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1年前,这个台湾女孩放弃美国深造,为爱远嫁山东小伙

2024-01-26 06: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丹颜 婚姻与家庭杂志

文:丹颜 编辑:李津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台北和北京距离2187公里,有一个姑娘跨越山海,为爱而来。她就是丁文蕴。

当年,丁文蕴和山东小伙王强因医学结缘,在北京协和医院相识相恋。如今,这对神医侠侣在北京组建家庭,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生活和事业欣欣向荣。

2023年5月,这个幸福的家庭被推选为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多年来,他们的小家成为台湾亲友了解祖国的窗口。两个大家庭,一起见证祖国不断向更强、更美迈进!

01

台湾来的河北姑娘

血脉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祖籍河北省正定市、出生在宝岛台湾的丁文蕴,身上有着北方姑娘的随性爽朗和南方女子的细腻温柔,就连软糯的台湾腔都被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给冲淡了不少。

“那当然啦!”丁文蕴一脸自豪,“我在北京生活21年了,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的确,说起北京,丁文蕴能跟你滔滔不绝地聊一个下午。

丁文蕴对大陆的最初印象来自祖父母。爷爷奶奶都是1945年从大陆来到台湾的。记事起,丁文蕴家里总是聚满了天南地北的老人,有的一住就是大半年。

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家乡。一位不识字的山东籍爷爷告诉丁文蕴:“我家在山东兖州,镇北50里有一棵大槐树,向右一拐就到了。真想回去看看啊。”

老人们还经常从台北的南门市场,买来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请丁文蕴姐弟品尝。江西的爷爷说,我老家的霉豆腐都有一层长长的毛丝,和台湾的臭豆腐不一样。四川的奶奶说,台湾的火锅没有麻味,辣得也不够安逸。

每一句话、每一道美食,都包裹着浓浓的乡愁。丁文蕴不禁好奇:海峡对岸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这些老人念念不忘?

1989年暑假,两岸开放不久,12岁的丁文蕴终于有机会陪爷爷一起来大陆探亲。她特意穿上一身素色旗袍,梳两个麻花辫,在北京的胡同里穿梭,抚摸老城青色砖石上的累累旧痕。胡同深处时不时飘出几声咿咿呀呀的京腔,阳光交叠着透过老槐树虬结的枝丫和细密的叶片,连树荫都透着厚实与庄重。丁文蕴明明是第一次来,却觉与之神交已久。

随后,丁文蕴又和爷爷来到故乡河北正定。

在这里,她第一次看到手擀面,面片撒上玉米粉擀开,像折扇子一样叠成高高一摞,切开抖散,瞬间成了细细长长的面条,下到大柴锅里一煮,暖香扑鼻,这是台湾吃不到的美味。还有糖油饼、黏米糕,让她怎么也吃不够。

丁文蕴还游览了上海的黄浦江,到西安看了兵马俑,去安徽爬了黄山,将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回到台湾,丁文蕴把这些经历用幻灯片在全校做了汇报。她还跟着磁带学了一段经典的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上台表演,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趟大陆之行,成了丁文蕴少女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中学毕业后,丁文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吴大学微生物系。毕业后,她去了美国,并申请了美国的研究所,准备继续深造。

2002年暑假,一封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招生邮件,让丁文蕴的人生拐了一道弯。越洋电话里,父亲的声音沉稳中难掩激动:“文蕴,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招生,你要不要去试试?”

在丁家父女心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殿堂般的存在。丁家是医学世家,父亲曾是医学院的高材生。当时学校的教授大都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北平协和医学院”,授课严格又有趣。父亲经常给她讲上课时的趣事,并以不能亲自去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为憾。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丁文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审核顺利通过,2002年秋天,丁文蕴来到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临床学博士。

02

远嫁也要旗鼓相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了协和医学院,丁文蕴才发现,学业并非她想象的那样顺利。

药品命名规则不同,要重新背;课本换成简体中文,让从小使用繁体字的她很不适应;班里的同学都是各省状元级别的学霸,这让一向成绩优异的丁文蕴压力倍增。同去的几名台湾学生陆续退学,丁文蕴硬是坚持了8年。

这中间,爱情的力量功不可没。提起先生王强,丁文蕴立即开启“美夫”滤镜:“他会武术,一招一式都带着大开大合的洒脱。他还是超级学霸,轻轻松松能考满分那种。”

