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汤圆美式”你想尝试吗?元宵节来吃点不一样的汤圆→

2024-02-24 14: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上海静安 上海静安

元宵佳节

前几天,我们报道了某连锁咖啡品牌推出了“红烧肉拿铁”,一时间引起不少关注。结果这两天,又有咖啡店“搞事情”了!

借着元宵节的时间节点,近期,上海某咖啡店上架一款咖啡+汤圆的组合,让爱喝咖啡和爱吃汤圆的小伙伴们震惊不已!这一话题也很快冲上了热搜,有网友评论调侃:这世界都癫成什么样了啊;还有网友说,猛一看以为茶叶蛋呢!下一个网红产品也想好了,就卖咖啡蛋吧!

据了解

这杯美式汤圆售价38元,配料为一杯浓缩打底+4个汤圆,使用的原料是拼配豆汤圆则是黑芝麻馅的再撒上一些桂花碎。汤圆需要现煮,因此点单的顾客要等上8分钟左右。

近些年,每到元宵节,关于这款节令美食的话题总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除了“汤圆和元宵有啥区别?钟爱甜口还是咸口?”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外,关于汤圆的新奇口味和特别吃法,话题热度也很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汤(元)圆(宵)那些事。

除了美式汤圆,

汤圆被人们玩出了这么多冷门吃法!

炸元宵

炸元宵是古代的一种传统吃法,据说这种吃法始于唐宋时期,又被称为“油锤”或“焦锤”。

唐朝的郑望之在其著作《膳夫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其实,油锤的制法在《太平广记》的《卢氏杂说》中也有引录,描述了一位在唐代宫廷中负责制作油锤的厨师(称为“尚食令”)做油锤的过程。经过油炸的汤圆,外面的糯米皮变得酥脆,而馅儿依然香甜可口。

香煎汤圆

香煎汤圆做法简单易学,只需准备汤圆和食用油。起锅刷油,冷锅放入汤圆,翻拌均匀后淋入一点清水,盖上锅盖,再开小火慢慢煎煮。

当汤圆煮熟后,一边收汁,一边慢慢压扁汤圆,翻面煎,煎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装盘。

巧克力脆皮汤圆

对于喜欢甜食的人来说,巧克力脆皮汤圆绝对值得尝试。锅中烧开水,放入汤圆煮熟,捞出过凉水后放回模具,放入冰箱冷冻备用。将巧克力+椰子油隔水融化,加入花生碎拌匀,将汤圆放入让其沾裹上巧克力,再放回模具,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即可。

芝士汤圆蛋黄酥

对于那些喜欢吃甜食且追求层次感的人,芝士汤圆蛋黄酥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制作方法如下:将汤圆凉水下锅,煮6—7分钟捞出,放入盘中晾凉后,再放入冰箱冷冻半小时。然后,将冷冻好的汤圆,先后用芝士片和解冻好的手抓饼或蛋挞皮包裹。将其放入烤盘中,在饼皮表面刷一层蛋黄液,撒上黑芝麻。最后放入烤箱中,170℃烘烤12分钟,即可食用。

以上几种花式汤圆,口味各异,而且做起来简单易学,一起来尝试不一样的汤圆吃法吧~

汤圆一次能吃几个?

健康吃汤圆的4字口诀

1.少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如果吃汤圆作为正餐,建议摄入量为2—4个(约50—100克);若作为餐后点心,推荐量为2个以内(约50克以内)。汤圆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数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迅速上升。糖尿病患者在保持饮食均衡的前提下,需要遵循临床营养专业人员的建议,定时、定量、定质地食用汤圆。

2.慢

建议慢慢品味汤圆,细嚼慢咽,进餐时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品尝汤圆。糖尿病患者在进餐时,可先吃蔬菜,接着摄入约1—1.5个交换份量的肉类(如50—75克瘦肉或75—100克鱼肉),最后品尝1—2个芝麻汤圆。老年人群在享用汤圆时,应慢慢品尝,避免因吞咽过快导致的呛咳。

3.凉

刚热腾腾的汤圆建议凉一会儿,温度在40—60度适宜。糖尿病患者可尝试将汤圆冷却一会儿再食用,这样可以减缓汤圆的消化吸收,进而延缓汤圆转变为血糖的时间。

4.精

糖尿病患者推荐食用咸味汤圆,非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甜或咸的口味。汤圆宜蒸或煮食,自制汤圆能更好地控制糖分和油脂的摄入量。对于老年人群尤其是高龄者,在吃汤圆时务必在家人的陪伴下,并注意吞咽安全与消化不适问题。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愿你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一起品尝美味的汤圆,

欣赏璀璨的灯火。

记者:李佳玲

资料:话匣子、新闻晨报、中国家庭报官微、现代快报、上海瑞金医院、图虫创意

图片:话匣子、新闻晨报、中国家庭报官微、现代快报、图虫创意

原标题:《“汤圆美式”你想尝试吗?元宵节来吃点不一样的汤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