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家民委: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加快民族类学科调整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2024-02-01 12:57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近日,《求是》杂志2024年第3期刊发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一文,作者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简称“国家民委党组”)。

国家民委党组在文章中提到,要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文章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为牵引,深化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研究,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加快民族类学科调整。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教材广泛使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考核测评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相关智库平台建设和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此前,2023年10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指出,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12月28日,国家民委官网发布《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研发课程立项公示》称,“根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经委属高校申报,教育司会同学科调整专班组织专家对各校申报研发的课程进行评审,现对拟纳入国家民委教学改革项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研发课程予以公示。”

2023年4月20日,广西南宁市逸夫小学举行2023“壮族三月三”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色彩缤纷的民族服装、民族风情浓郁的歌舞表演、多种多样的特色美食,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欢乐。 新华社 图

官方发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拟立项研发课程名单》显示,此次公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拟立项研发课程分为理论、历史、制度与治理、区域与族群等类,申报的25项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概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哲学概论》《中华民族文化导论》等。

以上课程分别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以及大连民族大学申报,其中20项课程由中央民族大学申报。

当前,多所民族大学也在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

比如,2024年1月19日下午,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边境主持专题会议,部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课程建设事宜。会议听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硕士博士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方案进行研讨,明确了10门新课的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团队,详细布置了寒假期间各门新开发课程的人员安排、工作标准和进度安排。

会议强调,把《概论》课程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一体化推进,坚持把《概论》课与现有思政课有机融合贯通,完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一是要做细做精,课程三级大纲和讲义内容要保质保量。二是要加快进度,边写边改、边试边改,利用好寒假时间,按时完成任务。三是要优化方法,在假期以线上备课会等形式集思广益,抓好新课开发建设,组团队、设专班,把学科基础课和核心课建设成为精品课、特色课。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