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

2024-02-07 10: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节选自《卡片笔记写作法》

申克·阿伦斯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

“从一张白纸或者空白的屏幕开始写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解。”(Nassehi,2015)

写作的过程其实被大大地误解了。如果你从书架上随便取下一本关于写作的学习指南或自助书,很可能在第一页就读到这样的内容:“为了使研究更有效率,你首先应该缩小关注面,同时明确研究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总是把确定题目作为写作的第一步,之后才做其他的事情。就像指南中所说:“当你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主题后,思考个人兴趣和任何可能需要的背景知识,然后评估资源的可获得性。”紧接着,你肯定会发现一个应该遵循的多步骤计划。

无论是根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术技能与学习中心建议的十二个步骤,还是根据威斯康星大学写作中心建议的八个步骤,大致的顺序都是一样的——选定写作主题,规划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开始写作。有趣的是,这些路线图通常都会有一个让步,即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计划,而实际上很难顺利开展。千真万确,写作不可能符合线性规划。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些关于写作计划的建议都不可行,为什么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行动方案呢?

要想拟定一个好的问题来写作,或者找到最佳的写作角度,就必须对某个主题进行一番思考。为了确定一个主题,必须围绕多个主题进行大量阅读。而什么要读,什么不要读,显然不是凭空决定的,而是基于人们对知识体系已有的理解。每一项知识性的努力都是从已有的观念开始的,然后在进一步的探究过程中转化,以此作为后续努力的起点。这基本上就是汉斯·乔治·加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所说的解释学循环(Gadamer,2004),即使大学里教授了解释学循环理论,但在教授写作时仍然好像我们可以凭空开始直线推进似的——好像好问题能够凭空出现,并且要等到阅读完相关文献研究才能开始写作。

这些看似务实的建议,要么是误导你在正式写作前就可以制订合理的写作计划,要么是让你在写作前认真思考的陈词滥调。真正长久并广泛适用的建议是,我们必须拿着笔阅读,把思想的发展过程落实到纸上,并建立一个不断增长的外部思想库。我们不会被不可靠的大脑盲目编造的计划所引导,而是被我们的兴趣、好奇心和直觉所引导,这种直觉是在阅读、思考、讨论、写作和发展思想等实质工作中形成的,这是一种不断增长的能力,并从外部反映出我们的知识和理解。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兴趣的事物上,并对自己的知识发展过程进行书面记录,题目、问题和论点就会自然而然地从材料中涌现出来。这不但意味着卡片盒里的材料触手可及,而我们也不必再从脑海中寥寥无几的想法中挤出论题,因此寻找论文或研究的主题也就变得更容易了。而且卡片盒中浮现出的每一个主题都自然而方便地链接着对应的材料。即使我们之前没能看到这些,只要我们查看一下卡片盒,看看在哪里建立了集群,就不仅可以看到已经研究过的题目,还可以看到将来可能会研究的题目:如此看来确实是没有人是完全从零开始写作的。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并逐步完成相应的工作,就真的再也不用从零开始了。

当然,那些坚信自己确实是从零开始的人,也并不是真的从零开始,因为他们写作所依靠的也只能是以前所学或所遇到的东西。但由于他们没有根据这一事实采取行动,即在以前的工作中没有及时写笔记,所以无法追溯思想的起源,导致既没有凑手的论据,也没有整理有序的素材,因此不得不要么从全新而不可靠的资料开始,要么无趣地溯源他们的想法。

正是因为很少有人真正懂得正确记笔记的方法,几乎所有的写作指南都建议从头脑风暴开始,这也不足为奇。如果你一直从未写过笔记,那大脑的确是唯一的求助之地。不过,大脑并不是一个优选:它既不客观,也不可靠,而这在学术或非虚构写作中是两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提倡以头脑风暴为出发点就更令人惊讶了,因为大多数想法并不是来自头脑风暴:你脑海中能用于头脑风暴的东西通常并非发源于此,相反,它们来自外部,来自于阅读、讨论和他人的意见,来自于与写作相关并通过写作得到提升的一切。这样看来,“写作前先想好要写什么”的建议,既来得太早,也来得太晚。太晚是因为当面对白纸或空白的屏幕时,已经错过了积累书面资源的机会;但相对于定好主题后再安排与内容相关的每一项重要工作,这又太早了。

如果某件事情出现在同一个时间点时,既显得太早,又显得太晚,就不可能通过重新安排顺序来解决,因为这样矛盾的线性安排本身就存在问题。做卡片盒笔记是打破线性顺序问题的前提。如果你认识到“写作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过程”,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流程,“如何找到一个主题来写”的问题就会变成“如何处理可写主题太多”的问题。找不到合适的主题来写,往往是因为我们过度依赖大脑,而大脑在这方面是有局限的,并不是像很多学习指南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万事开头难。相反,如果你在写作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想法,开放性的问题就会清晰可见,并给你提供许多可能的话题供你在写作中进一步阐述。

经过多年与学生的合作,我深信,这些学习指南试图将写作这样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塞进线性框架里的行为,正是它们承诺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的主要来源。如果你在做研究、读书、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必须决定这件事的主题,你怎么可能不会感到困难?如果你手头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于写作,你怎么可能不为此感到焦虑?如果你发现自己盲目选择的研究课题卡住了,而又不得不在截止日期临近的时候坚持下去,谁又能指责你拖延?而如果学生们没有学过如何将经年累月的阅读、讨论和研究变成真正能用于写作的材料,怎能怪他们对写作作业感到力不从心呢?

这些学习指南忽略了写作任务之前的所有工作,就像财务顾问在讨论65岁老人如何为退休进行储蓄一样。因此,你最好不要抱太多期望(正如德国最畅销的学习指南之一所建议的:首先,降低你对质量和思想深度的期待)。

而那些已经通过写作培养了思维的人,则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当下感兴趣的事情上,只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能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会集中在他们经常回顾的问题上,从而不会太过偏离自己的兴趣。如果你第一次选择的主题不是那么有趣,你自然会转移目标,你的笔记也会重新聚焦到另一个主题上。也许你甚至会记下第一个主题无趣的原因,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见解,然后公开发表。

当最终决定要写什么的时候,你就已经做出了决定——其实你在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在做决定,日复一日,逐渐完善。你不会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主题,而是会把时间切实用在自己已有的兴趣上,去做那些为得出明智决定所必需的事,即阅读、思考和写作。通过这些工作,有趣的问题一定会自动出现。你可能不知道,也不必知道,自己的探索最终会到达哪里,但无论如何,不要勉强自己在某个预设的研究方向上产生洞见。这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你对自己曾经选择的主题失去兴趣的可能性,和不得不重新开始的风险。

尽管学术写作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能使用一种放任自流的方法。相反,一个清晰可靠的结构至关重要。

原标题:《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