两人相遇于2005年5月,丁文蕴作为见习大夫,开始科室轮转。同在协和医学院攻读博士的王强刚好是带她的住院大夫。按照“江湖规矩”,同学们都喊他老大。

丁文蕴发现,老大不仅业务过硬,还特别热心,不禁对他生出几分好感。没想到,第二次轮转,两人又分到一个科室。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王强的细致妥帖,让身在异乡求学的丁文蕴感到特别暖心。医学生的恋爱朴素而美好,值班前,两人一起下楼买根冰棍儿,都能品出爱情的冰爽甜蜜来。

毕业在即,丁文蕴再次面临选择:去美国继续深造,还是在北京就业。关键时刻,开明的父亲给了女儿支持:“王强不错,爸爸看好你们。”父亲的话让丁文蕴的心彻底踏实了。人生重要的几步路,丁文蕴选择的都不是最轻松的那条。女孩远嫁他乡需要很大勇气,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的一切。

幸运的是,两人毕业后双双留在了协和医院。2010年,他们喜结连理,既是夫妻又是同事,成为医院的一段佳话。夫妻俩一个在整形美容外科,一个在消化内科,看似不相干,其实也有交集。有时遇到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瘢痕增生这样的专业问题,夫妻俩刚好来个强强联手。

丁文蕴总是谦虚地说:“王强是学霸,懂得比我多。”可在亲友圈里,她明显比丈夫更受欢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工作之余,丁文蕴总能接到各种“美容咨询”,她也一定会耐心解答,很快融入了亲友圈,成为小姐妹们贴心的美容顾问。

都说山东大汉又倔又犟,婚后,王强却被丁文蕴这柔情似水且富有爱心的“阿里山姑娘”影响太多。丁文蕴从17岁起,就一直坚持献血。她告诉王强,学医要有大爱,要对社会有用。这番话,让王强感触特别深,他也跟着加入献血队伍。医院组织献血,夫妻俩总是积极报名参加,这些年两人一共献了30多次血。

丁文蕴出身中产家庭,却十分节俭。在她的带动下,全家坚持光盘行动,杜绝浪费。丁文蕴一件衣服能穿20年,旧衣物不会随意丢掉,而是定期捐赠出去。丁文蕴还积极提倡垃圾分类理念,一点一点指点丈夫执行。王强一开始觉得繁琐,后来分得比丁文蕴还仔细。

别看王强在单位是让人仰望的专家,可论起生活技能,在丁文蕴面前还得甘拜下风。丁文蕴从小生活在阳明山下,常年随父母参加童军团,翻山越岭、野外生存是把好手。

一次,夫妻俩和朋友开车去郊区露营。一下车,丁文蕴就忙着扎帐篷,生火做烧烤,动作专业,训练有素,看得王强一愣一愣的。丁文蕴“哈哈”一笑,递上烧火棍:“你要不要试试?”王强做个武术起势:“丁女侠,请赐教。”

王强偏传统,踏实稳重;丁文蕴有点儿随性,思维活跃。王强羡慕丁文蕴身上的浪漫气息,丁文蕴欣赏王强的沉稳:“他虑事周全,在我身边,总能提醒我,让我稳一点儿,慢一点儿。”

03

海峡两岸都是家

一个是山东小伙,一个是台湾姑娘,出生地隔着千山万水,成长环境千差万别,在一起生活考验的不只是爱情,更是智慧。

随着女儿桂瑄、儿子桂珩的出生,山东公婆入住北京小家,二人世界变成三世同堂。

对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丁文蕴处理起来从容不迫,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和老人红过脸。问起秘诀,她谦虚地把这些归结为幸运:“我庆幸遇到特别善解人意的公婆。在这个家里,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包容。”

丁文蕴性格随和,很有生活智慧。公婆做菜不放辣,丁文蕴却无辣不欢,那就加一个辣碟,自己蘸着吃。当然,也有一些小事譬如公婆包饺子不习惯清洗盖帘,丁文蕴会很温和地提醒:这样容易生霉菌,洗一洗更好。公婆也比较容易接受。

婆婆喜欢逛地摊,经常买回一堆便宜货。丁文蕴不仅不反对,还时不时给婆婆塞个大红包贴补采购资金。

有时,婆婆想给丁文蕴买衣服,怕她不喜欢,就自己先买了穿上。一旦丁文蕴说“这件衣服真好看”,婆婆立即问她:“给你来一件怎么样?”“好呀。”于是婆媳俩来个美美的母女装。婆婆买的20元一个的包包,丁文蕴有时也会顺走:“妈,您眼光真好,这包可以送我吗?”婆婆立即从房间里抱出一堆来:“妈这儿多得是,你随便选。”

