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与糖的无声抗争——那些患二型糖尿病的年轻人

2024-02-05 12: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为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出品

采写 | 刘倍贝

指导老师 | 陈红梅

编辑 | Shrine

一枚一元硬币大小的传感器,像膏药一样贴在阿莆的右臂上方的“拜拜肉”。它的外观小巧隐蔽,厚度仅5mm,直径为35mm,可以轻松藏进袖子里,尖端柔软的探头软针留在体内,佩戴和取下时几乎没有疼痛感,只有轻微的拉扯感。通过手机NFC功能扫描传感器,即可在手机上查看实时血糖数据。这是27岁的阿莆第一次尝试佩戴瞬感动态血糖仪的第十天,也是她确诊二型糖尿病的第430天。

阿莆佩戴瞬感血糖仪

阿莆佩戴瞬感血糖仪记录的血糖波动数据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特征为高血糖、相对缺乏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等。长期高血糖可能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肾脏衰竭、糖尿病足截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种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二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早发2型糖尿病数量的增加,更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与先天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引起的多发于青少年的1型糖尿病(T1DM)不同,二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损伤造成的疾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其中二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在公众的印象中,这是一种中老年疾病,然而,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糖尿病地图显示,在过去40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长,达到11.2%。由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多不到30岁的年轻人,甚至还在学龄阶段的青少年,也成为了糖尿病患者。而在患病人群中,治疗率仅为32.2%。

受损的胰岛细胞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这三项指标,有一项超过就可以确诊,但是你的三项指标已经全超了,100%是糖尿病。”

阿莆依然能清楚的回忆起医生这句话的语气。

1996年出生的阿莆,在河北石家庄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2022年3月确诊二型糖尿病。

事情的起因,是一次看似平常的足部真菌感染。2022年3月,未满26周岁的阿莆发现自己的右足底部长出一片细小的红疹,有轻微的瘙痒。两周后,红疹蔓延到了全部右脚,伴随红肿发炎症状。在多所医院的皮肤科几经辗转之后,阿莆化验的尿常规结果中,发现尿中含有糖。

听到医生很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推断,阿莆有些慌了,第二天就去了河北省二院挂了内分泌科最早的号。在全是中老年人的候诊厅里,阿莆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空腹血糖值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15.5mmol/L,医生看到检查结果便下了糖尿病的诊断。阿莆不敢相信这个结果,连着问了医生三遍:“大夫您确定吗?会不会误诊,会不会因为我最近吃糖吃多了,才导致的高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正常人的血糖,其生产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内,健康人空腹血糖值应为4.4~6.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值为6.7~9.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7.8mmol/L。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版)》的判定标准,如果满足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或者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的其中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确诊前,阿莆完全没有控制血糖的意识。阿莆当时所在的公司没有食堂,每天会提供零食和甜点。由于经常性的加班,阿莆会在工位上简单吃两块蛋糕,喝一杯饮料作为晚饭,下班以后,有时会和同事在外面吃烧烤,火锅,或回家点外卖,夜宵时间基本在晚上九点以后。阿莆特别喜欢吃水果,时常“把水果当饭吃”。由于此前缺乏营养学的观念,她认为水果和蔬菜一样,属于健康的、多多益善的食物。夏天时,阿莆喜欢用勺子舀着吃西瓜,一个6斤的中等大小的西瓜,一次性能吃掉2/3,再搭配一杯碳酸饮料。阿莆还有熬夜的习惯,凌晨一两点钟睡觉是常态。这样的饮食和作息,持续了一年半。

对于阿莆来说,糖尿病的到来是“后知后觉的”。身高一米七二、原本体型偏瘦的阿莆,在工作后一年的时间里胖了30斤,确诊时体重达到了138斤。2021年十月份公司组织的一次体检中,报告显示阿莆已经有中度脂肪肝,且空腹血糖已达到6.9mmol/L,但体检中心并未提示阿莆去医院检查。在体重迅速增加的一年里,阿莆超过三个小时不进食就会有明显的饥饿感,饭前会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的症状。当时的她毫无察觉,只觉得增加的体重是由于自己“吃的太多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的胰岛素抵抗已经很严重了。”阿莆回忆道。

