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何建华专栏: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

何建华
2024-01-20 13:05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阔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实体经济的第一方向,实体经济是创新发展的承担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正是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选择。有鉴于此,新质生产力与新兴工业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双轮驱动”,就能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愿景,促动实体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作为经济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长三角,是我国工业化重镇和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一直扮演着实体制造业的核心基地角色。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实现路径,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长三角加快构筑强劲活跃增长极、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高质量发展全新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要求“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依据现有理解形成的共识,概括来说,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新质生产力包含物质、本质、质量、品质等,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方面的全面创新;新质生产力要求通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为核心的新领域、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相对于传统的现有生产力模式,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命题。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踏上快速工业化发展之路,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优势。以长三角为例,相关研究显示,在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长三角地区占据了18个席位,包括工程机械、航空装备、船舶和海工装备、智能语音、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的集群。这些集群的产值占据了全国集群的27.8%,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数量也占到30.1%。

在看到发展优势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造业存在的短板制衡。以长三角为观察维度,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个体经营的基本特征从无到有、由小而大发展而来,在产业格局上不可避免存在着自发性、中低端、粗放型、同质化、集群化程度低等因素制约。工信部等八部门于去年岁末发布《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不牢,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面临较大挑战,需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处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历着经济结构与运行模式根本性转变的蝶变过程。以往在整体经济处于上升区间的顺周期表现良好的行业产业,也许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的考验,亟待突破经验路径依赖,从以往高速发展累积的风险与矛盾境地中突围而出,进入新动能取代旧动能、新科技催生新产业、新赛道孵化新模式的发展新周期。拥抱脱胎换骨、转型升级、可持续增长的新周期,关键的着力点就是要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踏步迈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新质生产力构筑产业载体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目标是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就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产业载体,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并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当今世界,实体经济制造业能级的竞争成为国家实力比拼的焦点之一。依据学界研究,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跨越式模式,就是通过自主创新直接把握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价值链高端,发展附加价值高、收益大的环节,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该产业价值链的控制者,同时能够引领其他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模式,这个模式被称之为“三高”模式,其内涵是产业高新、产业高端和产业高效。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意味着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必须处于较好的价值链竞争位势即做到产业高新,才能获得高附加价值。高价值链位势是产业高端的重要判断标准,意味着在关键价值链环节的把握,可以发展出关键技术工艺和供应链品牌环节的优势,这就使产业和企业处于较好的价值链竞争位势,获得高附加价值也就顺理成章,而且也必须转化为高附加价值才能实现产业高效。

着眼于实体制造业全球竞争,长三角三省一市纷纷制定制造业中短期规划,清醒理智前瞻进行产业优化布局。《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建设“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未来三年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任务书,描绘了路线图。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构建“1650”产业体系,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力争到2035年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7年)》,提出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物联、现代纺织与服装等4个兼具领先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高端新材料、智能光伏、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4个兼具高成长性和辐射效应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安徽出台《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智能制造等。

新年伊始,长三角三省一市拉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军大幕,相关规划都涉及到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做强、新赛道产业抢跑、未来产业布局等。可见,在产业布局、科技创新、集群化发展等方面正在形成新一轮转型升级的竞合、重塑、上台阶的态势。无一例外,都表明了要在稳定工业大盘中坚定转型升级的决心与意图,坚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起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筑工业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拓展“长三角制造”新空间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作为拥有14 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既要遵循工业化、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更要立足国情,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巩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确保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创造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可以说置业规模相当大、富裕程度大提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用守业维护好置业,关键在于创业,也就是应当辩证看待并理顺置业、守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善于用创业守护好置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无疑会极大激发释放长三角蕴藏的潜在动能,增强提升这一区域实体制造、财富创造的竞争能级,进一步加快构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长三角贵在遵循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规律,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双轮驱动”,不断拓展“长三角制造”新空间。

注重产业布局与集群化延链补链强链。面对国际竞争态势,在产业布局与产业创新集群化发展上,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占有一个什么样的位势,是值得注重的一个难题。“链”上选择,要么能异军突起打造“链主”龙头企业,要么就要深度锲入产业链做好配套服务,企业应当精准定位,努力打通上下游、贯通海内外。应当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强有力抓手,明确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精准确定企业发展策略,引导企业明确经营发展方向。长三角应当以一体化思维推动形成区域产业链,努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注重培育具有充分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在推动产业发展与结构转型升级时,应当以新质生产力为标准,注意选择不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资源推动此产业发展,然后由主导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最终使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按照经济学研究,主导产业选择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生产率上升的标准,还有一个是需求弹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比较快,生产率上升比较快,或者这个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比较高的话,那么该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速度,未来的市场前景就会很好,所以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主导性的产业来加以扶持和推动。

注重营造健康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需要营造健康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水、空气、土地、港口、森林等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自然环境;一是产业的组织生态系统,如政府、市场、竞争对手、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制度环境等。产业专家认为,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产业创新生态,本质上是企业家们发现创新有红利,且这个红利可以经过努力合作获得,这样他们愿意抱成团去创新,不同企业家就有动力通过各种专业能力共同合作去追求这个收益,这样就形成了多样性的产业生态系统。这其中,产业创新主体以利益最大化为导向,政府则开放所有产业的进入,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就发展起来了,新兴产业伴随着新兴大科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说到底,就是应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下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成为开辟发展新领域、培育新优势的重要路径。长三角在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实践中,尤其应当充分认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加以落地落实。南通市委领导提出“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这一倡议,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被视为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是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良性互动、有效对接、融合发展的主动棋。如能落地实施,进一步聚焦关键、把握重点,在产创协同、园区共建、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努力推动破解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必将助力塑造长三角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何建华,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原副院长,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韩少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