丁文蕴也有淘气的时候。老人不喜欢养小动物,可孩子们喜欢,丁文蕴觉得,养小动物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观察力。她决定慢慢忽悠,先带孩子们去小河里捞回几条小鱼养在鱼缸里。婆婆瞅了瞅,说:“这些小鱼灰不溜秋的,有点儿丑。”丁文蕴赶紧响应,带着孩子们买回几条鲜艳的锦鲤。婆婆顿时眼前一亮:“别说,还真好看!”

丁文蕴“再接再厉”,带着孩子们捞回一群蝌蚪做观察记录。小蝌蚪有的变成青蛙,还有的变成癞蛤蟆,到处蹦。一家人大呼小叫满屋子逮青蛙和癞蛤蟆,两个孩子开心得又蹦又跳。婆婆哭笑不得。

儿子桂珩把养蝌蚪的过程,在班上做了科学小报告,还跟大家分享分辨蝌蚪的冷知识:好看的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癞蛤蟆,长得丑的小蝌蚪长大才会变成漂亮的小青蛙。一番讲解博得了全班同学的膜拜。丁文蕴一脸得意。

在教育孩子上,夫妻俩各自分工:王强负责辅导学习,丁文蕴负责心灵成长。

姐弟俩古灵精怪像极了妈妈,但丁文蕴总能一眼看穿他们的小把戏。有段时间,姐弟俩写作业不专注,尤其是弟弟,写不了几分钟就玩儿电子游戏。

丁文蕴警告他俩:“我预感爸爸已经盯上你们了,小心手机被没收,游戏被禁玩。桂瑄,请看好你的队友。”为了避免被连累,姐姐桂瑄立即化身监督员,主动督促弟弟学习。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丁文蕴也会特意犒劳一下,做孩子们爱吃的咖喱饭。

王强在工作上一丝不苟,但他常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专注工作,也享受生活。”周末,他喜欢带着全家去京郊转转,爬爬长城,感受层峦叠翠的燕京八景,或是去一个特色餐馆品尝美食,放松身心。

工作之余,这对海峡夫妻还心系公益。丁文蕴经常参加台胞联谊会和台办组织的偏远地区义诊活动,浙江台州、内蒙古,还有四川茂县羌城……到处都有她的足迹。2019年,丁文蕴担任“台湾台籍陆医协会”常务理事兼北京代表,为台湾来大陆的医学工作者搭建桥梁,希望更多学弟学妹来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王强特别支持:“你放心去忙,家里有我呢。”

这些年,他们在北京的小家成了台湾亲友见证祖国发展的窗口。夫妻俩给学医的父亲和妹妹介绍北京的智能化就医系统:利用医院的APP,从挂号、就诊到缴费、取药,都能用手机端来处理。看着大家羡慕的神情,丁文蕴特别自豪:“还有更厉害的,在我心里,中国的网上购物、支付和物流服务都是世界一流的。”

这些年,大陆的发展越来越好,夫妻俩带着台湾的亲友们亲眼见证国家的强大。不少人开始跟丁文蕴咨询,打算来大陆找工作、定居。

在丁文蕴夫妇看来,大陆和台湾,从爷爷那辈无法企及的乡愁,早已变成了如今的密不可分。

每次回台湾探亲,丁文蕴都要带王强走自己儿时上下学走过的山路、溪流、山洞……王强说:“小时候,大街小巷特别流行一首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那时,我觉得台湾很遥远。现在,我不光能来台北看雨,身边还有了你。”丁文蕴笑着拉起他的手,“小时候,还流行一首歌,叫作《牵手》,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

是的,正是因为牵了彼此的手,就要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一起走过风霜雨露。丁文蕴夫妻的故事,是两岸间的爱情花朵,绽放着美丽和希望,充满无限的可能和期待。

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2023年1月上

原标题《当山东大汉遇上阿里山的姑娘,一对“神医侠侣”的跨海情缘》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编辑、排版:王云峰

二审:李 津

三审:赵海旭

原标题:《21年前,这个台湾女孩放弃美国深造,为爱远嫁山东小伙:愿两岸像我们一样相亲相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