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档案看近代中国金融变迁:《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续编》出版

澎湃讯
2024-01-24 17:44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上海曾汇聚数以百计的中外大商业银行、钱庄,以及诸多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交易所、票据交换所、储蓄会等非银钱业金融机构,十来个金融业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留存下数量浩繁、内容丰富、极有价值的金融史档案史料。这些档案绝大部分较完好地保存在上海市档案馆。它们是关于近代上海金融乃至整个近代中国金融业、金融市场变迁的代表性文献,反映了金融业和工商经济的兴衰,也从特殊视角体现了上海城区布局演变以及城市功能发展的进程。

2024年1月6日,《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续编》出版发布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发布了由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上海市档案馆、上海远东出版社三方共同合作出版的20卷41册档案汇编,以及今年即将出版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大陆银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等4卷8册档案续编。

从档案到研究:十年二十卷,汇编金融史

“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始于2014年,是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上海金融变迁档案整理研究》的出版成果,目前已由远东出版社出版“汇编”13卷26册和“续编”7卷15册,共计20卷41册,约600万字18000幅原始档案影印件。

这套丛书在“近代中国金融变迁”的主题之下,按专题分卷册选编上海市档案馆典藏金融档案史料。其中有独立经营的各家银行,也有整个行业状况的反映;有上海银行公会这样重要的同业组织,也有证券、信托、保险等非银钱业金融行业组织机构,以及票据交换所、联合准备委员会、征信所等专门性机构;同时也有若干著名金融家的专卷。除了专题卷册之外,另规划按照时序围绕近代中国金融演变的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设综合卷。已经出版的书目包括《中央银行》(石涛、何品编选,2014年12月),《周作民日记书信集》(彭晓亮编选, 2014年12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何品、宣刚编选,2015年12月),《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上海银钱业联合准备会》(吴晶晶编选,2015年12月),《钱新之往来函电集》(彭晓亮、董婷婷编选, 2015年12月),《上海钱业及钱业公会》(邹晓昇编选, 2015年12月),《上海信托业》(何旭艳编选, 2015年12月),《上海银行公会》(万立明编选,2015年12月出版),《上海证券业》(刘志英编选,2015年12月),《浙江兴业银行》(何品、李莉,2015年12月),《中国征信所》(庄志龄编选,2016年10月),《陈光甫日记言论集》(何品编选,2018年12月),《联合征信所》(庄志龄编选,2018年12月),《中南银行(全三册)》,(何品、彭珊珊编注,2019年12月),《解放初期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全两册)》(张徐乐编注,2019年12月),《八一三抗战和孤岛时期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全两册)》(吴景平编注,2020年12月),《沦陷时期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全两册)》(吴景平编注,2020年12月),《北四行联营机构(全两册)》(何品、张慧编注,2021年7月),《上海银行家书信集(全两册)》(邢建榕、何品、彭晓亮编注,2021年11月),《金城银行(全两册)》(董婷婷、彭晓亮编注,2022年6月)等。

2024年,该项目计划完成4卷8册的档案续编,包括《中国银行》全两册、《交通银行》全两册、《大陆银行》全两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全两册。待出版的四卷已列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项目。

部分已出版书目书影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景平表示,目前已出版和待出版的《汇编》《续编》涉及中国金融史上的机构、人物、团体,未来还将出版《三编》,策划全局性的、重大的、综合性的选题,以期反映近代中国金融变迁全局性的概貌,涵盖反映近代中国金融变迁全局性问题的重大事件和题目,如币制改革、红色金融等等。

从学术到社会:探究金融变迁,讲述金融故事

当天的出版发布会由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戴建兵主持,合作单位代表,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郑泽青、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曹建分别致辞。

郑泽青表示,档案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以史鉴今”的作用。他回顾了这一项目的多方合作,期待未来既能出版大部头的、成规模的、有分量的图书,也可考虑出版一些短平快的产品,诸如档案提要、电子出版物等等。吴景平回顾了这一项目最早从十年前出版《中央银行》《周作民日记书信集》起步,此后多年合作的成果及展望。他表示此次会议旨在听取各方意见,特别邀请编研工作人员,分享想法建议和参与感受。曹建概括了这套丛书的特点:善于从数量浩繁的档案资料中捕捉研究主题,用档案史料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档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出色的原创性和原创能力解读中国的金融实践和发展道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了优质内容。

