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类为何观看动物

2024-01-31 11: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万物生灵》(第二季)宣传照。

北京野生动物园在官方微博发文称,动物园在3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由早期收集新物种、满足好奇心的阶段,逐渐进入科学昌明、展示科研科普水平和迁地保护能力的阶段。新一代的动物园致力于为动物提供更自由、更自然的野外生活条件,形成全景式展示方式,希望游客在参观时充分体验自然,强化理解和保护自然的认知。

英国作家约翰·伯格著有《为何观看动物》一书。在同名篇章中,他梳理了人与动物关系的历史变迁,指出“动物与人一起构成了人类世界的中心”,动物是独立个体,“动物也会观看人类”。然而,傲慢的人类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他们在文化上将动物边缘化,将动物收编入人类文化,并剥夺了它们原本的意义。

本文节选自《为何观看动物》一文,小标题为编选者所加。

✎作者 | 约翰·伯格

✎编辑 | 谭山山

《为何观看动物》

[英]约翰·伯格著 刘彬译

商务印书馆 2023-9

动物来到这个世界,它们具有感知能力和有限的生命。从表层解剖结构——而不是深层解剖结构——来看,它们的习性、时间观念、身体机能等都与人类有差异。它们与人类既相似又不同。

当动物在观察人的时候,它们的双眼专注而谨慎。这只动物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观看其他物种。它并非只以这种方式观看人类。但是,除了人类,其他物种不可能意识到,这只动物的眼神看起来非常熟悉。其它动物会被这种眼神震慑,人却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回视对方。

动物打量着人,但它的眼前横亘着一道令它无法理解的深渊。这就是为什么人能让动物惊讶。当然,动物,即便是家养动物,也会惊吓到人。横亘在人面前的同样是一道无法理解的深渊,它与动物眼前的那道深渊类似,但并非完全一致。无论人望向哪里,都是如此。人总是带着无知与恐惧眺望远方。因此,在被动物凝视时,人类与那些被凝视的景致并无二致。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人才会在动物的眼神里感受到亲切与熟悉。然而,动物是独特的个体,永远不可能与人类混为一谈。因此,一种与人类的力量具有可比性,却绝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力量被归于动物。动物所隐藏的秘密非常明确地指向人类,这一点与洞穴、山脉、海洋的秘密不同。

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讲述几只动物从纽约中央公园逃脱的故事。

无言的陪伴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没有哪只动物能确认人的意思。动物被杀死、被吃掉,它的能量被认为随之转移到了猎人身上并与猎人已有的能量相叠加。动物被驯服,这样它就能为农民干活儿,变成一种劳动力。但是,因为缺乏共同语言,动物的沉默确保了它与人类之间的距离,它的独特性与排他性。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动物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永远不会混为一体,两者之间呈现平行关系。只有在死亡的瞬间,两条平行线才会交汇,或许死亡后,两条线又重新回到平行状态:因此,普遍存在一种灵魂轮回的观点。

由于二者生活的平行关系,动物陪伴人类,充当人类的宠物,这和人与人之间的陪伴关系完全不同。而差异在于,动物的陪伴是为了缓解人类物种的孤独。

这种无言的陪伴令人感到人与动物之间如此平等,以至于人类常常坚信,恰恰是因为人类缺乏与动物交流的能力,人们才会在一些故事与传说中杜撰一些例外情况,比如,俄耳甫斯能用动物语言与动物交谈。

《万物生灵》(第四季)剧照。

动物与人类的相似与差异蕴藏着怎样的秘密?一旦人开始解读一只动物的眼神,他就能立刻意识到这个秘密的存在。

所有的秘密在于,动物在人类与其最初生命形式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达尔文的演化论不可磨灭地烙上了19世纪欧洲的印记,无论如何,它属于一种传统,一种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的传统。动物介于人类与其原初生命形式之间,它们既与人类相似,又与人类不同。

动物来自地平线的另一端。它们既属于这里,也属于那里。同样,它们的生命既永恒又短暂。动物的血像人血一样流动,但是动物物种生生不息,永恒不朽。每一头狮子都代表着狮子物种,每一头牛都代表着牛物种。这——或许是最早的存在二元论——体现在人们如何对待动物的方式上。动物既被崇拜又被践踏,既被繁殖又被屠宰。