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导致血糖无法充分进入细胞,使得血糖无法有效降低的情况。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长期胰岛素抵抗可以加重胰岛细胞的工作负担,导致胰岛细胞功能损伤,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因为胰岛素抵抗,减肥对我来说特别困难,连喝水都会胖。”对28岁的小杨来说,2023年10月确诊糖尿病完全是一次偶然。为了在11月份发小的婚礼上当伴娘,身高163厘米、体重168斤的小杨决定减肥。小杨的发小是一名护士,她推荐小杨去医院的肥胖科做一次全身的检查,如果发现是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打司美格鲁肽(一种用于治疗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型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缓解,并能达到减重的效果。尽管发小告诉她打针可能会有恶心不适的副作用,小杨仍希望能通过药物的方式减重,“为了瘦,怎么都行。”          

然而空腹6.81mmol/L,餐后两小时13.3mmol/L的血糖值让小杨意外确诊了糖尿病。医生并不建议她打针治疗,而是建议她先配合饮食减重,并开了二甲双胍的降糖药。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合成,增强组织对糖的吸收利用,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来平衡血糖水平,常与饮食控制和运动相结合,作为控制糖尿病的常用手段。

小杨回忆在确诊之前的几个月里,自己特别爱喝果汁,早上会喝一瓶果汁,吃两个包子作为早餐,上午10点钟再喝一瓶果汁。小杨不知道当时的饮食习惯导致长期摄入的糖分已经严重超标。除果汁以外,小杨每天会喝大量的水,但仍然经常感觉口渴,并且吃完饭后两小时就会有明显的饥饿感。无法缓解的饥渴感让小杨感到很奇怪。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通常称为“三多一少”,是机体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的外在表现。这种症状的产生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的渗透性利尿,进而引发口渴多饮,同时由于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血糖,身体代谢脂肪以获得能量而出现多食消瘦的情况。但“三多一少”的症状表现因人而异,并不能作为糖尿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在糖尿病早期或轻度高血糖状态以及高血糖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可能并不明显。

从前的小杨对糖尿病的认知是“一种老年病”。小杨的奶奶在小杨很小的时候出现了偏瘫和糖尿病,小杨只记得奶奶患糖之后消瘦了许多,每天都要按时吃药,除此之外对糖尿病没有任何了解,也不知道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潘永源表示,个体的遗传背景对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起着重要的影响。二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由涉及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信号传导、糖调节等多种基因共同调控。如果家族中有一位或多位亲属患有二型糖尿病,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意味着子女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7倍,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血糖值的变化,以便更好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和小杨同样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还有23岁的小夕。

小夕出生于2000年5月,是吉林四平人。2022年从武汉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后,在北京昌平从事企业律师工作。2022年12月27日,小夕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和轻度脂肪肝,从此开始了控糖的生活。

小夕的父亲、爷爷和姑姑都患有二型糖尿病,小夕小时候就知道,糖尿病遗传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每次看见父亲测血糖、吃降糖药,都会感到一阵担心和恐惧。但小夕对碳水和甜食并不热衷,生活作息比较规律,也有运动的习惯,这让她对自己患糖尿病的担忧减轻了几分。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大二那年。由于原生家庭问题,2019年12月底,正在读大二的小夕确诊了双向情感障碍,并伴有焦虑抑郁倾向。

“吃了特别多药,前前后后不下十种。”喜普妙,司瑞康,阿格美拉汀……小夕记不清楚当时每一种药的名字,但记得的是由于激素药的副作用,从107斤一路胖到160斤的体重。“一年之内胖了50斤,我的各种内分泌问题就是那时候出现的。”小夕回忆道。

2022年12月,小夕感染了新冠肺炎。康复后的三天之内,小夕在饥饿的时候会感到头晕,出现了很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在家检测血糖值也比正常值偏高两个点。“你才二十多岁,怎么可能有糖尿病啊?”小夕不顾家人和朋友的惊讶和不解,坚持要到医院检查,4996.0pmol/ml的餐后一小时胰岛素值(正常人餐后一小时的胰岛素峰值不会超过143.85pmol/ml)让小夕确诊了糖尿病和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得知诊断结果的小夕,焦虑的情绪一下涌上来,医生的声音忽远忽近的,“有点要幻听了的感觉”。