出席研讨会的编选人员各自分享了幕后故事与未来规划。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邢建榕了回顾了金融史学科筚路蓝缕的建设历程,表示史料的整理发掘功不可没。《汇编》《续编》不仅为资政服务,为学术服务,也为社会大众服务。这套书出版时考虑到读者使用方便,选择影印和文字对照出版,对选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喜的是也因此锻炼了一直过硬的编研队伍,为新的选编工作储备了人才。他还提到,学术之外可以关注相对通俗的选题,不少影视剧组都曾对金融史领域表示兴趣,如近期热播剧《繁花》就涉及上海的金融故事。但总体而言“接触的多、谈成的少”,外界不太了解金融故事,影视界、文学界和学术界关系不够密切,未来可以加强交流。上海市档案馆编研部副主任何品回顾总结了丛书编选的过程,介绍了《续编》在编的情况,并结合馆藏特色,对“三编”的选题提出设想与建议。他表示,上海市档案馆藏金融史料特色在于相关机构团体的档案丰富,不少已开放且数字化的档案,在已出版的基础上拾遗补缺,如四联总处、四行二局一库;中国商业银行中最重要的“北三行、南四行”在现有计划中已基本完成,可以关注“小四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川帮银行等等。此外,行业、市场、货币,中国金融史上的重要事件,金融期刊杂志刊登过的金融史料,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题。上海市档案馆接收征集部副主任彭晓亮表示,今年是建国75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5周年,应该关注时代剧变之下金融监管和转型的相关档案史料,如解放前的地下红色金融机构建业银行、广大华行,馆藏体量较大。事实上,在目前的丛书选题中,《八一三抗战和孤岛时期上海金融同业组织》《沦陷时期上海金融同业组织》等卷册承载着金融业的中国故事,《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解放初期上海的金融同业组织》等卷册承载着金融业的红色故事。金融人物史料编纂也是一个重点,例如他所关注的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徐新六,资料准备较为充足,可以推出专卷。上海市档案馆一级主任科员董婷婷谈到在《钱新之往来函电集》《金城银行》《盐业银行》的具体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收获,分享了个人的成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昂目前承担《交通银行》分卷的整理和校对工作,他介绍了上海市档案馆藏2300卷交通银行档案资料中里选出20卷的衡量标准以及目前的进展情况。同济大学教授万立明谈到编选《上海银行公会卷》的情况,表示该卷主要收录从银行公会成立到抗战前的银行公会的会员大会、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等组织的会议记录,充分展现了银行公会的活动轨迹和作用。上海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华负责《中国银行》的选编工作,他表示中行档案中有宋汉章专卷,涉及到其后期在上海的金融活动,在家乡的慈善活动,以及人情往来、互相请托等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建议“三编”的人物卷可以考虑。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吴晶晶谈到自己参与《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上海银钱业联合准备会》选编的感受,表示这一项目连接档案馆、高校和出版社的三方互动,是一次多元融通共建的生动实践。

金融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丛书的出版与规划提出了更多建议。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陵合就丛书如何拓展受众、提高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指出,目前大部分内容仍侧重于银行,而上海之所以能成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远东金融中心,不仅仅是因为银行机构密集且资金交易体量较大,保险、证券、黄金交易、外汇等其他交易市场的繁荣也是其重要原因,希望日后的“三编”更多地涉及这部分内容。金融史学者蒋立场从新的研究生态、研究链条延伸和扩展等方面分享了观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宋佩玉教授谈到金融史研究的现实关怀,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如何向外辐射,怎样防范金融风险,都应该纳入丛书汇编的考虑中来。金融史学者刘平则从档案史料的作用、如何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等方面提出观点,指出在现有的汇编资料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从金融事件入手,可以通过重要的金融事件多面向地体现出金融活动的变迁与发生,也可以从人物入手,加入一些人物汇编,通过人物事迹反映历史进程,使图书体系更加有层次性。

吴景平教授表示,上海无疑是近代中国最重要且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中心,然而这一中心地位有着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其功能的发挥也颇多曲折,其中的历史经验有待全面客观地总结。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金融历史变迁的研究、相应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多年来以金融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尤其与上海市档案馆合作开展馆藏金融档案史料的全面而系统的整理研究,《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续编》是十余年努力的成果,未来则期待在此次与会各方的支持下继续推进《三编》的整理和出版,相信对学界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