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女娲补的“天”,是什么“天”?

2024-02-02 1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由来已久,《列子》(战国列子)、《淮南子》(西汉刘安)、《论衡》(东汉王充)、《三皇本纪》(唐司马贞)等均有记载。并不复杂的故事在不同记载中的关键情节是一致的:

一是炼五色石以补天;

二是断鳌足以立四极。

神话解读有很多种方式,并且女娲补天这个经典神话故事也已经被分析得很多了,那么今天在此,我们去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历法——来切入呢?

一年有365天,准确地说,是365.2422天(指回归年)。

当然,古人的数据没这么精确,但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使用四分历,一年有365又1/4天(四分历就是由这个1/4而得名)。也就是说,四分历的一年有365.25天,与现代精确测定的数值相差0.0075天,即一年差10.8分钟。

一年差十来分钟,听起来好像可以忽略的样子。

但是,每年差出来的这十来分钟,倘若日积月累——

一年差10.8分钟,不到6年就差1小时,不到133年就差出一整天,1333年多一点就能差出10天……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距离今天有2570年左右,如果今天仍按孔夫子那时的四分历纪时,我们的时间就会比实际的一年慢19天多,反映到节气上——我们以为到夏至了,但实际已过了小暑。

这样的误差继续累积下去,一万三千多年后就会差出100天,两万年后就能差出半年来,这也就意味着,那时人们就要在酷暑中过春节了。

一万年太久,如果把这种现象的进程压缩加速到四五十年就出现呢?

比如说,一年本来有365.2422天,但如果历法规定的是一年360天,把零头去掉,一年还差着整5天。如此一来,四十年就差出来200天,也就是说,实行一年360天的话,只需三四十年就会出现夏天可以滑冰、冬天需要避暑的诡异天象。

天,出现问题了。

这里的“天”究竟是什么?

正所谓天时地利,天地即宇宙,“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的宙就是天,天就是天时。

四季更替,时光流转,正是一代代人对时间的感知、测量和规定——经过不断观测和积累,逐渐发现了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从而创造出用以安排生产、生活、祭祀、施政等事务的历法——天是时间,这一内涵的源头正是历法。

在历法草创初期,因为对一年的长度的观测还不够准确,如上面假设的360天,5天多的误差日积月累,很快就会发生日历和实际天象、气候不符的问题。

形象艺术化地描述这种现象,那就是——天破了。

所以,所谓补天,便是指修正历法,将一年360天调整为一年365天。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五色石的意象就来自补齐实际回归年天数的那5天。

女娲补天将一年调整为365天后,与回归年的实际长度365.2422天相差无几,但如前所述,细微差别在时间的累积中就会变成大问题。一年365天,比实际少0.2422天,四年就接近少1天,四百年就少100天,八百年就会少200天。

怎么办?和女娲补天一样,又需要调整历法了。

据《尚书·尧典》记载:

(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尧的时候,命羲和观测日月星象,制定历法,“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即一年有366天。由此推测,从女娲补天的一年360天修正为365天后,历法的365天与实际回归年长度(365.2422天)相差的0.2422天又在日积月累后出现了可以感知的误差,到尧的时候再次修正,将一年的长度调整为366天。

值得一提的是,尧的时候开始“以闰月定四时”,由此可知至少从那时起,就开始使用阴阳合历了。

当然,随着观测技术及精度的不断提高,这一次的调整也不可能等到冬夏反转以后再行修补,否则就又会出现一次所谓的女娲补天了。

一年365天,四百年就会比回归年少将近100天,实际的物候与历法中的节气已经偏移得非常明显,这种不正常的变化足以让古人察觉到历法又需要调整了,所以,从女娲补天到尧置闰的时代,最多也就相距三五百年。

至于366天是怎么计算和安排的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年366天产生的误差更大,过不了多久必然又要再次调整。

在这样的不断微调中,古人的测定越来越精确。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四分历,已经精确到365.25天。再后来到元代,郭守敬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代的精确数值365.2422天几乎一样了(相差25.92秒)。

周公测景(yǐng)台,唐代开元年间重建,总高198厘米,河南阳城

景,通“影”。“测景”,就是测量太阳的影子。周公测景台实际就是一个石制日晷,用来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和方位。一年中影子最短的日子是夏至,最长的是冬至。均分冬至到夏至影子长短的差值,就可以定出一年的二十四节气。

而后元代郭守敬在该测景台北约20米处建造了永久性的观星台,对原有的圭、表进行了改进,增设了能用来测量月亮位置的窥几。这些活动进一步地提高了周公测景台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价值与地位。

慢着,上述推算基于一年为360天,倘若不曾有这样的历法,那么以上只能算作一派胡言。那么,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一年360天的历法吗?