“要不跳楼算了吧,当时就想。明明有在注意和控制尽量不要得糖尿病,但还是这样的结果。”从医院回家后,小夕开始疯狂地上网搜索各种学术论文,二型糖尿病有可能彻底逆转吗?得到的回答无一不是否定的,最好的状态就是不吃药,凭借饮食和运动把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刚确诊后的每一次血糖的波动,都可能牵动小夕的情绪,让她崩溃大哭。

现在面对自己升高的血糖,小夕有时还是会感到焦虑和烦躁,但她已经学着接纳这种情绪。“受损的胰岛细胞不会再恢复,我要学会与它共处。”

断裂的生活

“早餐吃两个鸡蛋配杯牛奶,血糖会有什么变化?”这条2023年11月24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记录着34岁的武延坚持控糖的第1274天。

武延在29岁那年,在和妻子一起去做遗传疾病筛查时,意外查出空腹血糖11.4mmol/L,确诊二型糖尿病。身高177厘米的武延当时体重197斤,尿酸值527.5umol/L(正常范围为208.0-428.0umol/L),尿糖4个+,并有轻度脂肪肝。由于腹泻、尿路感染等药物副作用,武延在服用二甲双胍和达克列净的一周后按医嘱停药,并开始了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控糖之路。

武延确诊糖尿病时的检查报告

确诊前的两年里,处在工作上升期的武延几乎每天都会出去应酬,有时会到晚上两点。确诊后的武延推掉了大量不必要的饭局,并开始慢慢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他意识到二型糖尿病的本质就是摄入与消耗的不平衡,加上自己肠胃不好吃药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所以就选择了控制饮食和运动这条路“试试看”。三个月后,武延的空腹血糖线性回落到了8mmol/L,半年后回落到了6.7mmol/L。

2020年6月4日,武延拍下了自己第一支控糖vlog。他依稀记得,第一次对着手机镜头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多说”的言语用视频记录下来时的忐忑感。武延最初的想法只是记录下自己得了糖尿病之后的每一天。“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控糖一年,身体已经比较健康,但是还是害怕突然有一天自己就因为这个病撒手人寰,所以就想把每一天的生活记录下来,能让自己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长大后看到他们父亲曾经的模样。”2021年6月4日,武延在日记上写下这段话。

一个月内,武延更新了十几条视频,慢慢达到了几万的浏览量。从一开始对饮食情况的简单记录,到后来加入的一些关于糖尿病管理的理解,武延的账号渐渐得到了很多病友的关注,截至2023年12月,武延在四个媒体平台的账号共有88.7万粉丝。

一个160克的红薯、两瓣红心柚子、10颗不加糖的汤圆……武延每周都会更新几个对各种食物进行测评的视频,在空腹状态、餐后一小时、餐后两小时分别取手指血用血糖仪测血糖,监测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以自己为例子测验不同种类、不同重量食物的升糖程度。武延会模拟正常人饮食中会吃到某种食物的大概的量。精致碳水和糖油混合的食物特别升血糖,这是武延亲自“扎手指”总结出来的经验。在2023年8月的一则视频中,武延吃了一碗胡辣汤和两块油烙饼,餐后一个小时的血糖达到了12.0mmol/L,餐后两个小时仍有9.9mmol/L。“千人千糖”是武延在许多视频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各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根据每个病友的具体情况差异都不尽相同。在测试的过程中,武延已经摸索出血糖变化的一些规律和趋势,之后再吃到测评过的类似食物,武延便能对这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了然于心。

与武延一样,21岁的米恩也喜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做食物测评,分享自己的控糖餐。“4包24g的魔芋爽,餐前血糖5.9mmol/L,餐后一小时6.3mmol/L,餐后两小时5.6mmol/L,是合格食物;300g的草莓,餐前血糖5.5mmol/L,餐后一小时7.1mmol/L,餐后两小时4.7mmol/L,是及格食物。”

米恩就读于澳门大学经济学专业,从开始控糖到现在,已经两年了。米恩的母亲在怀孕时确诊了二型糖尿病,在妊娠7个月的某一天突然血糖失控,因此米恩是七个月的早产儿。米恩出生时很瘦很小,“像一只猴子”,医生在她的头上“扎了两针”,这是她从长辈的叙述里听来的版本。

