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清醒的北漂,正流行“跑路风”租房

2024-02-08 12: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对漂泊在外的年轻人而言,曾经大家的生活信仰,是“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

为了让住所能容纳下自己对美好生活的预期,许多人只把租金当作是进入大城市的门票,有钱自费改装出租屋,才算有了生活的启动资金:花大几百重刷墙面、添置一堆搬不走的家具,有人甚至愿意花五位数,为三位数租来的老破小一顿翻修。

一顿折腾后,有人明明没买房却背上了隐形房贷,生怕自己一搬家,为美好生活的长期投入,就会变成懊悔的精神负债。

看透这种华而不实的生活鸡汤,如今最通透的年轻人,正在用极简租房,重新定义生活的价值感。

所谓极简租房,表面上是极致的抠门,不往家里添置任何带不走的东西,以至于只能呈现出一种家徒四壁的观感:塑料瓶做牙缸、行李箱当衣柜、甚至房东若没配床,就直接扯块床垫丢地上睡觉,平时从不用叫保洁,因为家里根本就没东西能被收拾。

图源小某书@极简小吴

当别人还在试图成为生活的主人时,尝试极简租房的年轻人,则把自己当作了房东请来的客人,家里有啥就享用啥,缺啥也不必额外费心伺候。

极简并不意味着糊弄,有人专门强调,“极简租房就和吃轻食一样,避免摄入过多消费,而让生活变得臃肿,是一种低能量但可持续的自爱方案。”

跳脱出消费鄙视链,极简租房有自己的高定圈子,卫生纸自制的创意挂历、树杈子捡回家,就是设计款撑衣杆。

图源小某书@胡女士

提前看清自己注定会离开北上广的结局,新漂们把极简租房,当作自己能随时撤退的后路,而老漂们,则把它作了一种规律生活的方式,“极简租房后,家里清净的就像个寺庙,无论是物欲还是社交欲,都进入了佛系模式。”

刚开始,还有人纠结如果不筑巢,自己该如何在大城市找归属感?但很快,大家就有了新的共识:“极简是租房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只有在大城市漂过的人,才懂极简租房不是为了性价比,而是质价比。

北漂三年的可可,刚来北京时,工作不稳定,一年内连续换了三个住处,“从望京搬去海淀,又转战房山。一顿折腾后,自己的家当不增反减,兜里的钱总是还没捂热,就得全献给了违约金,刚来北京时还有几个大包小包,后来为了便于搬家,只剩下了一个行李箱。”

历经折腾后,她感慨“北漂生活的质量,并不来自于你拥有的物品价值有多少,而是每一样东西存在的意义,到底会变成损耗,还是让你过得更潇洒。”

图源小某书@你纯纯粹粹是为了让我喜欢

理想状态下,她认为如果把“利用代替购买”做到极致,那么搬家时,一个行李箱,就足以装下所有要带走的东西,只要箱子不坏,生活就不会变形。”

“比如棉被太沉,不好带走,就可以用睡袋平替;单品的选择要尽可能考虑收纳,比如洗脸盆的外径,最好能恰好卡住泡脚桶的内径,才能叠放在一起;以及只要是能DIY的东西,都不值得破费,小桌子可以用纸箱子制作,脏衣篓用大塑料袋即可替代。”

图源小某书@PearPeach

一开始,有人拒绝极简生活的原因,觉得这是在为了省钱而委屈自己。

牛牛刚开始深漂时,也是如此认为,结果在南山某厂狠卷了两年,终于攒了十来万,“但发际线和皮肤状态,却也像是老了十岁。”

去年离职后,他开始践行长期主义的生活方式,不管买什么东西都只买一件,以提升质量的方式,减少数量上的消耗。

图源小某书@偶尔在家

“以前买鞋,跑步健身打羽毛球的都得来一双,但现在,一双休闲鞋就足以走天下;以前衣服特别多,租房的衣柜永远不够用,现在不同款式的衣服都只准备一件足矣;过去厨房里塞了各种花里胡哨的器具却很少做饭,现在只有一个电饭煲,反而养成了天天焖菜饭、喝粥的饮食习惯。”

图源@烟卷儿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极简租房反而因为小众,形成了一种自循环,催生出了一批栖居城市的赛博吉普赛人。