现在,那些与动物亲密生活在一起并依赖动物生活的人仍然持有这种二元论。一个农夫喜爱自家的猪,并且同时欢快地腌制猪肉。尤其对都市人而言,难以理解的是,上面这句话中两个分句的连接词是并且,而不是但是。

《万物生灵》(第四季)剧照。

动物生活与人类生活既相似又不同,它们之间的平行关系引发了关于某些原初问题的思考,同时也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动物是人类绘画的第一个表现主题。或许,动物的血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颜料。动物隐喻是人类使用的第一个隐喻。

直到19世纪,拟人化一直是阐释人与动物关系时必不可少的手段,它展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拟人化是长期以来使用动物隐喻的遗产。在过去两个世纪里,动物在逐渐消失。如今,我们的生活已摆脱了对动物的依赖。而在这种新的孤独中,拟人化加剧了我们的焦虑不安。

被收编的动物

在20世纪,内燃机取代了街头与工厂的役畜。在快速的都市化进程中,乡村变成郊区,不论野生动物还是家养动物都越来越罕见。商业性掠夺已让某些物种(北美野牛、老虎、驯鹿等)濒临灭绝。而残存的野生生物被越来越严格地限制在国家公园和狩猎保护区内。

动物地位的降低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经济历史缘由,其过程大致与人被降格为孤立的生产与消费单位相同。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对动物的态度往往预设着对待人的态度。将动物劳动力物化为机械的观点被原封不动地挪用到对待工人劳动力的看法中。

F.W.泰勒创建并发展了以工时学与工业“科学化”管理为核心的“泰勒主义”。泰勒主义提出,工作不得不如此“愚蠢”和不近人情,以至于他(工人)的“心智较之其他物种更加像牛”。几乎所有的现代社会管理手段最初都是在动物实验中获得启发,然后逐渐发展与成熟。所谓的智力测试方法也是如此。

1913年,福特公司的生产线。(图/Medium)

难道没有一种途径能让动物得以继续繁衍而不是逐渐消亡吗?在最富裕的国家的城市里,我们从未见过像今天这样多的人拥有家庭宠物。在美国,估计至少有4000万只狗、4000万只猫、1500万只宠物鸟、1000万只其它宠物。

在过去,所有阶层的家庭都出于实用目的饲养家畜——看门狗、猎狗、捕食老鼠的猫,等等。无视动物的实用性而仅仅将其当作宠物,这是一种现代操作(在16世纪,宠物往往是指人工喂养的羊羔),从现存的社会规模来看,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一种普遍而又个人化的退缩(退缩到私人家庭单位中)的一部分,这小家庭为来自外部世界的纪念品点缀着,或者说装饰着,这是典型的消费社会的特征。

小家庭生活单元缺乏空间、土地、其他动物、四季更迭、自然温度,等等。宠物要么被绝育,要么被迫与异性隔离,活动范围极度有限,几乎被剥夺了与其他动物的接触,被喂养的是人造食物。宠物的物质化过程在这句老生常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即宠物逐渐地越来越像它的女主人或男主人。它们是主人生活方式的产物。

当然,相较于身体的边缘化,在文化上将动物边缘化的过程更为错综复杂。动物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令人难以忘怀。谚语、梦境、游戏、故事、迷信、语言本身都令人联想到动物。脑海中的动物不仅没有被淡忘,还被收编入其他范畴,动物本身因此丧失了原本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动物已被收编入家庭生活,收编入奇观之中。

卢西安·弗洛伊德画作《女孩与猫》。

那些被家庭收编的动物类似宠物。但是,正如没有身体需求或身体限制的宠物,它们将成为人类彻头彻尾的玩偶。碧翠丝·波特的书籍和绘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早期的例子;迪士尼工业的所有动物产品是一个更近期的,也是更极端的例子。在这些作品中,微不足道的当代社会活动细节因被投射到动物王国而变得具有普遍意义。唐老鸭和侄子的下述对话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唐老鸭:伙计,多好的天气啊!多适合钓鱼、划船、约会或者野餐啊——遗憾的是我无法参加任何类似活动!

