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股“春风”刮到农村:13位年轻摄影师的乡村影像

2018-11-13 21: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春风》单元选取了13位年轻摄影师,他们大多数是90后,涵盖了景观、报道、艺术摄影等不同的记录方式,旨在为观众透过这些方式,一窥年轻摄影师们带来的“春风”。

几千年来,乡村一直是滋养中国社会的丰厚土壤。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乡村回流越来越少,乡土社会也日趋崩溃。这时候需要一股“春风”刮到农村。本单元的摄影师们用自己的摄影语言向大家诉说出他们与乡村的故事。

《未曾谋面》

唐吉科德

纪实摄影师,喜欢写诗和拍照

这个作品出于一个臆想,拍摄的都是一个假设的状态,“假设我是我外公,我记忆中留下的,是什么?”外公离开的第十年,他的故乡我没有去过,所以我对他的记忆,一直未曾谋面。我沿着他曾经口述过的地方拍摄影像,更像是我和他建立链接的仪式。

 
 
我想表达那一代人命运的不可抗性。一生颠沛的人,他乡已成故乡。乡村、时间、河流、树木,不舍昼夜,而图像却可以矛盾地停格生长。未曾谋面是相对的,从未曾谋面到寻找记忆,这种本能的影像行为终归是为了似曾相识。
 
 
《羌的山》

吕格尔

1995年出生于四川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生在读

《羌的山》是一个基于家乡汶川的大计划,我通过前期对当地的类似田野考察,在一种“再熟悉”的过程中,我逐渐产生了对身份认同的疑问,于是我把这种疑问寄托于上山寻海(第二章)的行为当中。

一座羌族的碉楼——《羌的山(第一章)》
释比——《羌的山(第一章》
释比王福山——《羌的山(第一章)》
已经完成重建的汶川新城的沙盘——《羌的山(第一章)》

在三叠纪时期,汶川地区处于滨海环境,我询问羌人是否有过汶川与海的记忆,我也上山寻找海留下的痕迹,途中我遇到了张开双臂的雪人,被涂抹的白石,假山,假马,熊猫,困住的佛像……

张开双臂的雪人——《上山寻海(第二章)》
一块像山一样的大石头——《上山寻海(第二章)》
博物馆里的模型熊猫——《上山寻海(第二章)》

这些景象与第一章《羌的山》有着微妙的联系。上山寻海的这种看似缘木求鱼的行为,其实也是在寻找对于身份认同的答案。之后我收集山上的沙石,在暗房里洒在底片上,得到《星海》(第三章)的原始图像,又参照NASA的大量星空图片,为“星海”绘制了一个看起来尽可能真实的色彩,我似乎也找到了答案。

《星海》制作的8*10黑白底片之一,即制作过程示意图——《星海(第三章)》
星空——《星海(第三章)》
《星海(第三章)》数字上色示意图

《最美花红》

黄森威,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隆昌县

201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

在现实的实景里,中国的乡村正在被城市化进程塑造成另外一个模样。

 
 
那些临近城市边缘,并正处于急剧变化中的乡村景象,吸引我不停前往。我开始关注成都西北一带的乡村实景,同时也不自觉地借影像谱写着与《最美花红》类似的愿景。
 
《潘家庄》

刘磊,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第六届、第七届山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2018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联文艺创作立项资助

我的老家潘庄村,是位于山东的一座普通村落。一直以来,潘庄村民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体的。长期的农耕工作被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之中,劳作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时代巨变,乡村变迁。很多老人希望自己的儿孙走进城市,不再 “在家里”靠守着祖传的黄土地。有的村民成为了不常在村里的潘庄户籍村民,有的成功融入城市脱开了村民身份。正如中国当代很多农村一样,潘庄村出现了“空心”现象。这就是潘庄村当前的发展状态。
 
 
 
 
《尘之忆》

陈茂辉

自由摄影师

2018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纪实影像创作人才培养”班。

小时候生活过的老屋已经多年无人居住,空空的老屋只剩下一些不记的何时就已经存在的旧物。看着布满尘土的老屋,我努力地去回忆以前的事情,但却怎么也记不起来。

尘之迹 ——以前家里的钥匙
尘之迹 ——我曾经的零花钱
尘之迹 ——不知什么时候就有的螺丝钉

记忆就像这些每时每刻落在老屋里的尘土一样,随着一层层尘土的覆盖加厚,记忆也在一点点的模糊不清,而伴随着记忆消失产生的忧伤感却越来越浓重了起来。

尘之迹 ——父亲养过的花
尘之迹 ——母亲丢过的梳子

《春光照相馆》

张 亮

故乡甘肃定西,现工作于北京

作品曾获得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导师推荐摄影新人奖

我的父亲是一位上世纪80年代自学摄影、自营照相馆的乡村摄影师。30多年来,父亲的春光照相馆从兴盛走向衰落,留下一张张发黄的照片,这些老照片记录了故乡将台河和我们一家的过往时光。