“其实我应该这么说,糖尿病一直都有在我的身体里,但我不管它。”

米恩十岁时,父母心血来潮,带她去做了一次糖化,检查结果10.7%,高出正常值(4%~6%)4个单位。但由于当时年纪比较小,米恩照常吃喝,也没有遵医嘱吃药。小时候的米恩喜欢喝甜饮料,吃蛋糕、糖果和零食,喝甜饮料的习惯一直持续到十七八岁。十八岁时,米恩有去看过医生,一颗500毫克的二甲双胍,医生让她午饭吃两颗,晚餐吃两颗。米恩对于吃药仍然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午餐和晚餐都只吃一颗。米恩有时会测一测血糖值,“最高是10.7,最低是7.2。”

米恩用“叛逆”来形容那时候的自己。19岁时,由于学业压力,米恩开始暴饮暴食。350g一桶的薯片,一次性会吃三桶,接着再吃蛋糕;一次两包加很多肉和菜的方便面,然后再吃水饺。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多,身高155cm的米恩,体重达到了66公斤。

正式开始面对糖尿病并进行控制的契机,米恩自己也说不清。“只能说到了某个阶段,会突然觉得愧疚,我想要减肥并且控制糖尿病。到了有一天睡一觉醒来,啊,好吧,来控制,来减肥,然后就开始。”

米恩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改变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主食的顺序进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利于血糖控制的方法。2023年《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干预研究显示与先吃主食后吃蔬菜(500g/d)/荤菜的进餐顺序相比,先吃蔬菜/荤菜后吃主食,其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显示,按照蔬菜-荤菜-主食的进餐顺序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开始控制糖尿病的时候,米恩直接“戒糖”了,禁止了自己一切添加糖的摄入,并且日常饮食严格遵循“先蔬菜,后蛋白质,最后是碳水”的顺序。从一个喜欢米面和甜食的“碳水脑袋”转变成一个严格的低碳饮食者,米恩的心态很简单。“我之前童年的时候吃糖吃太多了,所以我已经把我能吃那些甜食和碳水的次数用完了。”她有时会这样安慰自己。

隐秘的抗争

“我的命被一颗糖救了。”

2023年6月22日下午,米恩忍着恶心想吐的感觉写下了这个帖子。

那天,米恩早餐和午餐没有摄入碳水,为了补充能量应对下午的一场考试,考试之前吃了一颗糖果。考试的过程中,米恩突然感到头晕、手抖,勉强答完卷后回到宿舍测血糖,吃下糖果一小时40分钟后的血糖值是5.4mmol/L。米恩知道自己是低血糖了,如果不是这颗糖果,现在血糖值可能已经跌下正常值。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征,但在其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运用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治疗过程中,低血糖是常见的不良反应。食物摄取过少、降糖药物的不当服用、胰岛素释放加剧出现迟发性餐后低血糖,都可能是二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诱因。需要大量脑力劳动的时候很容易低血糖,这是米恩后来才发现的。低血糖事件之后,米恩每次考试前都会格外注意碳水的摄入,考前会吃一些全麦面包或紫薯。

米恩刚开始控制饮食的时候,曾经直接“断碳”,一个月的时间内断掉了自己一切碳水的摄入。在每天只吃菜和肉的情况下,较为平稳的血糖值让她感到很满意。“我的心里可以接受我很长时间不吃碳水,但我的身体接受不了。”断碳的一个月里,米恩发现自己容易脱发,生理期也延迟了两个星期。当米恩开始逐渐增加碳水的摄入量时,直接“爆表”、餐后两小时血糖仍在7的血糖值让她蒙了。“现在的我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了,一星期至少要吃两三次碳水,不然身体吃不消的。”

即使是严格的控糖,米恩也时不时会面对血糖失控的恐惧。有一次米恩吃了两个饺子后,害怕血糖上升,立刻吃了二甲双胍降糖药。尽管餐后两小时检测血糖只是波动了几个点,可米恩还是不愿意再吃水饺。“我还是很怕,因为我觉得我是靠吃药才不让血糖失控的。”

