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贾玲沈腾们,真把美国大片踢出了春节档?

2024-02-06 06: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印 印客美学

在2024年的春节之际,国内的电影市场格外的热闹。

9部电影齐齐官宣定档2024年春节档,这可都是众星云集的国产大片。

沈腾、贾玲等喜剧演员都齐聚春节档,可是似乎今年没有看到国外大片的身影。

往年春节档都会有一两部大IP强视效的欧美大片,今年真的都被国产贺岁片踢出局了?

再见了,美国大片?

春节档,可谓是一年中最赚钱的一个档期。

在这段时间,许多观众都会选择拖家带口走进影院,所以一直以来,春节档电影,都是主打合家欢的。

除了国产贺岁片,一些以视效为卖点的欧美大片也喜欢在春节档蹭一波流量。

但似乎如今,春节档已经完全成为国产片的天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无数进口大片尤其以好莱坞影片为主,顶着动作爆裂、DC英雄集结大战漫威等等,霸占中国各种档期。

尤其在春节档,一众欧美超级英雄电影因为全年龄皆可观看的特点,狂澜票房,时长占据着内地电影榜的前十席位。甚至先后多次缔造内地票房记录。

比如1998年《泰坦尼克号》拿下3.6亿元票房,这一历史纪录保持11年之久,直到2009年才被《变形金刚2》(约4.5亿元)打破。

2010年《阿凡达》以13.78亿元收官,再创票房新纪录,直到被《变形金刚4》打破。

而日韩电影,因为不占视效优势,所以内地对日韩电影的引进,大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迄今为止,中国内地引进的日韩电影不超过百部。

这就让欧美大片在内地市场几乎成了唯一的“外国电影品种”。

曾经的进口大片曾一度霸屏的风光,为什么如今进口大片在国内衰落成这个样子?

靠引进掀起“大片热”?

过去,进口大片在中国市场也有一段受欢迎的光辉历史。

内地对国外影片的引进,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

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上海解放,在上海进口的美国电影近2000部。

直到1994年,中国电影正式确立了引进电影制度。

当时国内引进了电影《亡命天涯》,获得巨大的票房成功,之后的大片引进变得顺风顺水。

次年,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成为内地的年度票房冠军,这也是中国影迷第一次在大银幕上领略到视效大场面的震撼。

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美国电影占据着中国内地进口片票房的80%以上。

12部曾经刷新内地影史票房记录的电影,8部都来自于美国。

不论是漫威、DC的超英系列,还是“侏罗纪”“哥斯拉”“金刚”等的“怪兽宇宙”,每一部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近几年的进口大片,美国亦然占比较高,但也不再是美国大片包打天下。

中国观众还可以看到印度的《摔跤吧,爸爸》、黎巴嫩的《何以为家》等一大批非美国的优秀影片。

进口大片,从最初每年10部的引进量,到后来的20部、34部,外国电影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进入中国市场。

观众看到了更高水准的电影,国产片就必须奋起直追,才不至于被观众所抛弃。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引进外国电影,是一件利好国产片发展的好事。

进口片为何跌落神坛了?

进口片的逐渐式微,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因为近几年来,中国电影的内容和技术都实现了逆袭。

说白了就是,视效场面,中国自己也能做,那么欧美大片也就逐渐失去自己的独特卖点了。

从《流浪地球》开始中国电影视觉特效水平迈上新台阶,此后《刺杀小说家》《长津湖》《独行月球》等应用虚拟制片等前沿技术,国产片跟世界一流制作水平的距离越来越小。

况且,中国观众们对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更容易产生情感和文化上的共鸣。

比如主打传统文学文化的《长安三万里》,还有其他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

中国文化正在内地电影市场上成为新的卖点。

其他收获了高票房的国产电影,也大多都是走的接地气路线。

《消失的她》《孤注一掷》《你好,李焕英》无不如此,这些电影很好地拿捏了中国社会特有的情感与情绪,这是好莱坞影片很难取代的。

反观近几年来的好莱坞,其实本身也失去了一部分创作活力,靠炒冷饭赚钱。

所谓“大片”几乎是清一色的科幻片,一味强调视觉特效,强调3D技术,基本属于爆米花电影。

再铁杆的粉丝,也难免出现审美疲劳。

这样一来,就导致如今好莱坞片子的整体质量跟以往几乎呈现断崖式下降。

不过可喜的是,我们逐渐在内地市场上看到了非视效动作大片形式的欧美电影。

就2023年来看,《芭比》《奥本海默》《旺卡》这样的非超级英雄电影也在内地影院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且我们也能看到《狗神》这样的非主流商业电影的引进。

所以,与其说是欧美电影整体跌落神坛,不如说只是单以视效为卖点的动作片开始不香了。

观众有选择电影的权利,而电影,始终是时代的观众。

要表达时代,引领时代,不论是欧美大片还是国产电影,都道阻且长。

参考资料:

1.引进首部大片始末,新京报

2.看了20年的大片到底有多“大”,唐元恺

3.院线制改革20年,中国电影报

4.中国电影进口限额政策:每年只能进口34部国外电影,科林观影

5.进口批片数量今年从30部猛增至47部:这门生意如何从蓝海杀成了红海,壹娱观察

6.观众的构成与审美偏好——基于“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的分析,中国电影资料馆

作者:智妍

责编:若林

原标题:《贾玲沈腾们,真把美国大片踢出了春节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