 
我在追寻过往的同时,也记录下故乡的亲人、村舍、山川、河流,与父亲的老照片共同连成小村历史相簿中的一个页码。
 
 
《边缘之乡》

王一山,原名王天行, 1988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

2015年于加州艺术大学 (CCA)获得视觉艺术硕士学位。

从成都东郊出发沿东而行直至我父母所居住的地区成都龙泉驿区,沿途拍摄下成都东郊的景观和人物,同时收集了当地村民的一些和郊区生活相关的老照片。

村民的老照片
维权的大妈

在这些城乡结合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反差显得十分强烈而两者又非常尴尬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系列独特的景观。边缘也成为了一个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无法被定义的区域。

窗外的东郊
嬉戏的儿童

我希望以一种冷静的方式去讲述成都东郊地区的变迁,通过影像去搜集和寻找城市变迁中的乡土痕迹,从而使摄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记录而成为一种田野考察的工具。

在建筑工地遛狗的大妈

《被遗忘的栖居》

甘莹莹

1990年生于广西,现居上海

英国创意艺术大学艺术摄影硕士

从事与摄影相关的艺术创作、撰稿和策展工作

乡村成为部分城市人寻找真正栖居状态的目的地,不仅企图唤醒一份对于生活的热爱,更是城市化中迁徙人口的乡愁集体安放之地。

狭窄的鹅卵石小路代替了八车道的水泥马路,挑高的木质砖瓦结构老建筑代替十八层电梯蜗居,天井下的太平缸代替红色的消防标志,氤氲的山景代替了玻璃窗外被严重污染的都市高楼……

 
尽管如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下,现代化的新农村建筑、各种中西结合的农房随处可见,寂静的乡村也不过是城市化走向下年轻人涌往城市,而留下空巢老人的现象其中一个缩影。
 
 
《大凉山的小学生》

赵明

26岁,图片报道摄影师兼纪录片编导。

作品拍摄于2014—2017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这些年一直是中国贫困的样本,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政策的实施,凉山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布的扶贫进程里,教育是大凉山摆脱贫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工程,以大山深处孩子们教育问题为切入点,来展现出大凉山小学生们在这段转型期的故事。
 
《贵安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营笔记》

周仰,摄影师、译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外聘摄影课程教师

个人项目持续关注年龄、文化遗产与记忆

2015年我作为驻地艺术家加入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一个布依族村落举办的工作营,与七位法国人在内的20来位志愿者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子上住了15天,开展修复一幢古民居的第一阶段工作。

 
 
 
《最后的沙漠守护者》

周家瑶

国际摄影协会会员,香港摄影报记者

该村庄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谁都没想到这里居然还生存着一个村庄。这里的人被称作克里雅人,新中国建立时统计人民种族,只是传言在这个沙漠深处还有这么一个种族,直到1959年人民政府派人才找到这群隔绝的克里雅人。400年来他们隐居在这片大漠深处,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一直是这片沙漠的“守护者”。

 
 
 
 
《无人落座:被遗弃的城中村》

邵洁莹

1994 年出生,浙江杭州人

城中村,胶着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亦停留在过去与现在的缝隙里。

我希望能够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得到一种代入式体验,坐回到无人落座的“空椅子”上:回溯人们在一座 城中村生活到遗弃离开的全过程;旁观“都市里的村庄”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消逝。 
 

李亚男

就读于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时下空巢老人的真实写照。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编辑 / 高翔

『 华承为典藏艺术携希尔大师级艺术纸将继续与宁波国际摄影周合作。本届展览输出将采用德国希尔大师级数字艺术纸。鸣谢!』

宁波国际摄影周策展团队

总策展人:傅拥军

策展人:陈劲  章文

特邀策展人:王培权 闫超健 覃士柱 叶高兴

以及浙江传媒学院“策展工作室课程”成员。

媒体推广及联络:

章文(微信:Article-1995)

嘉宾接待及现场统筹:俞轶妮

讲座及对话嘉宾有张新民 陈小波 阮义忠 傅拥军 汪滢滢 等

特别提醒:27号因东钱湖玉泉南路车流量较大,可能出现堵车情况,来艺术中心参加开幕活动的嘉宾可以提早出行或绕道云龙。

地址:中国摄协宁波艺术中心

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环湖南路555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