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知名女演员自曝:持续刺痛!很多人正在用

2024-01-30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来源:河南共青团综合自潮新闻·钱江晚报、新闻坊、新闻晨报、极目新闻、中国新闻网等

蒸汽眼罩你用过吗?

作为不少人

应对眼疲劳的“神器”

戴上后眼周暖暖的

确实感觉很舒服

不过

“护眼神器”使用不当

却会成为“伤人暗器”!

1月25日

知名女星张馨予表示

自己被蒸汽眼罩低温烫伤了

“最近在零下40度的环境拍戏

脸开始脱皮发红,刺痛

本以为是冻伤,后来发现眼睛周围

尤其眼皮特别严重……”

并晒出了自己眼部发红的照片

张馨予回忆了很久

发现其实是发热蒸汽眼罩烫伤的

因为外面冷,室内很热

发热眼罩也会热度不稳定

但因为人刚从很冷的环境进屋

对于烫感很不敏感

随后她还提醒大家

不要被低温烫伤

网友纷纷共鸣

事件曝光后

有许多网友表示:

自己也有被暖宝宝或暖水宝烫伤

的相似经历

↓↓↓

“我之前痛风,隔着袖子贴了个暖宝宝,然后被低温烫伤了一个大泡,现在胳膊上留了个印子,从那次才领会到低温烫伤的威力。”

“以前在学校没有空调很冷,我就用暖水宝暖脚,结果根本不觉得烫,睡一觉起来,烫了一个大泡。”

“我冬天烤火后腿上会有黑印子,几个月才会消,原来这也是烫伤啊。”

还有网友科普提醒:

天气太冷的时候不能用

太热的东西

↓↓↓

“天气极端冷的时候越是不能用热的东西,太敏感一刺激就会过敏。”

“冷热一交替,就是容易这样,尤其是皮肤容易过敏的敏感肌。用点温和防过敏的,好好养养~”

蒸汽眼罩为何成了

潜在“伤人暗器”?

一次性蒸汽眼罩,其实就是由非织造布眼罩体和发热体组成的,一次性使用热敷眼罩。

发热体主要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吸水树脂等。产品利用发热体中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从而达到热敷眼部的作用。

蒸汽眼罩的原理比较简单,基本算是传统毛巾热敷的“现代进步”。通过温度来促进眼部血管和睑板腺管道开放,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睑板腺油脂软化及排出,增多泪液分泌。

所以,对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和眼部疲劳有一定积极作用。

据统计,2022年,一次性蒸汽眼罩的销售额近20亿元。此前,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这种新兴产品组织了风险监测。结果显示,56.7%的样品温度特性指标不符合,存在灼伤使用者眼部皮肤的风险。

一条网络问诊平台留言声称:“前天晚上敷了蒸汽眼罩睡觉,第二天起床后发现眼周皮肤出现红肿、干燥。”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程静怡曾解释道:“病人用一次性蒸汽眼罩的时间太长或者温度太高,引起结膜炎症增加,结膜充血水肿。最严重的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引起角膜上皮的灼伤。”

专家表示,一次性蒸汽眼罩发热温度较高,或持续时间过长都可能造成眼部皮肤伤害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而且人在睡着后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也会降低。

程静怡介绍,加热是一个缓慢过程,当发生低温灼伤时,自己没有感知到。灼伤时,上眼睑部分皮肤接触面积较大。如果时间太长,往里面渗透,可能导致角膜最浅层上皮的损伤,会产生明显的畏光流泪,眼睛睁不开的症状。一旦感染,导致角膜留疤,会影响到视力。

另外,风险监测到不少样品的外包装和网店页面上,有“精准控温 20分钟”“40℃恒温”“恒温41℃”等宣传语和示意图,声称自己的产品能够精准控温。实际测试显示这样的说法缺乏科学性,可能误导消费者。

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

医生提醒

使用时间建议10~15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用完后取下,不能过夜。

不能佩戴隐形眼镜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一定要先取下隐形眼镜或美瞳之后再使用蒸汽眼罩,以免因长时间高温环境加速隐形眼镜的水分蒸发甚至变形,给眼球带来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干眼症的发病因素较多,泪液分泌不足,泪质较低,泪膜不稳定等都是干眼症的诱因,盲目使用蒸汽眼罩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如果出现干眼症等症状,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不能依靠一次性蒸汽眼罩。

低温也会烫伤?怎么回事?

对“低温烫伤”的危害,此前也曾有报道。

近日,江苏的赵先生捂着热水袋入睡,醒来发现左小腿处刺痛,起了水泡。经诊断,尽管赵先生被烫伤面积小,但深度已达三度。三度深度皮肤已烫熟,愈合极慢,有时甚至要手术。医生表示,每年冬天是低温烫伤高峰,热水袋低温烫伤占两成,使用时要有保护套与皮肤隔离。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陈俊帆主任医师表示:“在大家的印象中,烧烫伤多是接触了高温物体,如开水、热油、热汤、烧烫的锅沿等,之后形成的。

其实不然,当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物体,也很有可能造成烫伤。比如,45℃的低热物体接触皮肤30分钟以上,就有可能出现烫伤。这种烫伤,就是'低温烫伤'。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而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源,损伤完全可控。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如果处理不当,严重者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

这些“取暖神器”都要小心

在冬天

许多人都爱用各类取暖神器

但一不小心就会被低温烫伤!

正确使用“取暖神器”

才是预防低温烫伤的重中之重!

因此,冬日取暖用品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身体尽量不要直接接触,同一部位皮肤也最好不超30分钟。尤其糖尿病病人、瘫痪病人、老年人、婴幼儿以及远端肢体血运障碍者都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取暖用品。

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而应隔着衣服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烫伤。还有热水袋和暖手宝,用之前套个保护套,每隔30分钟换个位置更安全!

电热毯:通电时间不要太长,上床入睡时应关掉电源,避免彻夜使用。最好选用调温电热毯,可在温度合适时调到保温档。

热水袋:不要灌水太满,装70%左右热水即可,水温不要太热。放在脚下取暖时,可以用毛巾把热水袋包上,不要使热力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肤上,同时,每隔30分钟换个位置更安全。

暖手宝:通电时,不得将电暖手宝抱在怀中,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以套上“保护套”,同时注意温度不要太高;严禁摔打、坐压、锐器划刺暖手宝,以免造成漏液。

在使用“取暖神器”时

一定要安全使用、保护好自己

尽量不要贴身使用哦!

点亮

,安全使用取暖神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名女演员自曝:持续刺痛!很多人正在用 河南共青团 轻触阅读原文

河南共青团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知名女演员自曝:持续刺痛!很多人正在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