他们常出没于全国各地,却从不留下任何生活痕迹,每逢去往和离开某一个城市时,只需要打入当地的微信部落,就能以预期的价格,交易各种市面上不常见的轻量化装备,如迷你的路由器,布做的折叠衣架,甚至如果你只想买半瓶料酒,都能在这里得到。

总结极简租房这门学问,你可以把它理解长期持有的低收益基金,也可以快速上手,把生活当作颗粒度极细的项目管理,目标是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在极简租房的team中,成为自己生活的leader。

对想扎根北上广的人而言,极简租房或许是对生活的敷衍,但对并不以此为目标的朋友而言,在租房上投入过多,只会为生活带来诸多后患。

曾为租房改造花了三万的噗噗,记得自己当初破财的起因,只是换个了舒服的沙发,“结果紧接着,就觉得干坐着无聊,该为客厅再配个投影,结果发现白墙画质低,只好再买个幕布,不想浪费大屏幕,就陆续又买了PS5和一堆游戏碟,再后来就失忆了,只知道自己的年终奖忽然就花光了。”

图源小某书@闪闪在努力

本以为一番大动干戈后,自己至少会在租房里住五六年,结果才过了两年半,噗噗就因为工作调动去了另一座城市。

本想像愚公移山那样,平移自己的小家,结果收到将近1w3的搬家账单时,不得不把断臂回血,把买来的大件又转卖时,他终于醒悟“当你一心觉得租来的房子是生活时,迟早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也成了租来的。”

不把租来的房子看做家,极简租房反而给打工人了一种安全感。

在北京某超级社区住过4年的丢丢,见惯了楼道里每天都有人大张旗鼓入住,又总有人在月底时落寞离场,总结出的规律,是“就像是你以为花几千买了双跑鞋,自己就会开始运动一样,很多人为租房花钱装修,只不过是想用沉没成本自我套牢,逼着自己一定要留在北京,遗憾的是,这招通常并不管用。”

图源小某书@平平无奇的王哪跑

做好随时从北京无痛离开的准备,丢丢的家具,往往都来自于朋友结束北漂时的馈赠,或是公寓的走廊尽头,时常能捡到被遗弃的桌椅板凳,“极简租房的终极奥义,是让折腾的人去努力,然后替你的生活买单。”

公平地看待极简租房,它的A面,是你必须面对在大城市打拼的不确定感,但B面是,房子里的东西越少,打工人的烦恼就也越少。

平时刷抖音时,小刚经常会刷到各种生活好物的安利视频。“想着花小几百就能实现炸鸡自由,我就买了空气炸锅,为了节省每天20元的咖啡钱,又买了一台意式咖啡机。”

“结果慢慢地,这些东西就变成了你北漂生活的阑尾和扁桃体,既无法割舍,又派不上任何用场,成为了你生活的鸡肋,和自由的软肋。”

有人在大城市一路打怪升级,好不容易把月薪从8K熬到了2、3W,日常消费水平上去了,但对租房的开支却始终节制。

沪漂多年的阿才,抱着一种“把公寓当作便宜酒店住”的心态,认为“为租房花心思,就等于成为了精神房东,每一笔添置,都是在变相给自己涨房租。与其把钱花给一个睡觉的地方,不如去开拓一番眼界。”

因此他乐于把自己收入的30%用于探索世界,去年花了几万块钱去了二十多个城市旅游,却始终不肯搬出2500一个月的偏僻公寓,甚至独自住了3年,他唯一给租房添置的家当,只有一个烧水壶。

图源小某书@小hu贵儿

乃至对一些人而言,不愿面对和房东之间的社交压力,也是选择极简租房的原因之一,“与其面临沉重的压力,花几个小时,去和房东沟通,家里到底能重刷什么颜色的漆,或是扯皮能不能把家里的旧家具撤走,凑合着住反而更加舒适。”

图源小某书@另一一

ENDING

有人说,“极简租房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处境,它告诉大家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当你面对高速空转的生活感到焦虑,或是束手无策时,少折腾,永远是内耗最简单的解法。”

不用担心住得地方太简陋,会不会在朋友面前没面子。

北上广的通用准则之一,是除非需要有人上门喂猫,否则鲜少会邀请别人来自己家里做客,维持着一种微妙的社交距离感。

【今日话题】

你尝试过极简搬家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