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院+妇联“聚合力” ,共护妇幼青“半边天”

2024-01-30 16: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法院+妇联“聚合力”

共护妇幼青“半边天”

以法为盾,保家护航。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强与职能单位的沟通协作,共同织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近日,谷城县人民法院与县妇联召开联席会议。谷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仁兵主持会议,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丹丹,谷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建平,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夏芳及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法官参与会议。

(一)点问题

变“循规蹈矩”为“联合作为”

民一庭庭长刘俊彦

“家事审判终归是最后一步,在镇、村组织参与度还不够的情况下,一些不适合诉讼的主体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刑庭庭长颜德勇

“从这两年受理的案件来看,未成年人易冲动、易受骗、易沉迷,需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受教育问题”。

人民调解中心派驻法官石国艳

“法律层面的调解刚性较大,‘法院+妇联’刚柔并济能更好实现情理法和的统一。

民一庭庭长刘俊彦、刑庭庭长颜德勇、人民调解中心派驻法官石国艳由感而发。他们分别从家事审判、少年审判、家事调解等方面深入剖析,一致认为“法院+妇联”的协同联动是破解家事难题的关键,双方共同聚焦教育、心理等影响婚姻家庭的核心因素,才能把家事纠纷调研好、调解好、审判好。

(二)寻策略

变“群众敲门”为“关爱上门”

“党员包联到户”是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夏芳提出的关键词,她强调仅靠几个部门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不够的,应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让党员干部成为群众与基层组织的桥梁,进而形成“发现纠纷、上报纠纷、解决纠纷、跟踪纠纷”的家事纠纷快速响应机制。

“审判不是目的,‘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才是终极目标” 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建平感触颇深。自担任法官以来,张建平妥善化解了无数家事纠纷,她始终秉持以公正司法实现家庭关系、情感纠葛、矛盾纠纷的同步修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事审判面临着愈发复杂的挑战,于是,她建议,“法院+妇联”以“孵化园”的形式,结合妇联“金凤工程”“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等项目,聚力关爱妇女儿童认知升级、终身成长。

(三)建机制

变“条块分治”为“系统谋划”

党组书记、院长何仁兵高度重视婚姻家庭矛盾所引发的纠纷,他强调“家事情感纠纷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极易恶化升级为‘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对此,他强调“法院+妇联”携手化解家事纠纷应注重“四个一”:一是形成一个“试点”。法院切实履行指导调解职能,妇联参与,通过家事审判“模拟法庭”实地演练和现身说法等形式强化教育引导;二是达成一个“转化”。探索妇联建议转化为司法建议,双方共同发力,形成联动闭环,着力解决纠纷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三是做成一个“调研”。注重调研分析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特点和发展规律,相关业务部门结合审判实务及时制发《司法审判白皮书》并通报至县妇联,以司法数据为抓手强化纠纷预防;四是完成一个“衔接”。法院邀请妇联工作人员兼任家事调解员,实现诉前调解委员会全方位、多角度、专业化向法庭延伸,双方就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婚姻观、强化婚姻纠纷调解等方面加强信息共享、联动协作,共同探索婚姻家庭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

“非常感谢法院对妇女儿童的关怀与帮助”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丹丹动情道,她坦言“法院在维护社会公正、保障人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这一力量聚焦在妇女儿童这一弱势群体时,它的意义更是无法估量”,她表示,妇联将与法院深度合作,以机制建设夯实妇女儿童权益保障。

下一步,谷城法院将持续构建部门联动新格局,积极探索婚姻纠纷预防、化解新模式,以法治力量绘就妇幼青权益保护新画卷。

文字:刘星月

原标题:《法院+妇联“聚合力” ,共护妇幼青“半边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