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罗兰 · 巴特 | 爱,让人同义反复

2024-02-21 18: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当我们爱上某个人时,时常会觉得言不及义。想要赞美对方,却不知该如何表达;想要说出爱恋的对象究竟如何让自己心动,思来想去,却只能想出一个再模糊不过的“可爱”。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曾在《恋人絮语》中用一个章节来论述这一现象,分析爱欲究竟何以让我们陷入“可爱”的同义反复。

看完这篇文章,理直气壮地对你的恋人大喊几句“你真可爱"吧!

▲ 罗兰·巴特

可爱。说不清自己对情偶的爱慕究竟是怎么回事,恋人只好用了这么个呆板的词儿:“可爱!”

——罗兰·巴特

01

“九月的一天,阳光明媚,我上街去买点东西。那天上午,巴黎真可爱……等等。”

纷纭的知觉和感受刹那间构成了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印象(严格说来,头晕目眩也就是看不见,说不出):天气,季节,光照,大街,人流,巴黎的市民,繁华的商店,所有这些都让人触景生情;简单说来,一个惹人思绪让人欲辩已忘言的画面(正像格雷兹所能描绘的那样),欲望诱发的好心境。整个巴黎都置于我股掌之中,虽然我并未有意去捕捉它;我说不上是慵倦,也不能算贪婪。历史、劳动、金钱、商品、大城市的冷酷等等,那些与巴黎的魅力不相干的现实被我整个地抛在了脑后;我眼中只剩下自己以审美欲求捕捉的对象。拉斯蒂涅站在拉雪兹神甫公墓的顶端对着巴黎吼叫:“现在咱们来较量一番吧”;而我却对巴黎说:你真可爱!

▲电影《男性,女性》(1966)剧照

早晨醒来时,我的脑子里还萦绕着夜晚的一个印象,被一个幸福的念头搅得疲惫不堪:“昨天晚上,X……真可爱。”想起了什么?古希腊人称之为“Ia charis”:炯炯的双眼,光泽的肌肤,容光焕发的意中人;或许,就应了古语“charis”的意思,我还要补充这样一念头——希望——情人会满足我的愿望。

02

出于一种奇特的逻辑,恋人眼中的情偶仿佛变成了一切(就像秋天的巴黎),同时他又觉得这一切中似乎还含有某种他说不清的东西。这就是对方在他身上造成的一种审美的幻觉:他赞颂对象的完美,并因自己选择了完美而自豪;他想象对方也希望恋人所爱的是他/她的整体——这正如恋人所渴求的——而非某一局部;对这整体,恋人用了一个空泛的词——因为我们在详察整体时,整体就不可能不缩小——真可爱!

▲电影《桑格莉之夏》(2015)剧照

这里没有丝毫具体的优点,只有情感熔铸的整体。然而,“真可爱”这一赞叹在显示整体的同时,又揭示出整体的不足之处;它想点明我迷恋的究竟是对方身上的什么东西,但这些东西恰恰又是不可捉摸的;我好像始终蒙在鼓里;我的语言磕磕绊绊,憋了半天,最终也只是挤出了一个空泛的字眼,好像对方身上确有能唤起我恋慕之心的地方,但却无迹可寻。

03

我一生中遇到过成千上万个身体,并对其中的数百个产生欲望;但我真正爱上的只有一个。这一个向我点明了我自身欲望的特殊性。这一选择,严格到只能保留唯一(非他/她不可),似乎构成了分析移情和恋爱移情之间的区别;前者具有普遍性,后者具有特殊性。要在成千上万个形象中发现我所喜爱的形象,就必须具备许多偶然因素,许多令人惊叹的巧合(也许还要加上许多的追求、寻觅)。这真是一个奇特的谜,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爱慕这一个?为什么我苦苦地思念他/她?我渴求的是整体(倩影,形态,神态)?或仅仅是某一局部?倘若是后一种,那么在我所爱的情偶身上,又是什么东西最令人心醉?是什么不起眼的小东西(也许小到难以置信),或是什么微不足道的小事?是断了一片指甲,崩了一颗牙,还是掉了一缕头发?再不就是抽烟或闲聊时手指叉开的动作?

▲电影《随心所欲》(1962)剧照

对这种种细微末节,我憋不住想说:这多可爱!可爱的意思就是:这是我喜爱的,也就是唯一的:“没错,这正是我喜欢的”。然而,我愈是感觉到自身欲望的特殊性,我愈没法表达清楚;目标的精确与名称的飘忽相对应;欲望的特殊只能引起表述的模糊。语言上的这一失败只留下了一个痕迹:“可爱”(“可爱”的最恰切的翻译应该是拉丁文的l'ipse:是他,确实就是他)。

04

“可爱”是精疲力尽之后留下的无可奈何的痕迹,一种语言的疲乏。我斟字酌句,搜索枯肠,也无法恰如其分地形容我所爱的形象,无法确切表达我的爱欲,到头来,我不得不甘认——并使用——同义反复:这可爱的东西真可爱,或者,我爱你,因为你可爱,我爱你因为我爱你。迷恋的情愫构成了情话,但又箍死了情话。

▲电影《一日情人》(2017)剧照

要形容迷恋,总不外乎这样的表述:“我给迷住了。”到了语言的尽头不得不重复最后一个词——就像唱片放完之后老是重复同一个音一样——的时候,这种语言上的肯定让我陶醉:雄辩宏论的精彩煞尾,市井秽语的低俗,以及振聋发聩的尼采式的“是”等种种价值观在此汇聚共存,而同义反复不正是呈现了这一奇特的状态吗?

文字丨选自《恋人絮语》,[法] 罗兰·巴特 著,汪耀进、武佩荣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07-01

图片 | 文中均已标注

编辑丨王龄可

原标题:《罗兰 · 巴特 | 爱,让人同义反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