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去一次“海伦司”,才知道酒馆也能精神按摩

2024-01-26 13: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北京,喝酒是有鄙视链的,同样都是喝,常去Lounge喝鸡尾酒的人,从不会随意去夜店买醉,去CLUB的人,很少会在连锁纯饮酒吧露面。

然而在买醉鄙视链中,以小酒馆自称的海伦司,却成了众人眼中无法理解,却心向往之的酒吧异类。

图源小某书@小红薯 659EAF4B

在武汉、长沙等一些城市中火过几轮的海伦司,似乎从来没有真正进入过北京喝酒的主流选择中。

当你询问一个北漂应该去哪里喝酒,得到的答案无非是:简单喝一杯就去三里屯,精酿必去京A、北平机器,边蹦边喝,目的地便只有工体。在此之外,每个社区或者人群,又都有自己的特色酒馆,比如丽都人习惯去MANDRILL朋友聚会,而东四环的上班族则,最后可能在下班后去跳海喝上一杯。

图源小某书@狗狗人

与这些占据风头的喝酒据点相比,海伦司在北京,只有四家随机散落的门店,但它却开得既格外坚挺,又独一无二。

“别的酒吧都在亏损,但是海伦司的门口始终都有人排队。”

图源小某书@又殆了一天

因为总是开在大学城附近,加上酒价奇低,它首先成了大学生心目中的娱乐乌托邦。

一桶威士忌可乐还没一桶水果茶贵,最便宜的酒水只要9.9一瓶,“在这里,酒到底是真是假不重要,关键是酒单上没有你不认识的酒名,就算随便点单也不会踩雷,因为好不好喝其实无人在意,海伦司会在所有的酒水里库库加糖,让你喝啥都像是在喝蜜雪冰城。”

用绝对性价比碾压同行,出于谦虚,它先是占领了喝酒文化较为松散的南方地区,随之才登陆北京。

图源小某书@吃粉笔灰

对比其它城市,北京海伦司的不同,在于它表面依旧是逐大学而生,但实际上,却是大庇天下北漂俱欢颜的活动中心。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把它当做青春版金鼎轩的中年人,点一堆扎啤配一盒烟,能在角落里默默坐一整晚刷抖音。也能见到打工人把它当做实体社交软件,每逢孤独就来海伦司里摇人——海伦司桌面上有两个二维码,一个用来点餐,另一个是和店内其他人聊天的小程序,传言回复率高达90%,是“全北京最好用的社交软件。”

图源@许愿脱单的cl

被低价的噱头吸引来,许多初入海伦司的人或许会感到被敷衍,因为“它的吧台表面是个调酒台,但实际上却没有此项功能,DJ台存在却只是摆设,音响的另一头,连接的永远是手机歌单,且每家店里一定都会摆放一棵假树,种种细节都令人感到迷惑。”

因此总有人会怀疑,来这里的人到底是为了喝酒,还是只是寻找一种感觉,结果发现,“海伦司的本体,约等于“大冰的小屋”都市版,有人在这里寻求疗愈,你可以选择一种沉沦的姿态,也可以把这里当作慷慨的诺亚方舟。

在北京,有人说“最有故事感的地方除了剧本杀门店,就是海伦司”,因为这里的一花一木,一墙一桌,“都均匀涂抹着一层岁月包浆。”

北京土著嘟嘟,第一次被朋友带进海伦司时,感觉自己彷佛走进了一本巨大的小说之中,“因为这里的每一堵墙,无论是白墙还是石头墙,壁纸还是漆面,都被人见缝插针的写满了文字。”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刻意装修的风格,但定睛一看却发现错别字连篇,朋友和我说这是海伦司的自发文化,神奇的事情是,我找遍了全店也没发现一支笔,由此我便认定,这里是一个只有故事,没有规则的飞地。”

有人总结,“在北京开启一段故事的前提,是你必须先要付出点什么才能有回应”,比如同样是喝酒,如果你去的地方是工体,“就必须付了门票钱才能进入,以及开卡座有卡座的价格,想正式入局,还会从颜值等多方面因素继续审核你。”

