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博世:坚持公益初心,在最需要的地方,做雪中送炭的事

2024-01-27 07: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临空园区公益联盟成立五周年之际,近日,博世作为联盟企业代表分享了慈善中心的工作。

“公益伙伴和行业都很认可我们,前者是因为我们尊重他们的想法,认可他们做的事,后者是因为我们在公益行业做得很好”,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捐赠1.92亿元,携手近200家公益伙伴、数百个公益项目,覆盖了30个省级行政区,受益人数超过120万人次,共同推动了8个联合国可持续目标。曾于2021年获得“上海慈善之星”的荣誉,并连续四年被《公益时报》评为“中国慈善榜年度慈善企业”。

教育和乡村振兴是两大核心

提及博世在中国十余年的公益路,“山村幼儿园计划”是一个典型项目。

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帮助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偏远山村建立教学点,提供志愿者教师补贴及培训,为山村幼儿普及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从根源上消除贫困。在此之前,学前教育在边远地区非常稀缺,这些利用闲置校舍、村委会办公室以及租用民房等建成的教学点受到了当地民众的广泛欢迎。

受该模式的启发,阿勒泰政府在2016年启动实施了“雏鹰工程”,致力于让所有农牧民的孩子都能接受到免费、公平、正规的学前教育。这项公益项目成功走通了项目推动政策变革的可能性。

教育不仅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大山里的小诗人”项目的创始人康瑜是一位年轻人,她留学回国后在云南支教,并留了下来。之所以推行诗歌课,是因为想让孩子在诗歌中抒发自身的情感。

2021年—2023年,博世参与了该项目,投入的资金惠及410位教师、12424名学生。郑莉惠谈到项目时笑意满满:“当地都是留守的孩子,没有机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没有地方释放感情。诗歌项目的效果特别好,我们一直支持。”

在博世看来,关注教育类的项目是“溯教育本源”,关注乡村振兴类的项目则是“赋贫者自助”,这两个领域都是博世在华公益项目的核心。

“阿妈的药园”便是这样一个项目。在云南,有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像小菜园一样的药园,留守在村里的妇女会种植药材为自己和家人治病。这些药材当中不乏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产值是传统农业的好几倍。农村妇女把这些药材拿出去卖,但药损特别大,也赚不到什么钱。

项目通过帮助当地妇女种植中药材,发展中药材产业,解决农村女性的就业问题。博世的资助预计帮助100名妇女(包括家庭)了解中药材市场现状,并配备了农用物资、现代药材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一批又一批的“阿妈”自主创业,获得收入,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舵”。

作为总部设在长宁的企业,博世也热心参与长宁的公益活动,与临空园区公益联盟密切合作,支持推荐的项目,开展对口云南公益帮扶主题活动。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和临空园区共同支持项目“点亮新希望:云南绿春困难学生及残障关爱互助行动”,前往长宁区对口的云南省红河州等。

全国“海选”项目 践行社会责任

在2011年建立慈善中心前,博世已在中国开展了数年的公益活动,主要的契机是在汶川地震后参与震后重建。

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更迅速地做决策?在这样的动机的驱动下,“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正式成立,在中国总部落成的同时,面向公众亮相。其愿景是“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以帮助他们获得并掌握生存技能,为贫困人群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并帮助他们脱贫。”

2016年起,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推出了一项颇有创意的举措——全国“海选”项目。在博世自己和合作伙伴的平台上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众征集年度公益项目,其初衷是尽量不错过值得做的好项目。来自五湖四海的提案纷至沓来,最多一年收到了四五百个。

在这些项目的背后,是一个公司内部精简的队伍——专职项目经理4名,理事会成员5名。每一位项目经理都需要主管多个项目,经常发起沟通,询问项目开展的情况和是否需要提供支持。在公益领域的能力也需要持续精进,郑莉惠告诉记者:“其实公益项目不是去帮助别人,而是能通过公益项目带动这个人。”

慈善中心除了积极推动“教育”和“乡村振兴”这两项核心领域,还致力于“促公益发展”和“助社区建设”领域的发展。国内公益机构的发展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但他们是直接执行项目的人,需要更多支持。另外,博世的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员工可以通过参与当地社区建设直接回馈社会。博世携手联劝公益发起的“美丽家园行动者”项目目前已进入到第二届,该项目向上海全体居民社区征集提案,通过后提供资金、专业和传播支持,首批62个项目目前已全部落地,让社区的生活更美好。

除了以项目形式开展的公益活动,博世还拥有遍布全国12个城市的志愿者团队,上线了每年8小时的“带薪志愿者假”和志愿服务系统。截至2022年年底,博世中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共有超过3000名注册志愿者员工,仅2022年一年,志愿服务时长就超过1.3万小时。他们上演了很多“微光”的故事,有的在敦煌莫高窟当讲解员,发起了“颗粒物浓度实时监测”项目;有的每周在苏州博物馆当讲解员;还有的在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参加救护工作……

在中国,博世的定位是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根植本土,服务本土。

回归做慈善的初心,郑莉惠告诉记者:“无论讨论什么,最后都会回到一件事——你成立到底是为什么?你想做什么事?我们的初心就是把钱用在需要的地方,做雪中送炭的事。”

猜你喜欢

原标题:《博世:坚持公益初心,在最需要的地方,做雪中送炭的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