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辛迪·舍曼近三年首批新作

2024-02-28 13: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美国艺术家辛迪·舍曼正在纽约Hauser&Wirth画廊首次展示新作,也是继新冠疫情后她的首次展览。

在这30余件新作中,舍曼回到了那段在SoHo区的久远时光。在20世纪70年代末,她在非营利艺术家空间首次展示了她最为标志性的系列-无题电影剧照,开创了她作为当代最受认可和最有影响力艺术家之一的职业生涯。

舍曼开创性的作品探索了这40多年媒体中的表现以及身份主题。她使用数字化技巧构建角色,思考21世纪社会中日益分裂的自我意识,并继续进行艺术探索。自职业生涯开始以来,这种探索在她的作品贯穿始终。

“当我拍摄时,我试图抵达认不出自己的地步,这通常是意义所在。”

——辛迪·舍曼 Cindy Sherman

在这些最新作品中,舍曼将自己脸部各种元素拼贴起来,创造出全新的人物形象。她通过数字处理来展示层次性的细节,以此强调自我的可塑性。她去除了外部环境,避开细节,完全专注于面部和头部。

在这她将黑白和彩色照片与化妆、假发和服装等更为传统的改造方法相结合,创造了一组女性肖像,她们对着观众大笑、畏缩、傻笑和做鬼脸,不适感也随之延展。

为了创造这些支离破碎的人物,舍曼拍摄自己面部的单独部分,例如眼睛、鼻子、嘴唇、皮肤、头发、耳朵,然后将它们剪切、粘贴和扭曲到图像上,通过构建-解构-再重建,创作了一张全新的脸。她在2010年时拍摄的旧照也成为她拼贴的素材。

在此,舍曼同时扮演了摄影师和模特的双重角色,继续颠覆艺术家和主体间的关联。

辛迪·舍曼的新作延续了她自身对于肖像流派的探索。同时发布的新画册中,还舍曼还公开了她在工作室的过程所记录的文字,为观众对其作品思考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空间。

辛迪·舍曼今年已满 70 岁,人们很容易将这里展出的一些怪诞作品视为对女性衰老的更广泛的思考。虽然这个主题可能只是她艺术头脑中酝酿的一部分,但更占主导地位的想法似乎是对面孔的近乎毕加索或立体派的形式重新排列。

由于舍曼是通过在不同时刻、不同角度和视角拍摄的多次曝光来组合她的合成面孔,将这种多样性瓦解成一种奇怪的拟合。她的一些最强烈,也是最令人不安的作品,例如眼睛不匹配、鼻子转向错误的方向或是在微笑的脸上拼凑出鬼脸。每一幅富有表现力的肖像画都有弗兰肯斯坦的影子,这些面孔被缝在一起,形成了微妙而令人不安的“毁容”面具。

当我们真正接近这些面具脸时,图像片段的数字化边缘感会变得更加明显,并且颜色区域变得像粘在拼贴元素上一样可见。高分辨率源图使她的每个毛孔、睫毛、皱纹和凌乱的粉底妆容都具有精微的细节,将面孔变成纹理,飘逸的假发、毛皮、薄纱,甚至是包裹着的浴巾,共同营造了一场独属于触觉的伴奏。

这些不适的片段集体,在某种程度上令人着迷,最令人难忘的肖像拒绝成为一种容易接近的东西。这是一种持久的、不平衡的不安感,而不是故意挑衅的丑陋。

舍曼的作品在当代艺术和摄影拍卖中随处可见。据悉,本次展览中的版画每张售价为 100,000美元至 200,000 美元。最近的拍卖价格从约 2000 美元到 2011 年创下的 389 万美元不等。

以上内容信息整理自

Loring Knoblauch、Hauser & Wirth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Aperturist光圈

- END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