸一边跟你聊天一边等妈妈上桌吃饭,那个时刻会让你觉得,这才是生活嘛。”

老家是年轻人的居心地。老家,作为发展的向心力和矢量标的,索引着更多年经的一代。曾经离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今他们发现,沈阳老家已经成为了职场和生活共同的答案。

“结束北漂回老家,并非奋斗的结束。”沈阳就此成为“既要又要还要”的年轻人,理想中高配幸福生活的灯火阑珊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