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俄乌冲突两周年|引发军事变革的武器和技术①:AI狂飙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兰顺正 邰丰顺
2024-02-27 07:0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编者按】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持续了两年。这场被称为“21世纪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仍难见曙光。在过去两年中,多种新式武器和技术在战场上广泛使用,对军事变革和未来战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澎湃防务推出系列稿件,探讨冲突中那些引发军事变革的武器装备和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新兴技术,以顶层战略规划统筹推进项目研发,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呈现出智能化、无人化、自主化军事发展态势。

很长一段时间,全球主要军事国家主要依托理论研究、作战实验等方法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领域及对现代战争的影响,难以透过战争实践观察与检验其军事化应用实效。而俄乌军事冲突是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大规模应用于战争实践,成为军事人工智能的关键试验场,也是各界透视人工智能实际作战效果的重要窗口。

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运用于巡飞弹,部分巡飞弹在俄乌冲突中大量使用,图为俄罗斯在冲突中大量使用的“柳叶刀”巡飞弹。

人工智能助力网络空间争夺

人工智能是大数据、自动化决策、机器学习、图像识别与空间态势感知等前沿技术群的统称,可解放人类智能体能的“认知负担”,使技术使用者获得先知、先占、先发制人的决策行动优势。普遍分析认为,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重塑未来战争形态、改变国家传统安全疆域、冲击现有军事技术发展格局、重构未来作战体系和军事力量体系,成为未来战场的重要主导力量。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巨大潜力。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使勒索软件、恶意软件、拒绝服务攻击等人工智能网络武器广泛用于俄乌网络空间争夺。

以俄罗斯使用的网络武器为例:一方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网站、数据中心发起大规模拒绝服务攻击,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乌克兰总统网、乌克兰政府新闻网等网站。从攻击力度看,俄罗斯对乌克兰网络攻击强度在2022年2月13日之后显著增强,并在2月23日左右达到顶峰。微软研究报告显示,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大规模网络攻击由每月15次逐步上升到 125次。另一方面,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等多个军情部门使用耳语门、狐狸刃等多款恶意软件对乌克兰进行大规模数据窃取和破坏活动,致乌克兰外交部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计算机数据被恶意软件擦除或被勒索软件锁定。此外,支持俄罗斯政府的风暴勒索、数字眼镜蛇、扎托依奇、沙虫等多个组织通过勒索软件等途径破坏乌克兰通信、能源、银行等重要部门的网络系统。

针对俄罗斯的大规模网络攻击,乌克兰则通过与西方国家强化网络安全合作,对俄方网络攻势进行遏制。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防护中的运用成为乌克兰与西方国家网络安全合作的亮点。俄乌冲突爆发前,微软部署人工智能威胁情报防御平台,以强化网络攻击监测、预警和防护能力。

人工智能威胁情报防御平台从互联网上收集全球网络威胁情报,并使用机器学习进行分析,以获取攻击源等背景信息,为微软安全团队快速检测和隔离攻击奠定了基础。微软威胁情报中心监测到大规模狐狸刃恶意软件对乌克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发动大规模攻击后,第一时间通知乌克兰网络防御部门,并迅速对恶意软件实施隔离。根据微软在2022年6月发布的安全报告,俄罗斯军方对乌克兰48个机构和企业发动了多轮次网络攻击。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下,乌克兰经受住了俄罗斯的高强度的网络攻击。

乌克兰也对俄罗斯进行了大量的网络攻击。此前,乌克兰媒体披露称,在2022年8月29日至9月11日,乌克兰方面通过网络攻击致使2400多个俄罗斯网站瘫痪,其中包括俄罗斯媒体、俄罗斯最大银行和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和零部件在线销售平台等。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瑟罗莫洛托夫此前曾表示,美国及其盟友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乌克兰打造IT军团,以对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发动网络攻击。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弹簧刀”巡飞弹。

人工智能提升情报活动效率

同时,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使得智能情报搜集与开源情报分析在俄乌冲突中大行其道。这突出地表现为高新技术企业对乌克兰进行大规模智能情报援助,显著增强了乌克兰的情报能力。

从情报搜集看,一方面,西方国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协助乌克兰搜集情报。例如,北约在波兰、罗马尼亚和黑海地区大量使用“全球鹰”等无人机搜集情报。美国中情局则与乌克兰情报部门协同对俄罗斯开展情报活动。美军情报部门在发现俄军动态和位置以后,立即在驻欧美军情报部门进行分析并传输给乌军。另一方面,乌克兰政府发布手机情报应用程序,动员民众收集俄军情报。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中推出智能聊天机器人,通过该应用程序民众可发布俄军位置、照片或者视频。在此基础上,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发布应用程序(E-Enemy),进一步推动乌克兰民众参与情报搜集。

