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太阳表面爆发X6.3级耀斑!原因为何?

2024-02-24 15: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空间天气 ,作者Ocean

空间天气.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信息发布平台,涵盖信鸽飞行指数预报、极光预报、星空摄影和空间历史知识等内容。

北京时间2月23日6时34分(世界时2月22日22时34分),位于太阳表面北纬17度、东经26度的活动区13590爆发X6.3级大耀斑,其强度为当前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同时还打破了自2017年9月10日以来的耀斑爆发记录。

SDO卫星拍摄到此次耀斑爆发时的太阳监测画面

三个曲线的尖峰对应三次X级耀斑过程

此次过程从2月22日7时7分持续到2月23日6时34分,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连续三次爆发X级大耀斑,并且还是在同一个太阳活动区内,这个编号为13590的活动区为何如此活跃?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预报台台长郭建广分析X6.3级太阳耀斑爆发影响

主要原因在于,该区域汇聚了大量太阳能量,表现为明显的巨大黑子。千倍之余地球磁场强度的磁力线交叉错落,一旦其中发生重联断裂,原本脆弱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进而出现能量的快速释放,也就是爆发。

此次耀斑活动类型为冲顶型约束耀斑,冲顶指的是耀斑爆发时X射线强度快速上冲,在到达顶峰后又快速下降回归背景水平,而所谓约束则对应耀斑爆发后没有出现大量日冕物质的喷发,所以期待在国内看到极光的朋友还要继续耐心等待了。

羲和号卫星监测到的耀斑爆发后不久的画面

活动区13590监测图

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判断,活动区13590在三次大爆发之后,面积仍然较大,磁场结构为βγδ(反映太阳活动区磁场结构,该类型为最复杂的一种)的复杂类型,未来仍存在爆发M级甚至更强耀斑的可能。地磁方面,随着太阳冕洞逐渐转向地球以及21日CME活动(日冕物质抛射)的共同影响,25日可能出现地磁活跃甚至小地磁暴。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韩大洋

视频拍摄/制作:傅蕾

原标题:《太阳表面爆发X6.3级耀斑!原因为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