但进入海伦司却没有任何门槛,这里点单全凭自助,就算一分钱不花,半杯酒都不点,服务员也不会上前问询,你只要找个地方随意坐下,即可开启一段夜晚的故事。

寻找关于海伦司的传闻,脱单是最常出现的剧情。

像是你的哥们或闺蜜,海伦司深知你在交友软件上划到的人有多不靠谱,自我介绍里的兴趣写得再多、学历再高,只要不线下见一面,安能辨Ta是何人。

因此海伦司把交友的场景从线上腾挪到了店内,许多人第一次的心动邂逅,都发生在用海伦司的小程序“海带碰”里,上一秒match说完Hi,下一秒就拼上桌,说着“害害害”,趁着酒劲讲起了自己从8至18岁的点点滴滴。

图源小某书@容与

北漂五年的卡卡,一共有过八段感情,其中两次都是在海伦司中开启,又是在离开后便不久结束。

究其原因,她认为是“海伦司的灯光太昏暗,所以你永远都看不清对方的细节,堪称是物理磨皮滤镜。再加上喝了点酒,双眼迷离,在热闹氛围的催化下,很容易就产生看谁都顺眼的错觉,结果第二天在阳光底下再见面时,哗啦一下就清醒了。”

想恋爱的人把海伦司当月老之家,而求财或求事业的人,也会把它当作是寺庙平替,在墙上写下自己想要发财和升职的豪言壮语,也有人许愿自己能早日离开北京,后来就真的离开了。

卡卡说,“新人来海伦司才会把这当酒吧,老鸟眼中的海伦司更像是剧本杀门店,当你进入它的叙事氛围时,每个普通人进来,都会找到想要扮演的角色。”

图源小某书@MMMMMM.

在海伦司里消费,你不必担心有面子上的累赘,毕竟这里的昏暗程度,无论你拿什么手机都拍不清楚到底在喝什么。

古兰是海伦司的常客,她认为海伦司酒水便宜的逻辑,“不是怂恿你喝到回不了家,而是在绝对性价比面前,没人会在海伦司里喝出一种优越感,也不会去琢磨这里到底有没有品味,跳脱出酒吧鄙视链,大家在这能消费出真正的松弛感。”

有人说,海伦司是北京最小的缩影,因为扎根这里的“老炮”,都会经历的三段式轨迹:20岁时来到海伦司放纵,毕业后暂别海伦司,摔打通透后,几年后回到海伦司。

曾在海淀某厂工作的泡泡,自打开始996后,就再也没有去过海伦司了,“因为如果是为了打点关系而吃饭喝酒,海伦司明显是个没有效率的地方,当时觉得,自己的青春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图源小某书@川上赤木

直到去年离职后,在我情绪最崩溃的时候,我再一次回到了海伦司,因为“在北京,搬家的次数数不胜数,生活常遇颠簸,只有海伦司不会变,它就像是我现实里的记忆体,走进去还能看到几年前自己写下的语录,只要桌子上摇骰子声音一响,熟悉的安全感就全回来了。”

图源小某书@神神同学

也有许多不服老的中年人,把海伦司当做自己的移动轰趴厅,在这里虽然喧闹,但却十分适合聊天。因为“外界音量越大,聊天的声音越会不由自主加大,变得越来越带劲。你不能在马路上大喊发泄情绪,但可以在海伦司里,理所当然地把呻吟变成咆哮。”

海伦司让人重新意识到,喝酒就是喝酒,不需要攀附“体面”和“有用”。

图源小某书@本宫的快乐

嘟嘟发现,海伦司之所以能作为大家的长期阵地,是因为这里允许补给。

“别处喝酒经常会面临的尴尬境地,是随便点几个下酒菜就要大几百,且不允许外带餐食。但海伦司里没有这种捆绑消费,你可以点外卖,也可以用其它方式自给自足。这里是属于北漂的西部,任人开垦出不同的样貌,你可以把它当自习室,也可以把它当移动卧室。”

海伦司是北漂的起点,也是北漂的终点,在这种命运轮回中,它最终成为了一种生活圈。

图源小某书@今天想我了嘛.

