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阖家欢乐”还是“合家欢乐”,你的拜年短信发对了吗?

2024-02-09 15: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临近春节,又到了贴对联、送祝福的时候。发个拜年短信,有的人会说“合家欢乐”,也有的人会说“阖家欢乐”。

但有些“特别认真”的朋友就会强调,“阖家”与“合家”是有区别的,祝福别人的时候,如果弄错了就会闹笑话。这是真的吗?

其实不只是“合家欢乐”与“阖家欢乐”有争议,这几组写法,到底哪个对,哪个错呢?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书影

方言接触——“埋单”与“买单”

“埋单”最早来自广东话,其中的“埋”是靠近、聚拢、总结的意思,有学者猜它可能是从“摩”的古音演变出来的。顾客结账叫“埋单”,商家晚上盘点结算叫“埋数”“埋柜”。动动小手埋埋埋,今年你要发大财。

改革开放以后,“埋单”一词逐渐扩散到北方。可广东话“埋”的复杂意思,连专家都没整太明白,咱普通百姓更记不住呀!于是北方人把这个词做了一次“重新分析”,就觉得从声音和意思猜,它可能就是“买单”吧!结果“买单”的写法似乎比“埋单”还要流行。当然,其实不论“埋”还是“买”,大概率都是“记音字”,都不太可能是这个词最初的本字。

无独有偶,把“橘”写成“桔”似乎也是广东人发明的。从《今文尚书·禹贡》《楚辞·九章·橘颂》之类的经典文献开始,几千年间,“橘”似乎从来都不会写成“桔”,“桔”只会出现在像“桔梗”“桔槔”之类的词里,今读为jié。直到近代汉语当中,才有个别广东地方文献说“桔”是“橘”的一种分类。

在当时的粤语发音中,“橘”与“吉”“桔”听着很像,而“桔”笔画更少,声旁“吉”也更喜庆,彩头好,于是受到人们的偏爱,渐渐成了一切橘子的统称,到近代以来更是走出广东,走向全国。

《广东新语》(木天阁本)书影

同义换读——“骰子”和“色子”

色(shǎi)子是一种古老的玩具(兼赌具),起码战国时期就有了。《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把豪赌称为“大投”,南朝学者裴骃解释说:“投,投琼也。”“琼”就是色子。

色子需要投掷,所以也叫“投子”。唐人李匡乂所著《资暇集》记载,“投子”往往是用骨头做的,所以有些古人就给它改了个偏旁,写成“骰”。

《资暇集》书影

一个骰子六个面,人们常常把一、四这两面的点漆成鲜艳的红色。于是骰子们就有了明艳的色彩,也随之有了“色子”之名。

一开始,“色子”与“骰子”虽指同一种东西,可是发音不一样,字形也不一样,就是普普通通的同义词。

不过可能是有些人觉得“色子”听着好听,而“骰子”写着正式,于是保留了“色子”的发音与“骰子”的字形,指着“骰子”念“色子”,硬生生把这俩词混起来了。

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称这种现象叫“同义换读”。不过,刚才咱们说过的规范性文件《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又把它俩拆开了,“色”读shǎi,“骰”读tóu,各念各的音,没事别总瞎串门。

这种现象其实也不算少见。古代有个单位叫“石”,也叫“担”。比如韩愈《杂说》(其四):“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和“担”本来是对同一种单位的两种不同说法。起码自唐代以后,有人保留了“石”的字形和“担”的发音,开始指着“石”念成“担”,这也是一种同义换读。

而且,这种换读没有被《审音表》等规范性文件取消,换不换读都是人家的自由。所以,按照现在的相关规范,单位“石”读shí、读dàn都是对的。

这些字词怎么写都可以,因为随着时代更迭,有些字的意思有了新的解释,两种写法都算对,没必要分对错。

原标题:《“阖家欢乐”还是“合家欢乐”,你的拜年短信发对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