小夕也有同样的恐惧。“糖尿病并发症或早或晚都会发生,而我才20岁就有糖尿病,40岁可能就会有并发症,我每天都活在恐惧当中。”有时候视力稍微模糊,或感到手脚发麻,小夕就害怕是并发症的征兆:是不是肝功肾功不好了,是不是视网膜病变了,是不是植物神经紊乱了?小夕的心态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在街上看到肥胖的人、脖子上有黑棘皮的人(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症状),小夕就总是想去搭话,询问对方的血糖值是否正常。

小夕的病史记录

控糖的过程充满了艰难。刚检查出来的那一段时间,小夕一边要控制血糖,大量减少碳水的摄入,一边又要控制偏高的尿酸,听从医生的建议少吃肉。小夕时常会因为饥饿而心慌手抖,晚上因为饥饿而“哀嚎着入睡”。

直到现在,小夕还没有完全接受自己患糖尿病的事实。有时和朋友逛街出去玩,小夕会因为不能和朋友一样开开心心喝奶茶、吃小蛋糕而感到失落。一想到过生日的时候,“连生日蛋糕都吃不了”,小夕就觉得十分委屈。

比起糖尿病本身,小杨更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可能会终身服药的事实。为了尽快摆脱降糖药物,确诊后的二十天里,小杨每天自己做饭,并开始控制体重。荞麦面、茼蒿和水煮牛肉,这样严格控制饮食20天后,小杨的空腹血糖值回落到了4.8mmol/L。看到满意的血糖值,小杨逐渐有些放松对饮食的严格控制,然而一天酒后7.4mmol/L的血糖数值让她感到崩溃。小杨意识到,控制血糖是自己终生都要面对的事情,不稳定的血糖容不得她一次的乱吃乱喝。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与糖尿病的抗争似乎总是无声的。这种抗争或被无意地忽视,或被有意地隐去。

除了自己的发小外,小杨没有将糖尿病告诉身边任何一个朋友,而是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减肥控糖记录,和陌生的网友分享各自的控糖心得。“你能得这个病,还不是因为你自己不控制太胖了吗?”害怕身边人这样的声音,是小杨选择在不被人认识的网络空间分享糖尿病经历的原因。和小杨一样,米恩也没有把自己患糖尿病的事情告诉其他朋友。以前减肥养成现在不适应吃糖和吃碳水的习惯,这是她通常来解释自己和旁人不同的饮食习惯的理由。

糖尿病虽是终身性疾病,但只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常规检测,控制饮食,都可以有效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由于社会和个人的多重因素,糖尿病常被认为与个人管理行为不当有关。对糖尿病的错误认知,如糖尿病是“富贵病”,糖尿病病人饮食不节制、肥胖等标签容易致使病人产生“病耻感”,较重的病耻感可能加重患者精神负担,也不利于疾病的自我管理。据调查显示[1],19.1%中国糖尿病患者因患糖尿病遭受歧视[2]。除了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社会面的积极宣教,仍然任重而道远。

与糖的和解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4亿人患有糖尿病。中国和印度、美国共同居于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其中,年轻人群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增长,不少国家儿童患2型糖尿病已占糖尿病儿童的 50%~80%。由于2型糖尿病起病时症状比较隐蔽,很难在初发时即获确诊,还存在大量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调节受损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他们的大量存在,预示着糖尿病爆发性流行的趋势还在继续发展。[3]

然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不仅关乎药物和治疗,更关乎一种生活方式和心态。

“控糖之后,感觉我的皮肤都白了,也很少长痘。”阿莆现在一天三顿都在单位的食堂吃饭,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饮食比较规律均衡。自从确诊后的一年半里,除了咖啡和一些零糖的饮料外,其他的饮料她基本不喝,喝奶茶的次数“不超过一只手”。阿莆还坚持散步运动的习惯,每天的步行量在7000步左右。通过饮食和运动,阿莆现在的血糖达到了“80%的及格率”,空腹血糖维持在4.5左右。2023年2月份阿莆的全身体检结果显示,确诊时的中度脂肪肝已经没有了。

