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微信转账和微信红包,哪个要还?

2024-02-27 1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过年期间

好友之间通过微信发红包

或者转账的情况十分常见

可双方一旦因此产生纠纷

转账和红包产生的经济往来

是否属于同一性质?

案情概述

刘女士通过微信认识周先生。双方认识不久,周先生便以经济困难为由,多次向其借款。2020至2021年间,刘女士通过银行转账、微信红包等方式累计向周先生转款15669元,后经多次催要均无果。对此,周先生辩称,涉案款项不是借款,是赠与。

法院经审理认为

刘女士以微信红包、转账两种方式

向周先生提供资金

微信红包自身即包含“赠与”之义

结合本案具体情形

刘女士出于对周先生生活的资助

向其发送微信红包共计2769元

属于刘女士的赠与行为

无需周先生偿还

关于刘女士通过微信转账

向周先生支付的12900元

周先生虽辩称是赠与

但其并无证据证明刘女士

就此曾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

且考虑到周先生曾向刘女士

借款还贷等情况

刘女士向周先生通过微信转账支付款项的

应认定系其向周先生提供的借款

周先生应予偿还

据此,法院判令被告周先生

偿还原告刘女士借款12900元

宣判后,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

现该判决已生效

微信转账和微信红包,二者虽均系通过微信软件操作付款,但应从微信软件的不同功能及属性上对两种付款性质加以区分认定。

微信软件作为社交工具除具备日常沟通交流功能外还具备社交功能,微信红包则为微信软件社交功能的典型体现。微信红包设置的金额上限为200元,且名为“红包”,根据我国的民间习俗给付“红包”在通常情况下,意味着自愿赠与,无需返还。微信转账与红包不同,不具备“赠与”之义,其仅是微信软件设置的付款功能,是社会主体之间常用的付款方式之一。

原标题:《微信转账和微信红包,哪个要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