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班组天地|冰雪作伴、北风见证、极寒淬火——这里上演着“冰与火之歌”

2024-02-29 20: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建三江,位于祖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这里被誉为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在这里,总有朔朔寒风从大片被冰雪覆盖的农场掠过,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体感温度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新年伊始,“吉祥鸟”AC332与AC352直升机在建三江顺利“会师”,用冰雪熄灭不了的热情,在三江平原上演着“冰与火之歌”。

无独有偶。祖国的北疆有这样一片土地,那里冬季平均气温在-25℃左右,历史最低气温达到-58℃,这就是呼伦贝尔。那里冬季积雪厚度达30厘米以上,素有“中国冷极”之称。前不久,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也在这里完成了为期10天的低温专项试飞试验。

寒星作伴

清晨5点的建三江天还未亮,但试飞团队已经进场准备开始试飞工作。

“要的就是无风的天气。”飞机设计研究所负责型号飞行试验的张波说道,“平时建三江一直都有风,但是科研试飞要求气象条件尽量好,有风的话气流不稳定,数据质量就不高。”

“型号目前只能飞白天的科目,所以必须要在日出前就做好所有准备工作,早上四五点最冷的时候就让我们赶上了。”为了赶上日出的时间节点,团队往往要先经受“高寒”考验。

在没有机库的建三江,一夜过后,机身上都结满了白霜,尤其是滑橇式起降的AC332。霜花将滑橇与地面紧密链结在一起,大家需要比平时更多的力气来推动直升机。“天气越冷,航前准备的时间就越长,飞行要赶早,我们就要更早。”

天光渐亮,两架直升机的轮廓愈发清晰。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逐渐蔓延到机身上,一天的飞行开始了。

“型号一般都是日落才回来,所以我们做航后检查基本都是太阳下山之后了。就着机场的大灯,得忙活到五六点钟才能离场。”试飞站外勤机械工林思远说,“只有机身前面能照到亮,后面和机舱里都得打着手电筒。”全机检查、加油、充氧,哪一项都不能疏忽,虽然光线“打折”了,但大家的干劲儿丝毫不“打折”。

北风见证

“冷!”从每天出发坐上大巴车的那一刻起,这个字就开始在大家的脑海里反复滚动。

在外面冻了一夜的大巴车像从冷库里开出来一样,浑身冒着寒气,坐下去,即使垫了坐垫和泡沫板,也挡不住冷气直往上钻。“这车都冻透了,早上我刚上车那会儿,温度计都零下20多摄氏度了。”司机王强说。

车里嘎嘎冷,机场供大家休息的铁皮房也不暖和,大家进进出出从不关门。试飞站外勤特设工黄延君顺手拿出一瓶已经结冰的矿泉水在桌上敲了几下,“看见没?这水放这屋没多大会儿就冻上了,杠杠的。”

大家麻溜地做完航前的准备工作,机组也进场准备飞行。每到这时,都会看到机长赵洪芳夹着一个坐垫进场, “这直升机冻一宿凉得很,直接坐可受不了。”

一切准备就绪,大家连忙捂着帽子跑到机场边上去。“这风卷起来可不得了,不捂紧点能把帽子吹飞……”试飞站外勤特设工张立新的话逐渐淹没在发动机的轰鸣和漫天飞雪中。

顺着发动机的响声望去,只见在一片茫茫的雪白中,两架直升机先后拔地而起。

极寒淬火

“试飞03,跑道27,风向250,风速11,可以着陆!”不久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东山机场,随着 AG600“鲲龙”平稳着陆,低温专项试飞试验圆满完成。这期间,低温天气对“鲲龙”团队发起了多次挑战,但团队都“见招拆招,一一化解”,并最终顺利完成试验任务。

试验期间,海拉尔的平均气温是-40℃,对于来自珠海的试验团队而言,极寒天气对这支南方“小土豆”兵团的身心都是巨大的考验。

航空工业通飞华南试飞中心机务大队负责人郭佳带着8名机务与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机务大队一起,负责此次低温试飞试验的机务场务保障。团队需要每两小时启动一次发动机,而启动前还需要先给飞机装上两个约80斤的机载电源,开车完成后,再将电源拆卸下来,再抬回暖库保存。一晚上,值班的七八个人需要来来回回5次。

