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察哈尔历史演变

2018-11-15 15: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议,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张家口市、宣化划归河北省。张家口为省辖市,同时设张家口专区及张家口专员行政公署。清代设察哈尔都统,民国置察哈尔特别区、察哈尔省,新中国成立后仍置察哈尔省治所均设在张家口,直到1952年察哈尔省退出历史舞台。今天向大家介绍察哈尔历史演变。

 察哈尔都衙署旧址

察哈尔省历史沿革——形成

察哈尔,原为蒙古族的部名。《辞海》(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察哈尔解释为:“又作‘插汉’‘插汉儿’等。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达赉逊库登汗因受土默特部俺答汗压迫,徙牧于辽东边地,因近边,故称所部为‘察哈尔’(蒙古语‘边’的意思)”。可见,察哈尔之名应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刘维新编《新疆民族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0页)同样解释为:“‘察哈尔’,蒙语‘边地’之意,以察哈尔地近明边,故名。”刘晓云在《档案天地》(河北省档案局主办)2012年第1期第17页《透过档案解读地图上消失的省份—察哈尔》一文称,“因其近长城,为东南屏障,故称之为‘嚓哈尔’”,“察哈尔,为蒙古语,汉语为‘屏障’之意。”关于察哈尔的名称的由来,今沽源县的库伦淖,金时称羊城泺,元代称察汗脑儿,又叫囫囵淖、白海子。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建“白海行宫”,亦称“察汗脑儿行宫”。由于蒙族驻牧、建部于此,并以察汗脑儿行宫之名命名其部落,“察哈尔”即是“察汗儿”。也有称察哈尔为古突厥语“汗之宫廷卫士”即大汗护卫军之意,后来这个护卫军形成一个部落,称为察哈尔部。

察哈尔都衙署内部复原

察哈尔省历史沿革——清代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十一月,清廷在张家口设察哈尔都统,统辖察哈尔八旗、四牧群,总领旗兵,而不设理政。次年于张家口来远堡南面建察哈尔都统署。察哈尔都统的辖地东界克什克腾,西界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土默特,南界直隶独石口、张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苏尼特四子部落,广袤千里,“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及凉城、卓资、化德三县,察哈尔右翼前、中、后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戴均良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清末的察哈尔地区,仅指察哈尔八旗区域,行政事务分属于两个系统:府县地方行政属直隶省管辖,蒙旗事务由察哈尔都统(驻张家口)掌管。

1935年绥远、热河、察哈尔行政区划图

察哈尔省历史沿革——中华民国

1、察哈尔特别区

1912年北京政府沿袭清制,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部左、右8旗察哈尔左翼4旗(正蓝旗、镶白旗、正白旗、镶黄旗),察哈尔右翼4旗(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及4牧群太仆寺左翼、太仆寺右翼、牛羊(明安)群、商都牧群。监督、节制锡林郭勒盟10旗乌珠穆沁左、右旗,浩齐特左、右旗,苏尼特左、右旗,阿巴噶左、右旗,阿巴噶那尔左、右旗。察哈尔区域地行政管理体制一如清代。1912年(民国元年),察哈尔省建立,简称‘察’,省会设在宣化市.

1914年6月,析原直隶口北道所辖张北、独石口、多伦3县和原绥远都统所辖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4县及锡林郭勒盟10旗,察哈尔部8旗暨各旗牧厂(右翼4旗由绥远划属本区),另附达里冈崖牧厂、商都达布尔逊诺尔牧厂改置察哈尔特别区,察哈尔特别区成为一个独立的、与省平行的行政区。因张家口为万全县驻地,直隶巡按使只允许以张家口都统旧署为察哈尔都统行馆,不允许在张家口行使地方行政权,察哈尔都统以侨治甚为不便,请将张家口镇地方行政权借归察哈尔都统暂行管理。1915年1月,直隶巡按使请求将张家口仍归直隶省万全县管辖,但将警察、禁烟两项移归察哈尔都统管理。

2、察哈尔省

1928年9月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将察哈尔特别区改建为察哈尔省。9月17日,国民政府通电,将原察哈尔特别区域(丰镇、凉城、兴和、陶林、集宁5县除外)和原直隶省口北道10县万全、宣化、赤城、龙关、怀来、阳原、怀安、蔚县、延庆、涿鹿。改置为察哈尔省,简称“察”,省会万全县。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察哈尔省大部分获得解放。9月,设张家口市,由万全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张家口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察哈尔省政府于1945年11月正式成立,治今宣化区。11月12日至12月6日,察哈尔省人民代表会议在宣化召开,张苏当选省政府主席,下辖5个专区,2个盟,1个市,37个县和18个旗,286个区,7987个行政村,人口4297万,面积61.7万平方公里。

1948年11月,平津会战爆发。12月24日,解放军占领张家口,张家口第二次解放,中华民国政府在察哈尔省的政府机构彻底瓦解。察哈尔省置4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月15日,奉华北人民政府令,撤销北岳区和冀热察区,恢复察哈尔省建制,省会由宣化迁至张家口市。察哈尔省辖原北岳区一、三、四、五、六专区和原冀热察区所辖的察北、冀察两个专区及张家口、宣化、大同3个市。原北岳区一、三、四、五、六专区分别改称为察哈尔省雁北、平西、建屏、易水、察南专区;原冀热察区所辖的察北、冀察两个专区名称不变。

1949年8月,察哈尔省辖3地级市(张家口、大同、宣化)、32县(万全、宣化、赤城、龙关、怀来、阳原、怀安、蔚县、延庆、涿鹿、阳高、大同、应县、浑源、广灵、灵丘、山阴、怀仁、朔县、左云、右玉、平鲁、天镇、四海、张北、康保、宝源、多伦、崇礼、尚义、商都、化德)、12市辖区,省会张家口市。

 1949—1951察哈尔省行政区划图

察哈尔省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4日,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原张家口市领导的宣化市改属察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并将宣化市改设为宣化镇。11月10日,察省决定设立庞家堡矿区,隶属察南行政督察公署领导。是时,察哈尔省辖3个专区、3个省辖市,即雁北专区、察南专区、察北专区、张家口市、大同市、宣化市。

1950年11月12日察哈尔省改属中央人民政府华北事务部统辖,张家口市兼内蒙古自治区首府,1952年6月28日政务院批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迁治绥远省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议,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将原察南、察北2个专区所辖的16个县及张家口、宣化2个省辖市划归河北省;将雁北专区所辖的12个县、察南专区所辖的天镇县及大同市划归山西省。到1953年1月20日,察哈尔省7369名省级机关干部的分配和移交工作基本结束,交接工作顺利完成。察哈尔省在完成了自身的战略任务后,完美谢幕淡出历史舞台。

(文章摘选自《赤城历代行政区划》)

感谢您关注方志张垣政务号和张垣方志微信号!希望您对我们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也可以把您想了解的题材发给我们,我们会尽量收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张家口历史和市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