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虹桥枢纽”三年蝶变,全新开放形态逐步构建

曾刚 易臻真
2024-03-01 19:3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2021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建设范围包括上海虹桥商务区、上海长宁区、嘉定区、闵行区、松江区、金山区,江苏苏州市昆山市、太仓市、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标志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下简称“虹桥枢纽”)建设项目正式启动。2023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表明虹桥枢纽建设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标志着虹桥枢纽建设进入从以内部治理为主向区内功能升级与对外辐射并重转变的新阶段。

三年来,在中央的关怀、大力支持以及上海、江苏、浙江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虹桥枢纽“特色”更加鲜明、“国际”水平不断提升、“枢纽”功能不断完善, 从“一核两带”发展模式转变为跨越三省一市的格局,从“四大功能”转向强调“四个着力”(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打造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市场共兴、功能共享的发展共同体为目标,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果。昔日的“上海虹桥”跃升为今日的“长三角虹桥”。

“大商务”“大会展”功能持续升级,品牌影响力显著扩大

虹桥枢纽经济效益已具体显现。覆盖面积为7000平方公里的虹桥枢纽“一核两带”区域,其全域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3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8万亿元,经济密度已达4亿元/平方公里,是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的4.7倍。同时,虹桥枢纽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万亿元。

可以看到,虹桥枢纽的“大商务”功能正在不断强化。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内,外资企业总部、贸易型企业总部支持政策陆续出台,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和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服务中心揭牌运作,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项目、民营企业总部培育库先后设立。尽管这些项目仅占长三角地区不到2%的区域面积,却贡献了近10%的经济总量。截至2023年底,累计成功引进总部型企业500多家,认定贸易型总部33家,集聚研发创新和科技服务主体1.4万家,并成为天合光能、毕马威、美的等龙头企业入驻中国的首选之地。

与此同时,虹桥枢纽的“大会展”功能也在持续升级。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在过去三年里累计举办展览面积达1084.05万平方米、办展数量共95个,其中2023年办展规模和能级显著提升,展览总面积超676万平方米,国际性展会数量达46个,占当年展会比例80.7%。同时,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揭牌运行,列入“上海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累计集聚上海国际展览、英富曼会展等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300家,仅2023年就新增了85家企业入驻。

枢纽“大交通”功能不断完善,对外通道布局显著优化

三年来,虹桥枢纽“大交通”功能持续完善。总客流量累计接近9亿人次,其中2023年客流规模大幅上升,为4.07亿人次,同比增长1.6倍,约占三年累计客流总量的近一半。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月28日印发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年)》旨在进一步优化对外通道布局,提升交通网络的效率和便捷性。

虹桥枢纽航空运输服务能力的提升尤为突出。各项举措纷纷加速进行:金山区华东无人机空港加快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加快打造,芜湖宣州机场正式运营。上海机场苏州城市航站楼正式启用,苏州工业园区创新打造数字货站,昆山长三角国际空港现代物流中心也正式启动运营。

跨区域轨道网络愈发完善。“中欧班列-上海号”直接和间接服务长三角地区进出口企业2000余家,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货源箱量占比更是达到了86.9%。沪苏通铁路一期、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北沿江高铁、沪苏湖铁路、通苏嘉甬铁路、沪通铁路二期、上海市域铁路南枫线、沪平盐城际铁路等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沪苏轨交实现无缝对接。

港口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备。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集装箱码头五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嘉兴港成功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江淮运河、京杭运河二通道等高等级内河航道建成投运。

多式联运枢纽再次取得新进展。例如,芜湖港至上海港“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创新打造,实现了两港一体化运行、一体化通关。同时,合肥国际陆港加强与上海港的海铁联运合作,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有机连接,2023年中欧班列(合肥)开行量达到868列、同比增长13.02%。

枢纽内外联动跃上新台阶,创新提升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功能

枢纽节点功能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初现成效。三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内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虹桥商务区累计吸引合同外资83.1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达20.88亿美元(截至2023年11月底)。2023年合同外资更是增长迅猛,同比提升139.9%。

一方面,对内开放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联合招商引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苏州(虹桥)会客厅、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海盐国际(上海)创新中心、南湖智立方(上海中心)等一批城市会客厅相继设立。同时,跨域资本协同合作不断深化,加快落实上海与苏浙皖三省的协同授信机制,《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顺利印发实施。枢纽功能布局分工也变得更加合理,形成了“虹桥总部+腹地基地”产业联动的清晰格局,“虹桥贸易+腹地物流”的区域分工特征不断深化,“虹桥商贸+腹地休闲”的区域经济特色持续凸显。

其次,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升。虹桥枢纽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不断深化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实现“丝路电商”重点商品全程溯源。服务企业“走出去”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出台《加快提升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服务企业“走出去”能级的若干措施》,成立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等举措相继实施。在制度创新方面,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23年,上海联动区新增AEO认证企业136家、同比增长16.2%、占上海市认证企业总量27.3%。与此同时,国别地区合作持续走深走实,中新合作空间持续扩大,中德合作领域纵深拓展,中日合作平台做大做强,中荷合作迈出重要一步,海峡两岸人才流动机制持续贯通。

