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电影遇见快进键:倍速观影会成为新选择吗?

胡逸
2024-01-26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最近,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倍速看影视剧。在“爱腾优芒”等流媒体平台上,倍速选项已经成为标配。之前DVD时代的快速播放,演员的声音会变调。我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黑科技,现在的倍速播放,别说是演员对白,连剧中插曲居然都不怎么走调。

为此,我形成了新的观影习惯:观影之前,我总是先调整播放速度。国产古装剧初始倍速我用2.0倍速,现代剧则是1.5倍速,而美剧通常是1.25倍速。我会根据剧本的节奏,来调快或调慢播放速度。这项新技能让我在过去一年里观看的影视作品数量显著增加。

记得有一部在北欧走红的纪录片,它以静态镜头记录了一块木头在壁炉中缓缓燃烧的全过程,持续了3个多小时。这部作品被形容为一种冥想、入定的体验,人我两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展现。虽然这些形容词听起来极富吸引力,但对我个人而言,花费3个小时去观看这部获奖纪录片似乎并不那么值得。这部片子的观众群体,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人难以理解为何要花费3小时去观察一块木头燃烧,毕竟纪录片的第20分钟和第60分钟可能毫无二致;而另一部分人则对生活中这些慢节奏的美好瞬间赞不绝口。这种分化,恰恰映射了当今社会对速度与体验的不同态度与期待。

有人可能会质疑:什么时候节奏慢也成了影视作品被打低分的理由?作为观众,我们真正应该批评的,不是那些演技虚假、剧本无力、剪辑混乱、滤镜过度,以及粗制滥造的作品吗?什么时候,我们连用两个小时看完一部电影的耐心都没了?这种批评触及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我们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是否已经失去了对慢节奏、深度内容的欣赏能力?

瓦尔特·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提到,过去的时代曾模仿自然的不缓不急,精工细作出独特的艺术品。他指出:“自然的这一不急不慢的过程,人曾经模仿过。精细到尽善尽美程度的微型画和牙雕、精磨细刻的宝石、一系列透明的薄漆层层相罩的漆器或绘画作品,所有这些不惜心血的持久劳作才能做出的产品都逐渐消失了。时间不足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人不再干不可缩略的事情了。”这一观点从侧面论证:为什么就是有这么多人,会为节奏慢打一星;我们为何日渐淡漠于那些需细致关怀和耐心涵养的劳作之道。 

《讲故事的人》,瓦尔特·本雅明 著,方铁 译,微言传媒出品,文津出版社2022版

在讨论电视剧《漫长的季节》时,有一条热评:“如果连《漫长的季节》都因为节奏慢被打一星,那么错的不是它。而是被短视频侵蚀的我们,缺乏了延迟满足的能力。” 这条评论提示我们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时,或许遗漏了对艺术深度和情感细腻的需求。

然而,另一批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看电影的“方便面化”真的有错吗?有人辩解,他们就想以倍速观看电影,最好能在一顿饭的时间内看完一部电影。如果这个愿望在午饭时间实现不了,或许可以再加上晚饭的时间。这种被比喻为“电子榨菜”的快速观影方式,对他们来说,既香又高效。

随着冬天的到来,“电子榨菜”演变出了它的冬季限定版——“电子羽绒服”。这并非真正的御寒羽绒服,而是那些适合在冬日观看、能带来温暖情感的剧情。比如韩剧《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请回答1988》和《来自星星的你》,日本电影《小森林冬春篇》、《深夜食堂》和《入殓师》,以及英国电影《真爱至上》等,这些作品越看越暖,适合冬季观看。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许多人看电影或电视剧只是为了工作之余的消遣。如果一部电影能让他们笑上一两次,那就足够了。这时,短视频就像是“挠痒痒”的存在,专门提供搞笑片段,让你一直开心一直乐。

同样是本雅明,他在讨论小说时指出:“小说不是因为为我们展现了别人的命运——而是可能是说教式地展现——而有意义,而是因为这陌生人的命运燃烧的火焰,为我们提供了我们从自身的命运所从来汲取不到的热量。小说吸引读者的是,借他所读到的一次死亡来温暖冷得发抖的生活的希望。”今天,这个论断同样成立,我们只需要把“小说”替换成“影视剧”。我们观看影视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或消遣,而是为了在别人的故事中找到生活的热量,给我们冰冷的日常带来温暖。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看影视剧?是为了欣赏拍摄手法,还是沉浸于剧情?是为了体验艺术表现,还是为了跟随情节内容?在当代的文化背景下,许多年轻人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观影体验的“参与度”和“社交互动”。

在这种看法中,影视作品是精致的法国大餐还是简易的压缩饼干,并非其最核心的关注点。有的吃,总比没有吃好。关键在于,这些影视作品是否能够提供参与感。观影途中的弹幕互动,观影结束后的影评和吐槽,如今已成为评价影视作品的新标准。

这一趋势引领我们反思:我是更愿意告诉别人,我看了一部富有艺术气息的电影,如静静地观察一根木头燃烧的过程,还是更偏向于谈论如《不完美受害人》或《新闻女王》这类容易引发讨论的作品?这不仅涉及个人观影偏好的选择,也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倾向和社交风尚。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在其著作《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中,揭示了流行现象背后的原理。他提出了STEPPS六原则: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诱因(Triggers)、情绪(Emotion)、公开性(Public)、实用价值(Practical Value)和故事(Stories)。这些原则解释了为何某些故事、新闻、产品和视频等能够如病毒般传播。

在影视剧的传播中,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例如,对某部剧集的观看与讨论,可能转化为一种社交货币,赋予人们通过分享观影经历而获得的归属与优越感。弹幕、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讨论,以及精炼的影评等,皆成为这种社交互动的体现。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影视作品所引发的情感共鸣以及实用价值(例如文化知识、休闲娱乐)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影视作品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它们的艺术价值或叙事技巧,更在于这些作品是否能触发乔纳·伯杰在《疯传》中提到的传播要素。所有的电影和电视剧,似乎都在转变为“话题电影”或“话题剧”,它们的目标除了为观众提供娱乐,更希望激励观众积极参与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与分享。

在这种背景下,电影导演和电视剧制作人不再仅仅是艺术家,也变成了类似“产品经理”的角色。他们的工作不只是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要设计一种体验,能够让观众主动参与讨论,从而使作品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在这个多元化和快节奏的时代里,观影体验变得愈加多样化。一方面,有追求效率和便捷的观众,他们喜欢“方便面化”的观影方式,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娱乐价值。另一方面,也有那些静静欣赏每一幕、每一帧的观众,他们更倾向于沉浸式的、慢节奏的观影体验,更欣赏那些能够激发深思和情感共鸣的作品。

这两种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反映了一个更丰富、更复杂的文化图景。在这一图景中,观众得以依据自己的偏好、可用时间和心境选择最合适的观影方式。这不仅是对个人选择的尊重,也是对多样性的庆祝。未来的观影文化,可能会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我在想,未来观众进入电影院时,除了选择电影类型,还可以有另外一个购票选择:1.25倍速观影厅,1.5倍速观影厅,2倍速观影厅。

(作者胡逸为大数据工作者)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