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广东加入“群聊”!冰雪运动“学废”前先学会科学防护

2024-02-20 19: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4年2月17日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简称“十四冬”)开幕

是继冬奥会后,

首次全国冬季项目大型赛事。

比赛项目全面对标

2026年米兰冬奥会,

共设滑冰、滑雪、冬季两项、

冰壶、冰球、雪车、雪橇、滑雪登山

8个大项、16个分项、176个小项。

算是米兰冬奥会的赛前“大练兵”。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主火炬在开幕式上被点燃

广东首次组团参加,

总规模达191人,

其中运动员126人,

将参加7个大项14个分项的决赛。

广东加入“群聊”,

也点燃了“小白”们的热情。

然而,广东常年不下雪,

都对冰雪运动略显陌生,

冰雪运动能锻炼心肺功能,

提高有氧运动能力,

同时对力量、耐力、灵敏、

平衡等多项身体素质要求高,

初学者极易摔倒和发生碰撞。

想要“速度与激情”

先要学会科学防护!

01

热身与正确“摔倒”

同等重要

无论是“冰雪高手”还是“冰雪小白”,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尤其是对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热身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主要是告诉身体要进入“运动模式”了。如果是寒冷天气中,准备活动时间则应提高到20-25分钟,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冰雪小白”还要先了解一些滑雪、滑冰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或请教练教习。同时,学会正确的雪场“摔倒”姿势,是尽量减轻伤害的重要方法。

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北坡滑雪场

不同类型,姿势不一样

双板滑雪者在陡坡上最安全的摔倒方式是屈膝、降低重心、侧卧位。

单板滑雪者如果往后摔,最安全的方式是用后背的整个面积接触地面,受到的损伤也较小;如果发现自己不可避免地向前摔倒,要双手抱在胸前、屈膝降低重心、避免头部朝下,以免造成360°翻滚让颈部受伤。

滑冰恰恰相反,向后摔倒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尾骨骨折,应以向前跪倒的姿势摔倒。

多位骨科医生也强调,无论是在冰面还是雪坡上,摔倒时千万不能用手撑地,极易造成手腕损伤甚至骨折。

另外,如果滑雪道或溜冰场较为拥挤,尽可能避免发生碰撞,如果眼看碰撞不可避免,那就宁可摔倒。

02

要佩戴护具装备

护目尤为重要

滑雪、滑冰者都应该佩戴头盔,选择合适护具如护膝、护肘、护腕、护目镜(墨镜)等,降低碰撞和摔伤风险。

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能达到将近95%,直视雪地如同直视阳光,对眼睛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就是“雪盲症”的由来,又称“电光性眼炎”。一般会在滑雪后3-12小时发病,通常有怕光、流泪、睁不开眼、视物模糊等症状。

同时会引起角膜伤和视网膜伤,角膜损伤尤其常见。视网膜伤表现为暂时或者永久性的中心视力下降,视网膜变性,部分患者在发病10分钟或数小时后恢复。角膜伤的特点是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及角膜大范围的上皮点染,症状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及睁眼困难,如不及时救治会造成严重后果。

不慎“雪盲症”这样“急救”

· 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冰敷,减轻症状;

· 不要勉强用眼,尽量休息;

· 不要热敷,高温会加剧疼痛;

· 注意眼部卫生,可滴一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促进角膜修复,千万不要滴抗生素类滴眼液。

· 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眼角膜上皮损伤后,一到三天可治愈。

03

即使不出汗

也要注意补水

在寒冷的环境中,一般相对干燥,人体内容易缺水,而运动本身也会增加体内水分的流失。因此,运动前后更应多加注意水分的补充。

运动补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且饮用水的温度应不低于13℃。在出汗较多时,也可以选择饮用0.3%左右的淡盐水。

04

不要大口喘气

要学会鼻吸口呼

冰雪运动期间,尽量不要张嘴大口呼吸,而应采用鼻吸口呼的方法。

避免寒冷干燥的空气通过口腔,直接进入肺部而产生强烈的刺激。而若通过鼻腔呼吸,进入肺部的空气就会在鼻腔经过过滤、加温和湿润,起到保护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及冷空气等侵害的作用。

特别是在户外环境,有可能遇上强风、雾霾等天气,空气中可吸入微粒极多,大口呼吸很可能导致大量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引发呼吸道及其他器官疾病。

05

如不慎出现意外

记牢这个急救措施

冰雪运动急性损伤,需谨记“POLICE”原则。即protection、optimal loading、ice、compression、elevation五个单词的首字母。译为:保护、合适的负荷、冰敷、加压、抬高。

POLICE 原则

1.保护

保护受伤的部位,不让它受到二次损伤。伤口要尽早处理,颈腰部、关节损伤要尽早保护固定。

2.合适的负荷

主要针对患处的限制活动,肌肉及韧带损伤后,局部制动休息是关键。保护制动期间逐步进行适当的活动,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出血。

3.冰敷

患处及时冰敷可以减少出血、缓解疼痛等。每次冰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间隔时间为1-2小时。但要避免因长时间冰敷而导致冻伤。

4.加压

受伤后24-48小时内实施,可以限制患处进一步肿胀,常使用加压绷带包扎伤口,加压要从远端向近端一层层包扎,切记不要过紧,加压可以与冰敷同步进行。

5.抬高

将患处抬高,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及组织液回流来减少受伤部位肿胀,缓解疼痛。受伤后的48小时内,尽可能使受伤部位放置于高于心脏水平的地方。

“雪道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是一句调侃,也是一个提醒。

大家在参与冰雪运动时,

一定要对自己的运动能力

有清醒的认识,循序渐进,

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难度。

想及时收到更多科普知识

把“广东科普”设为星标吧~

↓↓↓

今日推荐视频

如何打造健康膳食?

如果你也是

对于吃什么、吃多少

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

这个餐盘法需要了解,

一起戳视频看看吧!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卢 颖

审阅:莫文艺、冯海波、刘肖勇

综合:广东体育、中新网、上海体育、健康中国、全国少工委、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

图源:新华社、上海体育、Pexel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加入“群聊”!冰雪运动“学废”前先学会科学防护 广东科普 轻触阅读原文

广东科普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广东加入“群聊”!冰雪运动“学废”前先学会科学防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