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逆社会时钟行走的年轻人,又期待又害怕

2024-02-06 12: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你听说过“逆社会时钟”吗?

心理学家Bernice Neugarten等将“社会时钟”总结为:一种由社会中人们的主要生活事件组成的规定性时间表,如什么时候应该上学,什么时候就业、结婚、生子等。这样的时间表约束着社会中的个体。“社会时钟”有它的好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确定了自己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同频共振”,能使个体更加笃定地走在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获取相对较多对应资源。然而,我们都有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偏离”时钟,画出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人生轨迹。一味地遵守社会时钟,可能会渐渐地迷失自我。因此,有这么一群人,选择踏出舒适圈,逆社会时钟而行。

豆瓣“逆社会时钟”小组的成员已经多达82482 位。我们爬取了小组中的 2295篇帖子,剔除重复无效数据,最终得到1838 篇帖子。这些帖子能够充分展现出小组成员的“逆时钟”经历与感悟。

一、社会之钟:“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

在综艺《非正式会谈》(第五季第四期)中,来自中美两国的嘉宾晒出了各自国家的“社会时钟”。

图1: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时钟”
数据来源:综艺《非正式会谈》(第五季第四期)

一份36氪×后浪研究所于2022年底发布的《年轻人年龄焦虑报告》统计了2136名受访者的“年龄焦虑”现状,从80后到00后,他们感到“仿佛每个决定与选择,都要在既定的年龄段之前成功完成”。“社会时钟”的规训比想象中来得还要早,有38.2%的人表示年龄焦虑在25岁之后就开始了。

图2:年轻人出现年龄焦虑的阶段
数据来源:36氪×后浪研究所《年轻人年龄焦虑报告》

在豆瓣“逆社会时钟”小组的帖子中,“焦虑”“提问”的占比也高达22.4%。至于焦虑的内容——催婚、买房、存款、健康、工作中被人替代的焦虑……无论做什么事,都好像“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图3:年轻人可能出现年龄焦虑的情境
数据来源:36氪×后浪研究所《年轻人年龄焦虑报告》

在不同行业人群中产生年龄焦虑的瞬间虽有不同,但实质上多与职业晋升、工作沟通、就业稳定有关。

图4:不同行业人群的年龄焦虑瞬间
数据来源:36氪×后浪研究所《年轻人年龄焦虑报告》

年轻人介意别人询问年龄的占比为74.49%,不喜欢过生日的占比为47.99%。当过生日都成为一种负担,我们好像是时候将“社会时钟”放一放,拒绝 “打卡式人生”了。

图5:年轻人介意别人问年龄的比例
数据来源:36氪×后浪研究所《年轻人年龄焦虑报告》

 

图6:年轻人喜欢过生日的比例
数据来源:36氪×后浪研究所《年轻人年龄焦虑报告》

二、选择之钟——“走每一步都是又期待又害怕”

在豆瓣小组中,标题为“我妈说,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事”的一篇帖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篇帖子内容很好地阐释了“逆社会时钟”的主旨。

图7:豆瓣帖子《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改写的消息记录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将豆瓣小组帖子数据进行清洗、编码与分类后发现:纯粹的分享逆时钟经历的帖子不到半数,帖子的内容可基本分为经历、提问、闲聊、目标、鼓励和焦虑,当然还有一定数量的无关帖。走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人。

图8:“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内帖子内容分类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小组成员们心态各异、阶段不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不满于现状。我们统计了小组中的帖子所提到的逆社会时钟的“原因”,可以发现,最多的帖主还是希望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学历,比如考研、留学、专升本等等;有许多学生并不喜欢自己所读的专业,并且这种不满并没有随着离开学校而改变,工作后他们仍然会找机会转行;此外,“理想”“寻找人生价值”“追求爱好”等也跃然纸上,即使这与“求稳”的社会时钟相悖。

图9:“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内帖子所述逆时钟原因词云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我们也发现许多“被动”逆时钟的帖子存在。最多的就是由于抑郁、焦虑等不佳的心理状况不得不退学、离职休养等,从顺社会时钟的角度上来看,无异于一种倒退,而这并不一定是当事人所希望的。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147篇帖子的主题都是在述说“焦虑”。在计划或实行逆社会时钟的过程中,并不总是顺利。

