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线回访|深圳:“合成”内功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2024-03-02 22:05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我们会尽最大的可能围绕核心管线,把各种短期商业机会尽快实现。”近日,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崔俊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下公司已经签署商业协议或有望商业化的客户,很多都是在去年三季度、四季度布局的。

2023年,澎湃新闻曾到深圳调研采访了多家合成生物企业。彼时,这一未来产业的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商业化挑战。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近期,澎湃新闻记者回访时发现,恰恰是在这些较为困难时刻的拼力开拓,为这些企业今年的收获打下了基础。

“我们会铆定这些点,一个个去推进,今年同时再去开拓更多类似的行业客户。”崔俊锋这么讲述他们的2024年小目标。

“有喜有忧”

2021年、2022年,合成生物学仿佛一匹黑马,掀起一波创业与投资浪潮。但随着投资大环境变化、行业企业困于技术难题或产业转化等,去年开始,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进入到相对冷静时期。此次受访的企业普遍表示,2023年不容易,企业或多或少在技术上实现了一些突破,但更明显感到,客户和投资方都在趋于谨慎,2023年可谓“有喜有忧”。

回看去年发展,崔俊锋用“达到80%的预期”来回答,“从技术、产品来说,我们去年总体做的还是达到了预期,但商业端比我们预期的要差。”

合成生物学可以理解为生物学的工程化,在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一般认为,合成生物企业发展要经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0-1”)阶段、中试量产(“1-10”)阶段、大规模量产(“10-100”)阶段。国内企业目前多集中在前两个阶段。

柏垠生物生产的贻贝粘蛋白(受访者供图)

柏垠生物成立于2021年,公司核心产品管线包括蛋白和多糖类材料等,主要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我们2023年最大的成绩之一是把公司成立之初确定的核心管线都做到了随时可以商业化的程度,我们可以游刃有余地针对现有的两大核心管线——蛋白和多糖,做一些简单的微创新或微开发,就可以满足客户需求。”

崔俊锋告诉记者,去年在资本市场趋冷的情况下,柏垠生物的研发投入没有变化。他认为,这背后一方面是资金的保障,另一方面是公司在创立初期研发路线就很明确且一直稳步推进计划。

2023年1月,柏垠生物完成逾亿元Pre-A轮融资,为公司提供了发展资金。“我是二次创业,我很清楚现金流对企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至少确保18个月以上的健康的现金流,因此,我们从销售端、融资端等各个端口,也会利用一些金融手段,想方设法确保健康财务指标。”

在谈到公司2023年商业化进展未及预期,崔俊锋表示,“在整体大环境出现一些不稳定情况时,客户都会相对比较谨慎地看待创新项目,因为创新意味着不确定性稍微大一些,合成生物产业属于创新先锋,一般客户就会把签单时间拉长,或者有些订单就先暂缓。”

成立于2022年的深圳粒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蛋白质结构改造优化,该公司商务拓展总监王晨迪告诉记者,得益于医美原料的研发技术服务,公司去年获得了上千万元的订单额,同时,在向产品型公司转型过程中,公司实现了技术突破,研发出的“重组三螺旋胶原蛋白”较当前市场上大多使用的单链胶原蛋白,耐高温性和抗降解性更强,发酵产量也更高。

深圳粒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图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尽管去年发展尚可,粒影生物仍遇到一些客观的困难。合成生物是新兴产业,相关监管少有经验可循,对行业发展也会形成挑战。粒影生物正在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获得‘械字号’有助于我们在院线进行产品推广,销售渠道将大大拓宽。”王晨迪说,但由于部分地区对重组胶原蛋白没有“械字号”审批先例,企业在该地区申请的周期不得不延长,初创企业必须面对产业发展窗口期的压力。

还有更多企业的压力来自于融资环境。在这次回访中,一家主要运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染料靛蓝的合成生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公司也是在技术层面实现突破,生产的靛蓝已经进入中试阶段,且靛蓝的得率在不断提高。

“2023年我们摸索了很多,反复进行技术验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要能熬得住。”该名负责人说, “熬得住”,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资金能支撑多久,“中试后面就要面临量产,我们就需要建一个小规模产线,这更需要资金。”

修炼内功

在谈到对2024年预期时,受访企业都表现了谨慎乐观,他们认为,2024年,初创企业面临的很多问题都会出现,甚至一些企业会被“出清”。

因此,修炼内功,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

“商业化是我们今年唯一的主题。”崔俊锋说,针对商业化缓慢的难题,柏垠生物想出了一些办法,加大商业化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投入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今年新招聘的人员也会更看重商业经验是否丰富,主要目的还是拉动商业化进程,包括推进已有意向的合作以及拓展更多客户。”另外,作为原材料供应商,柏垠生物也正在考虑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和下游端如专业医院和医美院线等合作,“我们有技术和成本优势,他们有现实商业场景,我们跨过一些流通环节,压缩成本,越是在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这种商业机会的空间也会越大。”

另外,崔俊锋告诉记者,当前合成生物产业具有较好的政策环境,未来公司可能会倾向于与政府产投联动的方式,建设高性价比的生产场所,提前布局并解决未来可能会面临的产品量产和供应风险。

“当前,我们会尽最大的可能围绕核心管线,把各种短期商业机会尽快实现,中期商业机会和长期商业机会提前布局。”崔俊锋说。

2024年刚过两个月,一些合成生物企业见投资机构的频率明显比去年提高,一位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融到资后,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公司自己的实验室,提高研发效率。

“合成生物一定是未来方向,而且会形成很大的产业,哪怕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可能最后没做成,我们也不会放弃这个行业,会一直保持跟这个行业的接触。”他说。

王晨迪告诉记者,为更好推进公司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械字号”申报,粒影生物一方面做好申报产品的功效测试及优化,另一方面,未来可能不得不考虑在有过审批先例的地区注册分公司,“但这会增加经营的成本,所以我们要实现更多突破、吸引到更多投资与支持才可以。”

“目前看,融资情况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并行,老股东们对公司的支持力度很大,也有近期接触的投资机构对项目未来的发展潜力看好。”王晨迪说,在客户合作方面,一方面,对过去合作过、默契程度高、有支付意愿的客户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另一方,公司将积极拓展与大型头部企业的合作,“不管订单大小,能持续与行业上下游、与头部公司深度合作沟通,可以更多增加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责任编辑:孙扶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