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时代面孔 | 2023年度人物许文广:用艺术点亮人生

2024-02-01 18: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世纪六十年代,许文广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由于长相俊朗、身材挺拔、声音好听,许文广被分配到了宣传队。在那里,由于聪明好学,他学会了主持、唱歌、钢琴、表演,渐渐爱上了文艺事业。“我的嗓音高亢嘹亮,乐器也是一学就会,小品表演惟妙惟肖,很快成了宣传队的文艺骨干,我也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一名演员。”许文广说。

1977年,吉林市话剧团面向全省招收演员,没学过表演的许文广,愣是凭着自己的天赋和经验,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被录用的考生。自此,许文广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从《楚汉传奇》里的赵高,到新版《三国》里的袁绍,再到《人民的名义》里的丁义珍,《芈月传》中的穆监,《香山叶正红》里的伟人周恩来,2023年央视八套火爆播出的《一代匠师》里的张熹年张大帅,熟悉许文广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实力派演员,有着深厚的演艺功力。他总能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赋予角色不同的灵魂,对于观众来讲有许多脸熟、戏红却一时叫不出真实姓名的演员,许文广就是其中一个,几乎很少人能叫出他的名字,而很多网友、粉丝、观众都喜欢喊他丁市长丁义珍。“一个演员,能让观众记住饰演角色的名字,而忘记自己真实的名字,这也是一种成功。”许文广毫不介意的说。

许文广始终认为,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心怀“国之大者”,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中主动担当,在构筑文化浪潮中奋力争先,在文化惠民服务中精益求精,在国际交往中积极作为,更好肩负起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攀登艺术高峰的重要使命。人民群众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群众。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许文广的演艺生涯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可圈可点,他在影视剧中饰演的角色类型多样,从古装剧到现代剧,从英雄豪杰到平凡百姓,他都能够完美地诠释每一个角色。他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深受观众的喜爱和高度认可。

2023年,对于许文广来说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跟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庆祝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65周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他受邀参加文艺演出,特别致敬“两弹一星”元勋及国防军工先辈和坚守在“三线”的军工前辈。 

 

如今,“两弹一星”精神早已凝结成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激发亿万中华儿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不止。“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不仅要为人民服务,也要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更要为时代的进步鼓与呼,可以说我们文艺工作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参加这次活动让自己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更激发起立足本职岗位干事激情,我也会用更加饱满的激情和状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回报人民群众。”许文广激动地说。

许文广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用自己的专业表演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感悟颇深。他认为,演员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表演去传递情感和思想,让观众在欣赏中得到共鸣和启迪。他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突破自我,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成功。他用艺术点亮了自己的人生,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