在海拉尔,因为人在室外超过十分钟就会被“冻透”,加上低温环境下进行操作会受到影响。此次试验挑选了试飞保障经验最为丰富的机务团队,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总是一丝不苟地确保工作高质量完成。

被问及此次专项试飞试验最难忘的事儿时,郭佳说:“飞机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来之前咨询其他机型可能会遇到的故障和困难,我们飞机都没有出现。” (姜宇 覃俊娥 姚旭东)

守护装置的“巾帼力量”

“白姐,丁烯装置的两台控制阀来‘毛病’了,情况紧急,你快来。”“好,我尽快到。”2月22日6点30分,生产车间紧急电话“加速”了“白姐”的上班节奏。

白莹挂断电话,立即开车接上徒弟彭勃,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在AMS诊断系统上对硬件检查,确定是控制阀上的模拟量输出卡件DP33_AOR07钝化。她俩迅速将故障卡件更换完毕,故障顺利解除,经过工艺对故障阀门进行校验检查后,8时,阀门恢复正常,又一次生产危机被成功化解。

“白姐”叫白莹,是抚顺石化工建公司仪表一车间DCS班班长。班组现有员工12人,其中女员工10人,平均年龄41岁。她们负责烯烃厂12套生产装置集散控制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的检修维保,每天要对186台设备、130个控制器、近30000个输入输出点进行巡检、排查和故障处理。她们荣获了“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被誉为守护装置“中枢神经”的“巾帼力量”。

“我5月份退休,站好最后一班岗。”白莹说着拍拍彭勃的肩。“师傅,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接好你的班。”彭勃坚定地说。(王文贺 赵钰)

“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贡献力量”

“我们必将发扬‘信和天下、敢为人先’的企业品格,用央企担当、优质履约,为建设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月26日,2024年春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一期项目举行,中建五局三公司高科技厂房事业部皮远明说。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60亿元,全面达产后,将新增30GW全球领先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年产值达6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是2023年济南市招引落地项目中投资体量最大的项目。(谢彤 陈世畅)

“我的家乡年”摄影绘画展回味浓浓年味

祥龙迎新春,海尔空调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 我的家乡年”为主题的新春摄影绘画展。一幅幅精美的摄影绘画作品,让广大职工充分了解了家乡的发展之美,回味了浓浓的年味,为新的一年增添一份祝福、为职工增添一份归属感。

据了解,此次新春摄影展展出时间为正月十五至正月二十。摄影绘画展巡回展出,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吸引了不少职工驻足观赏,有的互相交流对作品的看法,有的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些优秀的作品,并分享给同事。获得最佳摄影奖的代表之一的全球企划员工代表张宝良说:“这次活动不仅有精美的奖品,让大家记录美好的瞬间同时,还能与其他们同事分享这个春节的喜悦,讲述我们自己的每张照片的故事,是很有意义的一次活动。”(辛兆涛)

先“驱”者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16#配液站是稠油降黏复合驱先导试验站,是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的实验基地。这个班站率先打破传统的班组用工模式,采用无固定人员值守,是现代班组管理的先“驱”者;融“集约化、撬装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是生产运营方式的先“驱”者;利用化学驱新技术实现稠油冷采,是开发稠油油藏提升采收率的先“驱”者;打造行业领先的化学驱技术服务商,他们是油田经营管理建设的先“驱”者。

报送单位: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文联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295期

“班组天地”融媒体邮箱:bztdrmt@163.com

欢迎分享你的班组故事

来稿请写明投稿单位、投稿人及联系方式哦

本期编辑:刘静

(点击关注工人日报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班组天地|冰雪作伴、北风见证、极寒淬火——这里上演着“冰与火之歌” 工人日报 轻触阅读原文

工人日报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班组天地|冰雪作伴、北风见证、极寒淬火——这里上演着“冰与火之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