控糖已经成为了阿莆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阿莆的父母在河北的县城居住,每次回家的时候,阿莆都会提醒饮食习惯传统的父母注意血糖,劝他们少喝粥,米饭换成糙米,馒头换成全麦馒头。“糖尿病是一件‘焉知非福’的事情,它改变了我整个的生活习惯,也给自己家人都做一个提醒。”阿莆这样形容控制血糖带来的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个正常人按照这种方式饮食,也会避免高血糖、脂肪肝之类的很多疾病。”

一米七二的阿莆现在体重维持在102斤,BMI值只有17.6,属于偏瘦状态,医生建议她增重到120斤以上。然而和大多数糖尿病人一样,阿莆的腹部比四肢更容易堆积脂肪。增肌会促进身体代谢更多的葡萄糖,让血糖更加平稳,是阿莆下一阶段的目标。阿莆在家买了两个1.5kg的小哑铃,每天举十分钟,吃完饭30分钟后会做一组瘦背运动。“只有经历了生病之后,才会更爱惜自己的健康吧。”

控糖戒糖后,米恩说自己对汉堡、炒饭、水饺之类的食物已经不会再感到馋,吃到甜味的食物也会感到不习惯。米恩平时的饮食以菜和肉为主,主食会换成土豆或番薯等粗粮。适应了清淡的饮食,偶尔在外就餐时,米恩会感觉外面的饭菜口味太重。

米恩在学校的日常晚餐

“踏踏实实控糖,正儿八经活着。记录自己平平淡淡的控糖历程,分享针针见血的控糖心得!”这是武延社交平台的个性签名。武延在抖音上建立了两个糖友群,人数较多的群接近300人。在武延看来,自己是“一个点”,而糖友们是“一个面”,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是有限的,而网友们“面与面”之间会有更多的关联。现在每天,都会有糖友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控糖日常。病友的关注是支持武延几年来坚持更新的动力之一。有时候武延几天没有更新视频,就会收到一些网友的留言,询问他去哪里了,身体状况如何。武延把这种和网友连接的方式称为一种“牵绊”。

40~60岁,是武延观众最多的年龄区间,比重占到50%左右。然而近一年来,武延发现,关注他的用户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了,20~40岁的年轻人占到百分之三四十。小杨也有同样的感慨。在小红书上发出帖子后,评论区出现的很多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回复让她感到震惊。“很多20出头的年轻人,空腹血糖有的都达到了十几。”

小杨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

在小杨看来,糖友们都是“很温暖的一群人”,一些抗糖多年的病友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回复其他网友的问题。“大家都在互相分享抗糖经验,让人觉得糖尿病没有那么可怕。 ”确诊之后小杨大多数时间选择独自消化和排解内心的焦虑和害怕,但在社交平台上发帖之后,一个网友的一句安慰“别害怕”让她直接哭了出来。那是她选择独自对抗和承受这件事以来,第一个人对她说“别害怕”。

小杨在糖友们的互相帮助中获得了了抗糖的信心,而小夕在爱人的陪伴下找到了抗糖的勇气。

小夕的爱人茗茗是她的高中同学,两人相识十年,相恋四年,在得知小夕的病情后,茗茗会和小夕一起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小夕发现,茗茗的餐后血糖有时也会和她一样升到八或九,但是她的血糖达到尖峰值后十分钟就会回落,而小夕的血糖回落需要三十分钟。毕业之后,两人一起来到北京工作合租。脱离了原生家庭之后,和爱人生活在一起的小夕“挺幸福的,情绪也稳定”。“有一个温柔的爱人,可以消解世界上一半的风雪。”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糖尿病地图显示,按规划,到2030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及以上。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广教授强调,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防止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也呼吁公众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要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

“所有有慢性病家族遗传史的人,一定要勤去检查相关的指标。身体有任何不适不要去猜测自己的年龄是否够得上疾病的‘标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坚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当然了,情绪也很重要,好好爱护自己吧。这是我们淋过雨的人的一点‘忠告’。”小夕笑着说。

参考文献:

[1]林艳,邢树平,陈丹等.2型糖尿病病人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3,21(31):4416-4420.

[2]曹梦洁;李芳;巩文欢;郭金晶;王慧娟;张慧珺;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22(02 vo 41):101-104.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版.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文中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