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基金解读A股再调整:市场信心修复需要时间,冷静或是明智选择

澎湃新闻记者 丁欣晴 孙铭蔚
2024-01-22 19:58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A股三大股指1月22日再度低开低走。

至1月22日收盘,上证综指跌2.68%,报2756.34点;科创50指数跌3.04%,报742.23点;深证成指跌3.5%,报8479.55点;创业板指跌2.83%,报1666.88点。

目前市场是否已处于筑底阶段,后续行情是否有望回暖?澎湃新闻记者盘后第一时间搜集了十家公募基金观点,大部分公募认为,当前市场估值与情绪都处于极端低点,短期出现反弹的概率较高,社会预期偏弱背景下市场的信心修复也需要时间。

银华基金表示,未来仍是政策的关键窗口期,后续关注稳增长政策发力及落地,经历较长时间且幅度较大的调整后,相对便宜的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必然更为有利,短期市场资金面问题仍需关注,但对市场中期表现不必悲观。

博时基金则指出,站在当前时点,无论是从估值角度还是经济修复的角度来看,A股的底部特征较明显,可对A股的后续表现更乐观一些,机会将大于风险。

“在市场恐慌时保持清醒,避免盲从,等待适当的时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更有意义。从历史上每次市场的大起大落来看,市场恐慌的时候也是好资产最便宜的时候。市场的恐慌情绪往往导致投资者情绪波动,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时候,冷静观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恐慌情绪容易导致人群决策偏离理性,产生羊群效应,导致市场剧烈波动。投资者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加速探底的时候要保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是更为明智的决策。

银华基金:局部估值风险进一步得到释放

近期市场下跌呈现为恐慌情绪加剧资金负反馈,导致市场出现一定的超调,但是市场的位置和估值可能已经对基本面因素反应过度。社会预期偏弱背景下市场信心修复可能需要时间,但考虑经历调整后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处于较为极端状态,从极限思维角度,即便考虑未来盈利不再增长,该估值水平也已相对极端。而且近期红利板块、中小市值等强势板块陆续出现补跌,意味着局部估值风险进一步得到释放。

展望后市,未来仍是政策的关键窗口期,后续关注稳增长政策发力及落地,经历较长时间且幅度较大的调整后,相对便宜的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必然更为有利,短期市场资金面问题仍需关注,但对市场中期表现不必悲观。

配置层面上,已跌至相对有吸引力的优质核心资产,可能在当前环境下有相对表现,并逐步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待市场流动性风险释放充分后,景气回升和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仍是相对有效的配置思路。

南方基金:短期出现反弹的概率较高

国内来看,近期政策端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央行通过重启PSL、颁布住房租赁贷款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货币支持力度。12月社融和人民币信贷数据显示融资需求和供给相对稳健。随着“三大工程”及增发国债资金拨付和使用,有望支撑未来阶段的社融稳步回升。

当前市场估值与情绪都处于极端低点,短期出现反弹的概率较高。

在板块配置方面,第一,智能化产业趋势进一步提速,并且在周期回升、产业趋势、政策支持等多因素共振下,TMT板块业绩改善确定性较高、改善斜率大,可以重点关注计算机、电子,产业趋势角度可以关注算力AI化、机器人智能化、半导体国产化、汽车智能化和智能AI助手等。

第二,考虑到财政支持加码、地产改革预期,可以关注家电、汽车、有色金属等可能受益于需求改善的领域。

博时基金:可对A股的后续表现更乐观一些

近期美国发布的零售销售和初请失业金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和经济都具有较强的韧性,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加大,在通胀暂未达到2%的目标水平之前,市场对美联储3月降息的预期继续降温,海外流动性向紧缩回摆。叠加近期市场情绪持续偏悲观,市场信心仍偏不足。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今日A股继续下行。

站在当前时点,无论是从估值角度还是经济修复的角度来看,A股的底部特征较明显,可对A股的后续表现更乐观一些,机会将大于风险。

但由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整体仍是弱修复的态势,短期风险偏好仍会出现反复,市场还将震荡磨底,需要对A股更多点信心和耐心,以时间换空间,等待市场企稳向上。

永赢基金:市场急跌通常对应着后续潜在的V型反转

综合来看,内外部因素共同导致股指大幅下挫。往后看,对A股后市走势维持中性偏乐观判断。

一方面,中证500及中证1000的点位处于雪球产品密集敲入区间,尽管后续有继续敲入的可能,但总体规模仍是有限的,因此其影响更多偏短期且相对可控。

另一方面,小盘指数潜在的踩踏同样大概率为短期事件。由于前期大小盘收益比已至历史较极端位置,部分小盘类投资者可能存在逐步兑现收益的操作,但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历史上看仍有利于小盘类风格,因此小微盘可能的踩踏情况有望逐步缓解。