从开源情报分析看,西方高新技术企业为乌克兰提供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情报分析技术。例如,美国普瑞迈人工智能公司为乌克兰情报部门提供通信识别工具,供其抓取、翻译和分析俄军的非加密通信。美国探索者技术公司将人工智能搜索引擎与情报分析公司的开源情报分析平台相结合,强化对俄军的通信跟踪和分析。而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面部识别技术则被美西方阵营用来确认阵亡俄罗斯军人的身份信息,并通过通讯媒介方式对阵亡俄军士兵的家人推送相关信息,意图打击俄罗斯方面的士气。如美西方在俄乌冲突实战中所使用的Clearview AI系统运算和情报处理能力强大,可使乌克兰方面300多位情报官员随时进行面部识别搜索,其情报搜集范围包括对象家庭照片、社交平台内容和关系细节等。

现阶段虽然关于运用面部识别技术来进行敌对方军人身份信息识别的道德争论依然存在,但其对于美西方阵营情报收集能力的提升已显而易见,具有极强的实战效能。

2023年1月,一篇名为《算法是如何打破俄乌战争平衡的?》的报道,披露了美国高科技公司与美国国防部及情报部门合作,深度介入俄乌冲突的种种内幕。报道提及,美国高科技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软件被广泛用于卫星图像判读,发现有价值的目标。乌军还广泛使用了一套来自美国民用软件公司帕兰提尔 的“元星座”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各种各样的高精尖技术应用被整合,形成一种“击杀链条”,乌克兰及其盟友可以看到特定作战区域目前可用的数据。卫星图像目标识别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传统的人工判读面临诸多挑战,而人工智能基于深度学习的能力可以在卫星图像判读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为卫星图像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消费级无人机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后也能成为战场上的利器。

人工智能让无人平台如虎添翼

另外,在战场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使无人系统自主性提升,可根据从摄像头和传感器接收的数据识别与打击目标,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俄乌冲突的早期,俄军出动的无人机以中小型侦察无人机为主,仅动用少量察打一体无人机,同时还出动地面机器人和无人作战平台。俄军动用的无人机有“海雕”-10、“海雕”-30、“前哨”-R、“猎户座”等,机器人有天王星扫雷机器人等,主要执行侦察监视、实时打击、火力校射、反炮兵/车队伴随侦察、反渗透/破坏、人道主义走廊/车队监视等。乌军一开始使用的主力无人机为“旗手”TB-2对俄军燃油车、地面输油装置、弹药补给车等后勤保障节点实施精准打击,但受限于飞行高度、速度等,大量TB-2 无人机被俄防空系统击落,后逐步退出战场。

同时自杀式无人机也广泛用于作战。与传统无人机相比,自杀式无人机突防能力强,使用灵活。从使用情况看,乌军主要使用美国援助的“弹簧刀”系列无人机和“凤凰幽灵”无人机。俄军则主要使用“扎拉”自杀式无人机(KUB-BLA),资料显示,KUB-BLA是俄卡拉什尼科夫公司旗下子公司扎拉于2019年推出的自杀式无人机,该机采用三角形飞翼布局,续航时间约30分钟,使用电动发动机,声学特征小,可携带多种战斗部。KUB-BLA融合了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用于对目标进行实时自主识别和分类,可将单次无人机飞行的覆盖面积增加60倍,增强了无人机的实时杀伤力和自主性。后随着战事推进,为解决无人机短缺问题,俄罗斯向伊朗采购了大量“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并大量改装民用无人机用于自杀式攻击。

随着冲突的持续,乌克兰也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下加快研制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机。乌克兰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近期宣布,乌克兰军事单位正在对人工智能驱动的自杀式“神风”无人机进行测试,试图将这种先进技术引入战场,为前线士兵提供更强大的支持。然而,他也坦承,在实际应用中,这一创新战术遭遇了不少挑战。这种无人机配备了爆炸物,可用于打击对付军事装备和有生力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精确打击敌方目标,实现高效杀伤。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则使得这些无人机具备了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能够根据战场环境实时调整飞行路线和攻击策略,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率和成功率。然而,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误判和误伤,成为了摆在乌克兰军事科研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此外,英国也已经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数千架新的人工智能无人机,以支持其在战场上的行动。这些无人机将携带先进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和智能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侦察、打击和防御等多种任务。这无疑将为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带来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将对未来的战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俄乌冲突表明,人工智能正在与现代战争逐步融合,开始在预警探测、情报搜集和判读、后勤、辅助决策等多个军事领域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国防科技将在军事领域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对军事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责任编辑:谢瑞强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