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25年深耕新药研究,她说使命感是应有的“标配”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2024-03-04 08:0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如何守护老百姓的健康?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们交出了多年努力的答卷。25年深耕新药研究的柳红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她带领团队在多个疾病领域发现10余个1.1类候选新药进入研发不同阶段。​

她一直关注禽流感、艾滋病等涉及重大公共卫生疾病的药物研发,为国家卫生安全进行技术储备。“药物所是国家队,要肩扛国家责,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国家需求为重”柳红说。

柳红 受访者 供图

2013年,柳红研究团队进行了对抗艾滋病药物马拉维诺的研究工作。实验结果显示,马拉维诺会抑制人体的代谢酶,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毒性,导致其不能成为鸡尾酒疗法的候选药物。“我们以马拉维诺的临床缺陷作为切入点,继续进行化合物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以期得到类药性优于马拉维诺的候选药物应用于临床。”柳红说。

柳红带领团队发展系列高效有机合成方法,构建结构独特、多样的类药性化合物库,为创新药物发现提供重要的化学基础。针对创新药物研发中“发现活性先导化合物并提高其成药性的新策略、新方法”这一核心科学和技术问题,潜心研究探索,提出了系统化的研究策略并成功应用于创新药物发现。

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积累,柳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Cell Metab.、Angew. Chem. Int. Edit.、J. Med. 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他引达20403次,引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

研究成果的背后是无数个亮着灯光的深夜,是柳红对药物化学神秘未知领域的一次次探索。25年的科研生涯,书写出的是坚持背后的故事,产出的是推动药物化学学科发展的系列性研究成果。

作为上海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在柳红看来,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工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是科学家应有的“标配”,而她以女性科学家独有的细致温暖的特点,将这两感发挥到极致。

“我们所的女性职工人数占60%以上,很多优秀的一线科研人员特别是科研骨干都是女性。”柳红介绍,科研女性具有耐心、细致、有韧性的特点,有着更强的沟通能力,更容易在团队协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柳红作为全国和上海市妇联执委,她热心妇女儿童事业,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关爱女性科研人员身心健康》、《关心大龄单身女职工婚配问题》、《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共筑幸福成长暖巢》等多项提案,为广大科研女性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

作为一名女科学家,柳红用25年探索为民研药工作,她和所有奋斗在新药研发之路的科研人员一起,共同守护中国老百姓生命健康。

    责任编辑:陈逸欣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