图10:“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内帖子标题词云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因此我们也统计了发帖者们的压力来源,发现除去未标明压力来源的帖子, 只有2.7%的帖子觉得“无压力”,而绝大多数帖子都提到了逆社会时钟所遇到的压力,并且还有许多帖子同时涉及多种压力来源。除去未标明压力来源的帖子,只有2.7%的帖子觉得逆时钟“无压力”。压力来源分为外部压力与内部压力。外部压力占比97.5%,其中家庭压力、经济负担、社会压力占比较高,分别为32.7%、17.3%、14.3%。家庭压力主要是指如出国深造、重新上学等需要家庭负担学费、生活费等;后两者则更加复杂:有的人因偏离社会大流而遭人闲话,有的人深受“peer pressure(同侪压力)”的困扰,有的人则是因为用人市场的偏见而“已婚未育面试被拒”。而内部压力占比为22.2%,涉及焦虑迷茫、内心不坚定、身心状况差等,需要逆时针个体调整与克服。

图11:“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内帖子所述逆时钟压力来源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他们”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心境中,跌跌撞撞地“以退为进”。那么这些逆时钟的人,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具体在经历些什么呢?

三、反方向的钟——“你不觉得这样的人生很精彩吗?”

20-29岁是大多数人明确人生方向的时期,也是个体在社会中开始积极发挥能动性的时期,小组中逆时钟故事的主角多处于这个阶段,占比为60.5%。30-39岁面临着职业发展、婚姻、生育中的种种挑战,同样会有许多关于“逆”的思考,也具有逆社会时钟的能力与愿望,占全体逆时钟者的28.3%。二者相加占有效数据的近90% ,可以说,20-39岁的青壮年是逆社会时钟的主力军。

图12:“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内帖子所述逆时钟时的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和逆社会时钟者的年龄相对应的是他们的身份职业。我们将518个身份数据分成学生、工作者、无正式工作三类,其中学生群体约占总体的29.9%,根据学历分为本科生、硕士生等;工作者占总体的62.7%,包括各行各业、数量庞大的“打工人”;无正式工作的群体占7.3%,则包括自由职业者、因病待业在家的人群等。

可以看出,逆时钟群体中的工作者占比最高,其中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国企员工占比达21.5% ——似乎有不少拥有“神仙工作”的人选择了放弃这份安稳。

图13:“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内帖子所述逆时钟前的职业分布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事实上,经常随着逆时钟的话题一起被提出的就是关于“沉没成本”的问题。逆时钟之所以脱离“主流”,更多的是来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审视——大多数人会认为“稳定”“高薪”才是正确的,但它并不是这些“逆时钟”组员们的心之所向。

图14:豆瓣用户@巨爱吃锅包肉发帖内容摘录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由此看来,逆时钟所象征的自由自在、特立独行似乎令人神往,然而当抽象的时钟实体化,“复读”“留学”“考研读研”……似乎还是未脱离世俗。

逆时钟年龄与行动对应关系桑基图中,20-29岁的人群拥有“最多人”的分支,其中有111人选择了逆时钟考研读研,有65人重新入学高中。如果说报考研究生是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那么大龄重读本科、重读高中,则多少带有了弥补遗憾的色彩。

尽管也有许多上班族主动或被迫地转行,但随着年龄进入30+、经济实力持续累积,这一阶段的人们似乎更倾向于申请留学来“继续深造”,144人中有102人选择留学。

图15:“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内帖子所述逆时钟年龄与行动对应关系桑基图
数据来源:“逆社会时钟”豆瓣小组

这些例子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大家对逆时钟者的想象,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逆时钟人士也仍旧逃不脱生计、升学,逃不开权衡利弊的考虑,同样经历着梦想与现实的抉择。

纵观上千个案例,我们也能发现:逆时钟本身其实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毕业后就应该工作、结婚、生子,也有的人认为二十几岁甚至三十几岁都是可以做尝试的年纪。有人主动而“逆”,有人被动而“逆”;在更多时候,“逆”并不能成为“顺”得不顺利的避风港,逆的过程中依旧会有无数焦虑、彷徨。

最重要的或许是找到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方能在顺与逆之中坚定前行。就像该豆瓣小组里被反复引用的这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数据来源/参考资料:

1.  Neugarten B L, Moore J W, Lowe J C.(1965). Age norms, age constraints, and adult social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  联邦调查局:德国女性生育年龄数据

3.  恒大研究院:《中国生育报告2020》

4.  公务员局网站:《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 | 陈尔琳 石苗 肖雨洁 张傲雪

编辑 | 张诗诗

指导老师 | 赵甜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