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破”而后“立”,衢州这起破产清算转重整案件缘何成为解决欠薪纠纷的典范?

2024-02-22 14: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4年第55期▼

新年已至,“如何解决欠薪问题?”这个永恒的民生热点再度被推至浪尖。

近日,最高法、人社部、全总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排在首例的“府院联动实现解决欠薪与促进就业‘双赢’——某器材公司破产清算转重整案”便是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办理的案件。

涉案企业是衢州一家近60年的老牌企业——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债务规模超过8亿元,涉及债权人超过410户。从庞大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案件的棘手程度,那么衢州是如何通过“府院联动”机制以最高效率啃下这块硬骨头?员工如何“散”而后“聚”、企业如何“破”而后“立”?又有何借鉴意义?

一家老牌企业的“起死回生”

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原名浙江电工器材厂,一个老衢州人并不陌生的名字,这家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有限责任公司曾是无数人向往的就业单位。采访时记者多次从受访者的讲述中望见浙开的昨日辉煌:国家专业研制和生产高压电器、高低压开关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省行业龙头企业,手握19项国家专利……

原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

然而辉煌已成过往,因关联企业经营不善,浙开陷入财务困境。2022年7月,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该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截至破产受理时,身负8亿债务的浙开还拖欠着235名在册职工7个月工资未付且长期欠缴社会保险费,导致职工生活困难、无法正常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企业破产不单反映了市场竞逐的结果,还意味着有一批职工面临着失业而无收入保障的困境,“调查发现235名在册职工中有160多人都在40到50岁这个年龄区间内,其中不乏双职工家庭。”衢州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中年失业对一个家庭的打击不言而喻。根据我国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劳动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因此,如何妥善快速地解决在册职工欠薪问题,成为本案审理的重点。

18天解决欠薪纠纷、促进员工就业是衢州交出的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在这个过程中“府院联动”机制发挥了极大的效用。“该案由衢州中院受理,后交由我们柯城法院审理,针对这起案件我们成立了包含市资规、人社、税务十多家行政部门在内的专班,打破了区级法院和市级行政部门的壁垒。”受理此案的柯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庭长王俪婧相告,专班成立后,法院需要相关部门协同梳理、调取材料时只需简单“说一声”,极大缩减了人力、时间成本。依托“府院联动”机制,法院还向财政部门争取到了550余万元欠薪应急保障金全额垫付了所欠薪金,在解决欠薪问题上跑出了加速度。与此同时,在市人社局牵头下“浙开员工现场招聘会”顺利举行,25家衢州本地企业、190位原浙开员工来到现场,最终达成意向110余人次。

浙开多年积累的技术、专利、人脉等无形资产同样是一笔宝贵财富,为了保证无形资产不被浪费,也为了提升债务人的清偿能力,2023年3月,柯城区人民法院裁定浙开破产清算程序转为破产重整程序,以竞价方式确定了浙开重整投资人。通过拍卖,王仁仙成为浙开新的法定代表人。

短短八个月,这家老牌企业“起死回生”。至此,员工“散”而后“聚”、企业“破”而后“立”,“府院联动”机制极大缓冲了浙开“起死回生”过程的阵痛,浙开也顺利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府院联动”跑出加速度

“新”浙开距离衢州市中心14公里,与曾经坐落于市中心工业用地的“老”浙开相比,低调了也更踏实了。

2月22日,浙开厂房内运输车来回穿梭,十余位工人正在对即将运往广西隆安县的30件设备做最后的检查。“1月份订单量较去年12月翻了3番,2月份订单量也保持增长趋势。”浙开商务部部长高美欣脸上一片喜色,在“起死回生”后的第一个新年,浙开就迎来了“开门红”。

浙开新春迎来“开门红”

“我原本就是浙开的员工,说实话我从未想过离开浙开,不仅因为这是一份趁手的工作,更多是对浙开的感情。”高美欣告诉记者,浙开新法人王仁仙也曾是“老”浙开员工,像她们这样继续回来工作的还有40多人,占企业总人数的一半,“我们很感激‘府院联动’机制,企业能够快速完成重整也把我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如今充满希望的浙开是衢州“府院联动”机制成效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浙江省不断完善“府院联动”机制落地,推动破产审判便利化,在此基础下,衢州法院在畅通府院联动机制上苦下功夫,持续健全破产配套制度。

“破产现象会给社会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大规模企业的破产则会加剧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府院联动’机制就是破题关键。”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府院联动”机制通过根据具体案情大小相应设置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建立府院常态化工作联络机制来加速流程,“与以往各部门临时挑选固定人员成立专班不同,每个部门都有一个科室负责对接专班工作,使得‘府院联动’机制更稳定也更机动。”

截至目前,衢州已通过“府院联动”机制解决三十余起破产案件,办案效率大幅提升,“没有实行‘府院联动’机制前像浙开这样的复杂案件,办理时常一般在两年以上,现在仅用了八个月。” 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庭相关工作人员相告,除浙江开关厂破产清算转重整案,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年办理的上市公司天马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预重整、破产重整案件,也在八个月内完成重整。

为近一步扫清企业重整再生障碍,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衢州市信用办还共同建立了信用修复机制,市信用办根据法院提供名单通过白名单制度,向所有市级部门报送,同时市外修复同步进行。截至目前已完成56家重整成功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原标题:《“破”而后“立”,衢州这起破产清算转重整案件缘何成为解决欠薪纠纷的典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