此外,市场急跌通常对应着后续潜在的V型反转。历史上看,A股缓慢下跌的持续性通常偏长,但急速下跌通常难以长期维持,且后续往往可能出现底部反转行情,如2021年12月底至2022年4月底、2021年2月的创业板、2020年2月底至3月下旬等等,因此在目前位置,中周期维度看A股整体赔率依然处于高位,市场机会依然大于风险,对后续走势维持中性偏乐观判断。

此外,近期也需要关注国内地产销售变化、美联储后续表态情况、地缘冲突事态升级。

西部利得基金:对于后市不必过于悲观

短期业绩和交易策略形成一定扰动,中期高质量发展重新定位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短期来看,1月底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窗口,受价格和行业因素影响,业绩披露窗口部分行业业绩承压,对市场情绪形成一定扰动;同时近期市场担忧部分衍生品交易风险,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抑制。中期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市场依然在寻找经济增长新模式和新增长中枢的过程中,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性和估值体系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从外围市场来看,全球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事件频发抑制市场风险偏好。年初以来地缘事件频发,红海危机持续发酵,美国初选等事件均对市场风险偏好有一定抑制。

展望后市,政策仍有空间,叠加估值低位和产业创新升级,对于后市不必过于悲观。首先,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层面仍有较为充足的空间;其次,短期冲击过后,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上的低位区间,在全球流动性好转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压缩估值的空间有限;此外,国内科技产业持续的创新升级,AI产业创新等,也有望带动相关国内科技公司长期的成长空间和盈利兑现。

策略选择来看,短期重视红利和价值策略,中期关注主题和景气策略配置机会。短期结合市场风险偏好和经济修复预期,关注股息率相对较高的红利类资产和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且中期盈利稳健的价值类资产;中期来看,随着经济预期逐步清晰和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以科技成长为代表的景气和主题方向依然是重要配置方向。

摩根士丹利基金:真正优质的公司业绩会保持强劲

市场的持续回调核心原因是信心不足。从海外因素看,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整体偏强,尤其是上周三美元指数大涨,回到103以上。海外交易者认为3月份降息的概率仍然较高,但近期美国公布了部分经济数据,韧性依然很强,这将导致降息的乐观预期降温。

近期资金追捧出口链公司,核心逻辑是海外存在补库空间;不少行业如汽车等在全球中的竞争力确实在加强,风险点在于贸易摩擦可能的加剧。未来仍需关注国内的潜在变化,去年万亿国债发行之后,带来的实物工作量主要集中于今年,而后续仍有望增发国债,再叠加三大工程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今年财政力度预计会显著增强,市场对此预期并不充分。

短期角度自下而上的行业选择和个股选择更为重要,真正优质的公司业绩会保持强劲,由于市场系统性的下行导致错杀;其次红利板块与受益于AI的科技成长板块仍值得看好。

诺安基金:市场或将进入月度级别的修复交易窗口期

展望后市的投资风向,配置上逐步向第三阶段切换。类“平准”资金已开始持续发力,托底作用明显,当前市场估值或已处于历史相对极端水平,海外因素并无实际影响,在以上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市场或将进入月度级别的修复交易窗口期,仍将呈现交易型资金行为主导的特征。

过去两年半的时间,“远离机构重仓”交易持续发酵,最终演化成2023年超额收益显著的“哑铃策略”,但“哑铃”并非稳固的策略结构,2024年伴随市场内部的无差别调整、绝对收益资金的调仓减仓、还有类“平准”资金的托底作用,2023年以来的市场风格极致分化,当前优质蓝筹已经具有相对较高的性价比,在流动性边际改善、业绩相对稳健等因素的支撑下,可以重点关注科技、医药、新能源板块的优质蓝筹。

鑫元基金:短期市场仍处于磨底期,中期等待转机

展望后市,短期市场仍处于磨底期,中期等待转机。

对于未来政策,市场的期待有二:一是降准降息,目前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创历史新低,短端利率高企,未来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宽松。二是特别国债发行等都值得期待,未来继续跟踪观察。配置上,关注国家队和外资的重点配置方向,比如消费等。

招商基金:市场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展望未来,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降至历史低位,市场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但市场盈利预期上修与风险偏好改善仍需等待新的边际因素催化,短期指数或仍以震荡为主。

现阶段投资重点依然在低风险特征的资产或行业板块,若后续市场预期上修,超跌反弹或可考虑关注估值低位的成长行业,如医药、电子等。

广发基金:建议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

当前市场依旧处在相对低估值的区域,海外流动性处在宽松周期的拐点附近,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建议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