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半亩方塘:董小明的诗性与理想

2024-01-30 11: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深圳美术馆‘本土名家系列’:半亩方塘——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作品收藏捐赠展”于2024年1月18日至2月18日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展出。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学会、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深圳美术馆主办,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协办,为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访问教授、博导尚辉担纲策划了此次展览。此次展览以“半亩方塘”和“墨荷习作”两个部分呈现,展出董小明创作的近140件作品。

董小明,黑龙江人,1948年生于香港。画家、艺术策划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深圳市文联名誉主席、深圳画院名誉院长。

覃京侠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粼粼波光,潺潺流水,铁荷立于展厅中央,投影而出的水墨书法声像作品,摇曳地折射到四壁的“墨荷”之上,辉影潜映,波光潋滟。董小明先生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巨大的白盒子空间,以绢本水墨、纸本水墨综合媒介、水墨铜版蚀刻、金属雕塑和水墨书法声像等多种媒材探索而成的作品,营造出一方园林般的“半亩方塘”,如同一个真实的虚幻之境,一个假想的梦中世界。

董小明从事美术工作和艺术创作数十年,如靳尚谊先生在《董小明墨荷展联合国展序》所说:“他从青年时代起从事美术事业,曾担任全国美协的领导工作,主持过各类画展及学术活动,历任全国美展总评审委员、全国美协艺委会委员,担任美术馆馆长、画院院长,并致力于国际美术交流。他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成就斐然。对于中国画的革新,小明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身体力行。他的水墨画受到评论家的关注,他被誉为‘用思想作画的画家’。墨荷是小明近年的新作,画家用当代的审美观阐释传统的精神,笔墨间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素养,是对传统表现手法的一种崭新探索。”

上世纪90年代,董小明来到深圳,在多个文化艺术管理岗位上任职,将一代人的文化理想付诸现实的努力与积淀。这一时期,传统水墨的发展正面临新时期的现代转型,即对学术和实践领域的水墨实验作进一步推进和拓展,正是在这一语境下,董小明主导之下的深圳画院创立并策划“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积极倡导水墨艺术的当代变革,《半亩方塘》系列正是董小明在创作领域所做出的切实实践。诚然,墨荷作为富于比兴象征的传统文化符号,同时又作为水墨表现形态的普适载体而魅力无穷,通过针对不同材质进行完全不同的处理,多年以来不断演绎,对照董小明在其他文化领域的实践,背后所折射的都是他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创新性的追求。

“半亩方塘”这一课题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缘于董小明从中国传统文人“墨荷”到当代艺术“墨荷”的艺术视觉转换,体现了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与传统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一系列的作品跨越了传统材质的边界,多种类型的探索集中体现了董小明从传统艺术母题打开多媒介艺术探索的独到认知,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的《爱莲说》因被编入当代的中学课本更是为所有学子记诵,荷花的形象被赋予了高洁的品格和神圣的隐喻,成为刻入中国传统文化基因里的符号,尤其是文人画兴起以来,写意“墨荷”的创作更是蔚为大观。董小明正是选取了这样一个典型的符号和题材,通过跨越多种材质的综合实践,将当代文化视角与传统渊源相承接,深入探讨传统艺术的当代转换这一课题。

在传统纸本和绢本的媒材上进行的探索中,董小明主动选择了数字手段处理图像的方式,结合2000年左右开始进行社会化应用的数字微喷技术,对手绘水墨图像进行再创作,以数字方式对画面进行处理,对图像进行进一步抽象,保留图像细节的硬边,以此再现荷塘潋滟光影,达到不似之似的效果。过程中,董小明始终强调并努力抵达的是传统文人画所希冀营造的理想之境,以当代的技术和审美再现传统的意趣。

董小明曾专攻版画,在进行《半亩方塘》系列的创作中,他选择以蚀刻的方式在铜板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巧妙地再现了墨色的轻重疾徐,水墨写意荷叶的形态在金属板上呼之欲出,而原版特殊的质感和丰富的肌理,则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

《铁荷》则是他以现成品再创作的方式完成,呈现雕塑和屏风两种样式。他从建筑工地上捡拾螺纹钢条和铁片等废弃物,再对此进行创作,螺纹钢和铁片在全新的思考和组织之下,保留了原始材料粗糙的质感,与荷花的意趣不谋而合。以雕塑和镂空屏风呈现的方式,一方面近观有丰富的肌理和细节玩味观赏,以铁为材再现写意墨荷阳刚的笔触,而岁月侵蚀留下的痕迹与枯荷的皱褶肌理不谋而合;另一方面,远观又如写意水墨般有平面点线面的组合之趣,以雕塑和屏风的样式组合陈列于空间中,在合适的光线之下,模拟出园林漏窗之境,再造了一方可观、可触、可走入的三维莲池。

而展厅里的书法声像作品,则成了网红打卡点及儿童最喜驻留追逐嬉戏之地。不断滚动流泻的文字与潋滟的水墨荷塘一起构筑起一个动态的水墨之境,以现场动态影像的方式,直观再现出传统书画流动的笔墨意趣。

《半亩方塘》这一系列始于董小明2000年应邀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个展,他先后应邀在欧洲、亚洲多国和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内地多个省市的专业美术馆举办十余次个展,部分作品还应邀参加了多项国际展,并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为国内外重要美术馆收藏,产生了广泛的国内和国际影响。董小明精心遴选其包括水墨铜版蚀刻、金属雕塑和水墨书法声像等多种媒材在内的《半亩方塘》系列,予深圳美术馆典藏,并慷慨捐赠绢本水墨和纸本水墨综合媒介两类作品,整批作品共计59套66件。2023年,深圳美术馆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对这一系列的作品进行集中收藏,并作为“本土名家系列”个案研究举办专题学术展览。

如同范景中先生多年前在文章《水盈科而后进——读董小明的〈半亩方塘〉》中的论断,“《半亩方塘》的创作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种种内涵,但最为重要的也许就是它的诗性品格……多年来,董小明的艺术形式和处理手法虽然渐次有变,盈科而进,与时俱化,但对于艺术中的这种诗性追求却始终如一。”我们看到,在诗性的追求之后,也隐含着艺术家的理想与抱负,如“半亩方塘”的诗句所蕴含的深意,不断学习追求创新的理想,这是董小明的艺术理想,也是深圳美术馆新馆面向未来蓬勃发展的期许。

(作者系深圳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

 ▲“半亩方塘——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作品收藏捐赠展”现场 深圳美术馆供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