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需持续发力融合、协同、转化、跨越

展望未来,虹桥枢纽有望成为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落实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最佳实践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链接点。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推动虹桥枢纽创造新辉煌。

以融合互动促高质量发展

融合和互动是虹桥枢纽建设的核心理念,而高品质、高水准的中央商务区则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底色。为更有效地发挥虹桥枢纽对长三角其他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把原先较为分散甚至是相互竞争的资源与力量整合联动,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首先,需加强跨部门、跨地域的互动合作,彰显1+1>2的协同效应。针对虹桥枢纽内部多个科创中心间缺乏协商、联动不足的问题,要进一步发挥社会、市场的作用,提高沪苏浙二省一市在标准统一、法规衔接、执行规范、品质保障的协调程度,以合作谋发展,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发展“飞地经济”,进一步完善中心大城市与周边小城市之间的“总部+基地”互动模式,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成为“不破行政隶属关系,打破行政分割束缚”的协调互动标兵。

其次,需要谋划制定与东方枢纽联动方案,以实现上海东西两翼齐飞新格局。国务院日前原则同意《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并要求上海更好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主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浦东东方枢纽的对外合作优势与浦西虹桥枢纽的对内合作优势有着巨大的互动潜力,只有在东西两翼协同发展、相互赋能的情况下,上海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创建高度便利的国际商务交流载体,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进而发挥上海集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的战略链接作用。

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作为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是虹桥枢纽会展业的“冠上明珠”,也是彰显中国对外开放决心的重要标志。随着进博会相关商业模式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当前需要进一步完善“6+365”常年模式,推动展示交易平台不断向更广地区、更深领域延伸,从而将虹桥枢纽打造成“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首先,我们需要持续提升进博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虹桥枢纽为参展商、观展商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建立、深化中外投资、技术、经营合作的平台。然而,很多城市在进博会互动合作方面仍存不足,因此需要加强进博会与相关城市关系的系统分析的研究,明确各自优劣势,系统谋划,协调行动,取长补短,将进博会打造成为中外贸易、中外投资和中外科技合作的世界一流平台。

其次,应提高进博会对长三角国际优质资源导入的贡献率。当前需要进一步优化“虹桥国际人才港”出入境办证窗口的工作流程,加快引进国际一流服务机构、世界一流人才,加大对虹桥枢纽全国首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中外交流合作基地以及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幅提高虹桥枢纽公共服务国际化程度及水平。

大力推进创新共同体建设

为了加速虹桥枢纽数字文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卫星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形、成链、成群、成势,需要将虹桥枢纽建设重点从交通运输网络拓展向产业集群成长、科技服务提升方向转变,进一步提升虹桥枢纽在实现长三角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融互通”方面的推动作用。

具体而言,一是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以上海虹桥国际科创中心、“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功能策源区、苏州实验室为抓手,打造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顶梁柱”。同时,持续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券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通用通兑,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从零到一的技术突破为核心的高端科创资源集合、跨域跨界联合攻关、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共同体发展新模式,为破解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虹桥解决方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虹桥智慧和力量。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数字信息化水平。尽管在过去三年中,虹桥枢纽在新基础网络、数字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第四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国家间、区域之间在数字领域的竞争越演越烈。因此,虹桥枢纽要敢于面对挑战,进一步强化上海数据交易所、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北斗西虹桥基地的功能和影响,补齐数字技术研究开发能力、高端数字人才培养与应用等方面的短板与不足,协调各方力量,加快全球数字贸易枢纽建设步伐,大幅提升数字资源的汇集能力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结虹桥经验,推广虹桥模式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大型机场建设的中央商务区,虹桥枢纽的代表性及典型性毋庸置疑。然而,对于虹桥经验、虹桥模式的深入研究和系统归纳仍显不足,未能充分反映中央和全国人民对虹桥枢纽建设的期待。

因此,首先需要系统梳理“虹桥经验”。在机制方面实现“上”与“下”的有机同频共振,在顶层设计方面以方案、立法、机制等进行高位统筹,在基层工作方面以清单式、项目化、责任制等方式推进落实。在内外关系方面,促进“内”与“外”的有机开放融合、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对内相互赋能和对外共推辐射服务相互促进。在内部功能、区块整合方面统筹“核”与“带”的有机分工协作,推进功能耦合和空间协同。目前,虹桥枢纽已经做出了诸多有益尝试,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现在迫切需要认真梳理和系统集成这些分散的经验,为国内其他地区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发展提供虹桥方案。

二要归纳总结“虹桥模式”。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对虹桥模式特殊价值、特殊模式、特殊做法的认识水平,组织更多专家学者深入系统地研究虹桥模式的内涵和特征,从时代演化、空间比较的视角入手,明确虹桥模式的科学基础,提出适用于虹桥模式的分析工具,界定虹桥模式的应用场景和条件,丰富揭榜挂帅的内容,完善虹桥枢纽雁阵模式(详见下图),实现从长三角虹桥到中国虹桥乃至世界虹桥的新跨越,将虹桥国际枢纽建设成为“一张蓝图管全域,一套标准管品质,一个平台管服务”的全球示范者和引领者。

(作者曾刚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易臻真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吕娜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