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串串代码指挥220万台农机!这届年轻人很会种地

2024-01-20 17: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闻联播”(ID:cctvxwlianbo)

我们常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城市繁华地段的金贵,而如今,随着各地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土地也变得不再平凡普通;随着农业越来越有“科技范儿”,键盘也可以成“新农具”。

2024一开年,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最普通的农田里,正在孕育着无限活力和机遇。

“粮田”变“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那什么样的农田是高标准农田?通俗讲,高标准农田属于“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目前在我国15亿多亩永久基本农田中,已累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就超过10亿亩。未来,还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眼下,从北到南,各地正抢抓冬季农闲施工的黄金期,如火如荼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建设要加速 一体化“造渠机”提质增效

在江西安义县西路村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场,正在进行灌溉用渠的浇筑,采用的新型浇筑机器堪称“造渠机”,可以使渠道的左右和底部一体成型,在以后的灌溉过程中减少渗漏,适当的坡度还可以增加水流速度,减少蒸发。这样的机器一天至少“造渠”三百米,效率大大提高。

现场指挥作业的安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熊桥林介绍,像这样的农田改造现场,全县有三十多处。

农田肥力要增加 漂洋过海的“肥料”安排上

除了进行改土、改路、改水、改大这四项基础改造之外,当地今年还增加了一项新的改造环节——增施一种特殊的“肥料”。而这种特殊的肥料就来自附近的一家农资企业。

企业负责人刘林华介绍,为了不耽误春耕生产,他们安排人员加班加点赶在三月之前把高标田急需的基质土生产出来。这些基质土不仅土质松软,而且混和了多种营养液,成为补充许多新建的高标准农田肥力不足的有力保障。

数智化赋能农田里

藏着哪些新职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利当前、管长远的大事要事。如今,从“小田”变“大田”,在建好的高标准农田之上,还能通过智慧赋能,让农田里孕育出更大的机遇。

无人化种田咋实现 答案藏在农田里

高标准农田建好以后,农机正在对冬季的土地进行深翻,这样不仅能够使土壤保墒,还能冻死埋在地下的虫卵和病菌,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来到位于江苏昆山陆家镇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时,可以发现这里和江西的拖拉机不一样,这台拖拉机的驾驶室里没有司机,是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高级感拉满。

农机是如何实现无人化操作的呢?除了拖拉机本身有智慧加持,农田里也藏着答案。在一片上千亩的高标准农田里,除了智慧虫情测报站,还分布着气象站、孢子捕捉仪、土壤墒情检测仪、土壤液位仪等30多个设备。

这些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都会汇集到不远处的智慧田园决策指挥中心里,帮助获取全面的农田环境信息。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农田测控全面掌握

负责开发这片无人农场的是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的智慧农场团队,团队负责人史云表示,他们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站点监测等手段,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平台,实现对土壤墒情、作物苗情、长势、病虫害、冷冻害、轮作休耕和产量监测等各方面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分析。有了这些信息,种田就可以和打游戏一样,操作按键就可以驱动农机进行智能化作业。

在农田里,还有一辆由客车改造的移动版田间数据中心。

研发单位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正在测试它的功能。车顶的摄像头可自动升起获取农田实时画面;车载的庞大数据中心可随时获取各类监测数据,用于监督稽查和指挥调度等多种场景。

最方便的是,不管是丘陵还是山地,只要车能到达,就可以实时获取当地农田的所有基本信息,还可以带回研究所进行分析。

键盘代替农具 小代码写出农业耕作新方式

农田里的数据被带回到哪里呢?在距离陆家镇智慧田园4公里的中国农科院华农中心的办公室里,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用几台电脑,以写代码、做实验的方式,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有的代码能通过指令控制机器人运动行进,轻松绕过障碍物;有的代码负责识别果实成熟度,定位采摘点,收获每一颗饱满的果实;有的代码则可以连接北斗卫星,指挥全国220万台农机,超20万架植保无人机,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

而如果没有开发者,这些代码只是一串符号,是这些农业工作者以智慧为笔,写出了农业耕作的新方式。

过去三年,这样的农业相关新职业增加了14个。全国已认定94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基地、31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3%。

这不仅代表着一个产业的技术变革,也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高效、更绿色、更和谐的农业未来。这就是藏在小代码里的农业新机遇。

编 辑丨罗嘉欣

校 对丨阮姜绍

校 审丨任锦晟

值班编委丨董俊杰

点亮“在看”,农业越来越有“科技范儿”~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串串代码指挥220万台农机!这届年轻人很会种地 共青团中央 轻触阅读原文

共青团中央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一串串代码指挥220万台农机!这届年轻人很会种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