侄子:唐老鸭叔叔,你为什么不能参加?什么事情让你无法参加呢?

唐老鸭:孩子,人是铁,饭是钢啊!一如往常,我又破产了,发薪水之前永远都是破产状态。

侄子:唐老鸭叔叔,你可以散散步——去观鸟啊。

唐老鸭:(嘟囔着抱怨)我或许不得不去!不过,首先我要等等邮递员。或许他会给我带来一些好消息!

侄子:类似于某个不认识的亲戚从钱镇寄来一张支票吗?

除了身体特征,这些动物都被收编入所谓沉默的大多数中了。

唐老鸭和侄子们。(图/Screen Rant)

动物园的兴起

动物从人类日常生活中慢慢消失之际,正是公共动物园兴起之时。人们在动物园与动物相遇,观看它们、凝视它们,事实上是在缅怀两者之间曾经美好却永不再来的相遇。现代动物园是一种与人类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的关系的墓志铭。

伦敦动物园成立于1828年,巴黎植物园内的动物园成立于1793年,柏林动物园成立于1844年,这些动物园的成立都让其所在的城市声名鹊起。它们带来的声誉与皇家私有动物园带来的声誉没有本质不同。动物园以及黄金碟子、建筑、管弦乐队、演奏者、装潢、侏儒、杂技演员、制服、马戏、艺术与美食等,曾经是一个帝王或国王财富与权力的象征。

同样,19世纪的公共动物园为现代殖民权力背书。捕捉一头异国动物象征着对遥远的异国疆域的征服。“探险者”通过运回一头老虎或一头狮子表达自己拳拳的爱国之心。把异国动物作为礼物馈赠给宗主国动物园,成为一种具有讨好色彩的外交行为。

基于好奇心,每年参观动物园的游客多达数百万人,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烈、非常模糊、非常私人,很难用一个问题来表述。如今,法国境内的200家动物园,每年接待游客高达2200万人次。与以往一样,现在仍然以儿童游客为主。

1793年,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设立,动物园是其中的一部分。(图/Jadin des Plantes)

在工业化社会,儿童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玩具、卡通、图片、装饰,等等。没有哪一种形象可以与动物形象抗衡。儿童对动物的兴趣浓厚且具有自发性,人们据此认为,这种情况一直存在。当然,早期有一些玩具(当时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玩具)是动物玩具。同样,全世界的儿童游戏都涉及真实或杜撰的动物。然而,直到19世纪,动物玩具才变成中产阶级儿童必不可少的装饰。在20世纪,随着诸如迪士尼大型展示与销售体系的到来,动物玩具成为所有阶层儿童期的标配。

对一个家庭而言,游览动物园常常比逛一趟集市或看一场球赛更容易产生感伤情绪。成年人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给他们解释动物玩具的原型,或许也有可能,他们自己也希望在那个复制的动物世界里重新找回某种纯真,那些铭刻在童年记忆里的纯真。

然而,动物往往辜负了成年人的记忆,与此同时,儿童看到的动物大多无精打采且目光呆滞。(动物园里常常可以听到孩子大声呼喊动物,有时孩子带着哭腔问:它在哪里?为什么它不动?它死了吗?)因此,尽管没有明确表达,但很有可能大部分游客充满疑惑:这些动物为什么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这个非专业的、未曾表达出来的问题正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马达加斯加》剧照。

为了观看、观察和研究动物,动物园竭尽所能地从世界各地收集各种动物物种。原则上,一个笼子圈住一只动物。游客到动物园观赏动物,他们从一个笼子走到另一个笼子,如同在艺术画廊里,在一幅画前停留片刻,然后移步到下一幅画,或者下下幅画。

然而,动物园游客的视角总是错误的,就好比一张没有聚焦的照片。但是,人们对此如此习以为常,以至于几乎注意不到这个错误;或者,道歉总是预示着失望,以至于人们往往感受不到失望。道歉的一般套路如下:你的期待是什么?你过来看的并不是一只死气沉沉的动物,而是活生生的动物。它们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为何它活着就一定要被人看到?然而,这种道歉的理由并不充分,真相往往更加令人惊骇。

