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柔软而震撼,纤维艺术传递出勃勃生机

2024-01-31 17: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天,《记忆物语——纤维艺术展》在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开幕。

策展人/深圳市木星美术馆创办人吕红荣

艺术家吴帆

世博会博物馆刘文涛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深圳市木星美术馆创办人吕红荣馆长、参展艺术家吴帆教授等现场致辞。

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

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世博会博物馆“世博艺术”主题系列的年度首展,展览以纤维艺术国际化视野和独具力量的艺术氛围,打开艺术力量的新窗口。

世博会博物馆在春节前接连开幕新的展览,也是希望观众可以在春节假期到世博会博物馆来获得更全方位的艺术体验。

艺术家吴帆与世博会博物馆副馆长邹俊

参展艺术家吴帆教授将她创作的作品《无题1》捐赠给世博会博物馆。

-柔软而震撼的纤维艺术-

纤维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古老的编织艺术演进而来,纤维艺术通过亲切熟悉的材料和工艺连接着人类的集体意识和个人情感。

《繁花》吴帆

《共生》李美京

展览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两位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东方女性艺术家的纤维艺术作品在同一展览中呈现。来自中国的吴帆和来自美国的李美京,两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既相似互通,又形成对比和互补。

《立夏》吴帆

展览精选两位艺术家的33件/套作品,通过“生生不息”、“万物共生”、“方寸之维”、“回望记忆”、“纤语流转”五个主题空间演绎纤维艺术与生命、自然、社会的链接,引导人们对过去与未来的哲学思考。

PART/1

生生不息

在“生生不息”主题空间,艺术家将新媒体艺术作品与大型金属纤维装置艺术“繁花”相结合,共同诠释循环永恒、努力绽放的宇宙生命。

作品《繁花》以植物茎叶和种子元素为造型语言,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生命的美好及蓬勃向上的力量。

《繁花》吴帆

《夜照清》 主创:吴帆

联合创作:肖诗语、黄振业、刘香格、黄嘉颖

新媒体艺术作品《夜照清》是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的师生以吴帆作品《繁花》为题材进行长达3个月的创作而成。

PART/2

万物共生

“万物共生”主题空间是纤维与自然的对话,艺术家以纤维为媒介,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幻四季、山川情怀,树木藤蔓,以纤维独有的特性和趣味性,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

《节气系列》吴帆

《节气系列》吴帆

《无题》李美京

PART/2

方寸之维

“方寸之维”主题空间融合了吴帆与李美京的多件经典作品,在诠释自然、生命的同时,进一步引发观者对于自然规律、物的本质进行思考,体会废弃与重生、芳华与朴素、繁荣与沉静的不同韵味。

《方寸论》吴帆

观众在这一部分展项中,还可看到丰富的纤维材质及其工艺形式,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耗时的,艺术家在缠绕、打结、捆绑等长时间的重复性的手工劳作过程中跟着制作的节奏进入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材料与手工成为贯通当下与精神的媒介。

《黄色森林》李美京

《绽放》李美京

位于第三展区的《素裹·世博会》是艺术家为此次展览倾情创作的作品。同为吴帆的作品,与热烈绽放的《繁花》不同,素裹以更为简约肃静的线条诠释着自然之美的纯粹。一动一静,犹如音乐的高扬低转,为展览增添了韵味。

《素裹·世博会》吴帆

《素裹·世博会》吴帆

PART/4

回望记忆

“回望记忆”空间中,两位艺术家不约而同的使用线性材料,穿针引线般连接了过去的记忆与当下的情境,通过一件件作品拼出一个立体的承载着丰富情感的共同记忆。

作品《夜未央》借塑型与手工编织的方式将具有象征意味的“官椅和高跟鞋”并置,以情景叙事的方式表达阴与阳、动和静等多组符号的微妙关系,观者似乎从中能够看到两者之间的对峙和妥协,听到两者之间的辩论,即关于传统与现代、坚强与柔软、理性与感性等话题的辨证思考。

《夜未央》吴帆

作品《共生》以巨大的墙壁雕塑形式呈现,其灵感来自自然图像,并重新指向富有想象力的自然。作为材料的塑料捆扎带体现了当代生活中消费主义的象征意义。艺术家采用人们生活中的材料,用艺术的语言重塑了他们的生命存在形态,代表文明的共存共生,这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悟。

《共生》李美京

同时,在这部分展品中,艺术家在设计中融入了现代高科技技术面料,探索尝试传统手工与创新技术相结合的诸多可能性,观众因而能够感受到更浓的现代气息。

《棱镜》吴帆、姜绶祥、王然

PART/5

纤语流转

在自然世界和人类生活中,永不停息的是对生命的敬仰和对希望的追逐,“纤语流转” 研究材料的本质,隐去色彩之时,痕迹之美便展露出来。作者用创作的半成品和废弃材料进行再创作,同时表达物尽其用的人文理念。

《24节气》吴帆

纤维有非常强的适应性,能够创造出各种形态。仿佛是吸收了文明与历史的记忆,生命的脉动和生机随艺术家的手指注入到每一段蜿蜒流转的线条,再由线条交织成层次饱满、光影斑斓的视觉盛宴,将记忆生动的呈现在观者眼前。

借助纤维艺术特有的坚毅张力和柔韧精神,展览期待以一次难得的艺术之旅为人们启动新年注入积极向上的思想源泉。在这里,观众可以感受到纤维艺术与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紧密联系,也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和拍照打卡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纤维艺术的魅力。

学术研讨会

此外,本次活动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邀请了策展人吕红荣馆长、参展艺术家吴帆教授、国际知名版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张敏杰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雷教授、艺术评论家、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姜俊博士以及上海明珠美术馆李丹丹馆长等纤维与公共艺术领域的杰出艺术家和学者,就“纤维艺术的公共性”、“纤维艺术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

The Reflective Memories

记忆物语—纤维艺术展

时间:2024年1月30日至3月31日

地点:世博会博物馆2、3临展厅

票价:免费

摄影:项欣荣、陈晓波、林倩蝶、袁稷

原标题:《今日开幕 | 柔软而震撼,纤维艺术传递出勃勃生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