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潍水剑 | 多方发力 拯救被屏幕“锁住”的童年

2024-01-26 10: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多方发力 拯救被屏幕“锁住”的童年

□潍坊融媒评论员 赵春晖

据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各地幼儿园和小学陆续开始放寒假。一到寒假,不少孩子就沉迷在手机里面,让家长感到头疼。一给手机就笑,拿走手机就跳!这种被屏幕“绑架”的现象,涉及一个专业用语——“屏幕暴露”,主要是指孩子使用带有屏幕的电子产品的行为活动,包括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及使用智能手机等。近年来,“屏幕暴露”这一现象越来越引发关注。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屏幕形成了依赖,甚至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对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帮助孩子学会“拿得起、放得下”电子产品已是迫在眉睫,这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发力,营造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帮孩子从屏幕中挣脱出来,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先减少对屏幕的依赖,不要当着孩子面长时间玩手机。还有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把屏幕当成“哄娃神器”,孩子一旦吵闹,就会拿出电子产品来哄娃,获得暂时安宁的同时,却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坏习惯。

家长的陪伴才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利器。寒假里,趁着孩子有时间,家长可以多带孩子亲近自然,多陪孩子一起阅读,多与孩子一起活动,这样的童年生活才更难忘、更有意义。

其次,学校应积极行动,减少孩子对屏幕的依赖。要加强体智能等各方面的教育,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既能引导孩子减少接触屏幕的时间,也能增加童年乐趣,激发孩子的个人特长,培育身心健康、多才多艺的祖国花朵。

作为屏幕另一端的各个网络平台,同样要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目前,有很多网络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虽然能够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和方式等,但篱笆扎得还不够紧,孩子能够较为轻易地避开这种模式。这既需要平台持续完善相关技术漏洞,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让“青少年模式”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减少孩子对屏幕的依赖,需要全社会共同携起手来,因势利导、各尽其责,只有让孩子学会善用屏幕的同时不沉溺于屏幕,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才能让孩子的童年绚烂多彩。

编辑:邢敏

来源:潍坊晚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