一个最终被隔离的物种

在某种限度内,动物自由自在,但它们与观察者一样清楚自己被禁锢的事实。透过玻璃的可视性,栏杆间的空隙,或者壕沟上空荡荡的天空,一切并非表面看起来的模样——如果表里如一,那么一切都将不同。因此,可视性、空隙、天空都已成为一种符号。

这些东西一旦被当作象征符号,有时候便能够通过人工生产得以复制,从而造成一种纯粹的假象,比如,绘制在小动物居住的盒子背面的草原或者岩石潭。有时候,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帮助人们想起动物原本生活的自然环境——构成猴子生活环境的枯树枝,为熊做的人工岩石,给鳄鱼的鹅卵石与小溪。这些添加的符号发挥着两个显著功能:对观众而言,它们像剧院道具;对动物而言,它们至少构建了一个让动物能够生存下来的微型环境。

在《马达加斯加2》中,从纽约逃脱的动物们来到了非洲大草原。

这些动物被隔离,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它们不得不完全依赖饲养者。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大部分动物的反应能力已经发生改变。被动等待外部力量随心所欲地介入替代了它们原本生活中的关注点。动物对草原风景画所做出的本能反应表明,一方面,它们所感受到的周遭环境已让它们产生幻觉;另一方面,彼此隔离保障了它们的寿命,也便于对它们进行分类管理。

正是这一切将动物边缘化。动物的生活空间由人工仿制,因此它们倾向于挤到这个空间的边缘。(越过这个空间就可以抵达真正的空间。)有时候,笼子里的灯光也是人造的。这一切令人产生幻觉。周边什么都没有,只有它们无精打采或者过度充沛的精力。

它们缺乏任何主动性——除了短暂地食用饲养者提供的食物以及非常偶尔地与分配给它们的配偶进行交配。(因此,它们常年的行为成了没有行为客体的毫无意义的行为。)最终,依赖性与隔离状态决定了动物的反应能力,导致周遭的一切——通常发生在它们眼前,也是游客的所在地——在它们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它们显示了一种本来只有人类才拥有的情感——冷漠。)

2023年3月,“世界上最孤独的鲸”基斯卡去世。它于1979年被捕获后,一直生活在加拿大海洋动物园的水泥池子里。(图/worldanimalprotection.us)

动物园、仿真的动物玩具、基于商业利益而广泛传播的动物图片,这一切与动物开始从人类日常生活中消失同步发生。或许有人认为,这种新现象是一种补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新现象与驱逐动物同属一种残酷的运动。事实上,动物园及其为展示而添加的戏剧性装饰再一次证实了动物如何被绝对边缘化的事实。

仿真玩具刺激了对新型动物玩偶的需求,即都市宠物。在激烈的竞争中,动物图像复制——当它们的生物繁衍变得越来越罕见——不得不将动物复制得越来越具有异域风情。

各个地方的动物都在消失。动物园的动物犹如一座活的纪念碑,纪念着那些消失的物种。而这样做也催生了最后一个动物隐喻。《裸猿》《人类动物园》成了世界级的畅销书。在这些著作中,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提出,动物在被捕获状态下表现出的非自然举止能帮助我们理解、接受和克服在消费社会中所经受的压力与紧张。

《裸猿》(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版)书封。

动物园只会令人失望。动物园的公共宗旨是为游客提供观看动物的机会。然而,无论在动物园的哪个地方,作为陌生人,你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动物的眼神。最好的情形是,动物的凝视一闪而过,旋即跳过你而望向别处。它们要么斜视,要么空洞地望向远方。它们机械地扫视着。它们对凝视具有免疫性,因为再也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成为它们关注的中心。

动物被边缘化的最终后果恰恰体现在这里。人与动物之间的凝视或许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过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不到一个世纪之前,彼此间的凝视一直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却已无影无踪。在动物园观看每一只动物的时候,形单影只的游客更能体会到自己的孤独。对于人群而言,动物只是一个最终被隔离的物种。

· END ·

作者丨约翰·伯格

编辑丨谭山山

校对 | 杨潮

今 日 话 题

你怎么看待动物与人的关系?

原标题:《“猴猫共处”上热搜,该骂的不是猴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