古兰每年不知道该怎么跨年时,都会去海伦司坐坐,“无论你在外如何漂泊,这儿可以为你北京生活的孤独兜底,并且无论何时来,你都会见到几张熟悉的面孔和你打招呼,也许在别处,你是无人问津的小卒,但在海伦司,你时常都是可以来回串桌和大家碰杯的交际花。”

对海伦司,她最高的评价,是“这里是普通人的《爱情公寓》、《老友记》,也是《炊事班的故事》和《北京花束般的恋爱》,那些年你曾在文艺作品里幻想过的美好,都会在海伦司里得到一种代偿。”

尽管海伦司表面上,透露着一种丝毫不关心任何人的潇洒,但在真正无人在意的细节上,又会想方设法的给予你种体贴。

比如它的座位不是椅子,而是长条凳,是因为椅子至多只能落座一人,但长条凳上的朋友却能像海绵里水,“挤一挤,总还能坐下另一个人”,或是会给每个木凳都配上一个厚实坐垫,成为了许多醉鬼们的临时床垫。

图源小某书@红花会 the red flower

北漂三年的叼叼深知种种消费套路,她感慨“其它主打低价的酒吧,都想方设法让你能喝完就走,增加翻台率,或是根本没有入座的地方,用提升效率保证收入。但海伦司,能让你安心踏实的呆一整晚,不消费也不必担心被赶走。”

仔细观察海伦司的涂鸦墙,你总能瞥见某个能让你共情的字眼。

有人一看就是喝大了,才把“海”写成了“河”,有人三杯酒下肚,给自己定下了要在“三十岁前赚够一百万”的小目标,有人先是写下了“xx我爱你”,却最后在“爱”上划了一个叉。

这里像是短视频里会刷到的怀旧小卖部,处处都透露着一种时间错位的不真实感,无论你在外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还是二十几岁在装成熟的打工人,只要进了海伦司的大门,都会重返青春期,在这心安理得地享受幼稚。

桩桩记得,自己北漂的第一年尚在合租,过着一种“平时上班不敢放声大笑,下班不敢失声痛哭”的日子,有一次失恋后,实在是难受却又怕半夜嚎叫会打扰到邻居,所以就去了海伦司买醉。

“那天晚上,我在海伦司里哭了很久,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因为喧嚣的音乐会掩盖一切,且大家都默认,海伦司里的情绪就是比酒更烈,这里卖的本就不是酒,而是情绪的泻药。”

图源某红书@Moly就八克

有人曾把海伦司类比成了大冰的小屋,觉得二者的区别在于,“大冰独自写了一本文艺小说,但海伦司则是‘几代人’,共同在涂鸦墙上谱写了一部文青巨作,记录了北京爱情故事的上下五千年。”

对次叼叼表示反对,因为“大冰的小屋是一群人围着一个人,听他弹吉他,但是海伦司里没谁是主角,这里可以容忍你的一切矫情,就算你边哭边翻跟头也没人注意。用互联网话说,海伦司就是去中心化的线下实体。”

ENDING

有人一开始并不知道海伦司到底是什么,甚至以为它只是一个小地方的连锁超市,故意起来一个看似高深莫测的名字,乃至会有人提问,“海伦到底是谁”,得到的答案是“不重要,反正只要来这喝酒,离开时都有人会和你说司(私)一下。”

在海伦司,一个默认的规矩是,在这点单的上限至多是60元,要是谁抱着宴请四方的心态开一瓶洋酒,“准会被当作冤大头,毕竟海伦司里酒水的情绪价值,远超实际售价。”正确的买醉方法,是把海伦司当做街头教堂,“不需要收取任何的门票,你就能在此祷告,或是结交一些有共同信仰的朋友们。”

图源小某书@发财

去过N次海伦司后,卡卡最终悟到的真理是,“海伦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你可以把它当做随来随走的钟点房歇息,也可以把它视为每日打卡的生活圈,为生活提供一种不算高端,但也没有负担的出路。”

“如果青年时的喝酒也算记忆,它就是我再次喝醉时的中式梦核。”

【今日话题】

你去过海伦司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