有线索。

直到今天,彝族地区还流传和使用着十月历。这种历法是一年有十个月,每月36天,一年360天,然后另外加5天作为过年日,四年一闰则有366天。

不独中国有“360+5”这样的年历,古埃及的太阳历是一年十二个月,每月30天,同样是一年360天,然后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还有玛雅历法,一年是十八个月,每月20天,一年也是360天,然后另外有5天是禁忌日。

无独有偶,彝族不仅有十月历,还有更古老的十八月历,也是一年十八个月,每月20天,年终另加5天作为祭祀日(过年日)。

从这些历法的情况看,远古时期的历法形成先有一年360天,然后逐渐精确化调整为一年365天,这不失为一种合理推测。

对现代人来说,回归年的长度只是常识问题。但在几千年前,没有任何精密仪器的辅助,要通过立杆测影、观测日出日落方位等办法测定属实不易,难免会出现误差。更重要的是,当测得的数据在360天左右的区间时,取整数的心理也会让360天成为当时的最佳选择。

谬误在短期内并不会让人察觉到,人们可能会觉得天气有些异常,但也会认为就只是天气异常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节失序势必成为人人皆知的有感事实,已经没法再用天气异常做合理解释;而与此同时,天文观测肯定也在持续进行并不断积累数据,发现一年的长度应该是365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再多说一句。传说伏羲画八卦制甲历,根据上述的推测,很可能那时的一年就是360天。这种历法最多使用四十年就会出大娄子,然后就有了女娲的观测和发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天。

一年360天最多只要四十年就会寒暑颠倒,不过先民们不可能迟钝到真的等到寒暑颠倒才发现问题。所以,伏羲和女娲如果不是凭空想象的神话人物也不是部落的代名词而是两个具体真实的人的话,那么,他俩一定生活在同一时代。

也许是因为当时文字系统还没有成形,一靠口耳相传,二靠画图记事,在代代相传中逐渐走向神话,就演变成了炼五色石补天的瑰丽想象。但是,不论怎么变形走样,只要回到常识并抽丝剥茧顺藤摸瓜,离奇的故事也总有一个连着事实的源头所在。褪去包裹的神话外衣,所谓女娲补天,或即古代先民在历法草创阶段修正历法的历史事实。

伏羲女娲图,唐代,纵209厘米、上宽105厘米、下宽83厘米,1965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出土

在中华文明的源头,神话作为古代现实生活的艺术化表达,蕴藏着丰厚的天文知识,正是与先民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探索实践息息相关。何况,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出发,“神”字即闪电,后世说的雷公电母原来就是神这个字最初的意象。

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的使者,正是东风吹拂时天空中的雷电——天雷神电——开启又一年的春华秋实。这样年复一年的认知,正是上古先民据以安排生产生活的时间表。对四季轮回时间序列的认识与掌握,其成果就是历法。

那么,神话的原型,就是来自古人对天文历法的探索吗?

是的,历法,正是解析上古神话的关键线索之一,并且是一条全新的线索!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新书《诸神的真相:用天文历法破解上古神话之谜》,正是给神话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方式。

本书以古代天文历法为主线,从常识、常理、常情出发,结合天文学研究、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重新分析神话人物与上古神兽的真实面目,发掘神话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并在此基础上,追问上帝、太极、八角星纹等文化概念及符号的起源,揭示以北斗或北天极为核心的古代天文发现的深远影响。

从日月到北斗、北极星,先民们对璀璨星辰的了解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走进诸「神」的世界,便是了解中国何以为中国的开始。

最后再回到本文开头,提到记载不一的女娲补天传说中有两个一致的关键情节。其一,炼五色石补天,天即历法,就是将伏羲制历的一年360天增补为一年365天,以纠正寒暑颠倒的混乱现象。那么,“断鳌足以立四极”又是指什么呢?在此卖个关子,敬请各位读者朋友在本书中“拨云见日”。

原标题:《女娲补的“天”,是什么“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