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强制改微博名、退学生会写检讨,奇葩校规不嫌多?

澎湃特约评论员 默城
2018-11-09 16:4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平顶山某高校强制让学生改微博昵称,统一为“年级+专业+班级+姓名”格式,再关注学校团委的官方微博,并“转、评、赞”。学生如改不了昵称,还需换手机号重新注册。不按要求操作的学生,将会影响院系考核评分。该校回应表示正在调查处理。

微博都出现多少年了,居然还搞“强行圈粉”这一套,且不说让学生转发、点赞的微博中不乏无意义的内容,就算有意义,就可以自恃学校的身份,以评优考核相威胁,逼迫学生就范?

学校想发展新媒体、提高关注率,心情可以理解。但做大做强平台,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只能靠优质的内容“吸粉”,而不是任意挥动行政的大棒。

更何况,此举很有可能暴露学生个人隐私。微博是公共社交平台,网友作为独立个体,自行设置微博昵称是基本权利。即便现在推行网络实名制,也仅限于后台注册时,而非前端显示真名。如此情形下,尚不乏个人信息泄漏的案例,现在让学生将诸多个人信息置于网络“裸奔”,一旦被不法分子盯上,责任由谁来负?

讽刺的是,这类奇葩事件并非孤例。11月7日,广东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微博曝光,某学院学生会要求退会的学生写5000字检讨,并且退后影响评优。随后不少同学纷纷留言,说检讨从几千到几万字都有。该校学生处回应称,不排除是个别部门的自行要求。

大学学生会作为学生社团,本来就是入、退自愿的组织,退与不退都应是学生自主决定,不受任何外力强制和胁迫。可上述学生会却特立独行,以检讨来惩戒退会学生,还以取消评奖评优来威胁。这种“惩戒”,到底目的何在?

这两个大学的“管理奇闻”,都透着浓浓的越界意味。学校只看到了自身作为管理者的权力,对不听话者动辄祭出“影响成绩、评优”等大旗,这种习惯性傲慢,让被管理者不适,让旁观者不适。

这些越界举动的频发,首先源于学校的利益诉求。让学生修改昵称、转评赞微博,迎合的是学校自我宣传的诉求;罚退学生会的学生写检讨,是为了震慑学生,让更多学生一直留在学生会,不浪费前期的所谓“培养”,后期还可以继续干活。这些利益诉求,可谓精打细算、环环相扣,唯独可能没多想想学生的基本权利与感受。

一所大学,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学生。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自己首先要做优秀的大学。而要做到优秀和被尊重,首先要做到“合格”,这既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也包括身体力行地传递平等、理性、宽容的人文情怀。

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成熟期,高校管理的一举一动,都对他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管理者更应该谨慎用权,做到平等尊重,让大学生都感受到被“温柔以待”。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