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福建古村藏着一处800年前的“民间故宫”

2024-03-05 15: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底图来源/图虫创意

当我们想去旅行时,脑子里跳出“古镇”这个计划,大概是希望可以短暂地逃离一下城市的繁忙与喧嚣,去寻求一份静谧和闲适。

但说实话,如今许多古镇,让人是又爱又恨。

爱它,是因为那些青砖灰墙,让人感受到了漫漫时光长河中的历史印记;

恨它,是因为那千篇一律的商业化,毫无当地特色。

还好,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有一处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虽然经历开发,但并未统一整改,一砖一瓦依旧如初,原居民仍然居住于此,保留了相当原生态的客家人生活场景。

它就是培田村。

培田村,坐落于连城县西南部,毗邻国家5A级景区冠豸(zhài)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自北向南怀抱,境内主要河流为河源溪。

三面环山,清溪蜿蜒环绕,枕山、环水、面屏,好一处“前有朝山溪水流,后有丘陵龙脉来”的传统选址格局。

图源/图虫创意

村落入口有一处牌坊,上书“恩荣”,是清朝光绪皇帝赐给护卫吴拔祯的,保存至今。

走进村子,一座座古朴的古民居呈现眼前,灰墙飞檐、木刻窗雕、石联壁画、深深庭院……让人的心瞬间静了下来。

图源/图虫创意

30余幢“九厅十八井”的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座古书院、2座圣赐跨街古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便组织成了约7万平方米的培田古民居建筑群。

图源/图虫创意

“九厅十八井”大家听起来可能没有概念,简单理解起来便是房屋的厅堂和天井之多,建筑面积之大,基本可以容纳一个家族上百户人家居住。

培田村的大夫第、衍庆堂、官厅都是“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均在6000平方米之上。30余幢“九厅十八井”的豪屋,得多震撼。

难怪,培田很早就被称为“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客家文化博物馆”,古民居建筑群亦有“民间故宫”之美誉。

图源/子阳寻古

追溯历史,宋元时期,文天祥的部将傅正先的后代来到培田并定居,逐渐形成村落。

元朝至正年间,战乱纷纷,吴八四郎由浙江一带迁往连城培田,隐居于此,如今的培田村里均为吴姓家族。

明清时期,培田地处长汀、连城两县官道上,是重要驿站,同时又是汀州府、漳龙道竹、木、土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官商士民来来往往,那时,街市便十分繁华,已大致形成“三横五纵”的街巷体系。

图源/图虫创意

借着培田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山林资源,吴氏族人谨遵家训“勤生业”,他们开作坊、搞贩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在省内的福州、泉州、漳州均有一席之地,连湖南、江西、广东等地也有涉及。

经商的同时,培田村人不忘“耕读传家”,培田6座古书院皆是见证。

图源/沸腾说

自明朝起,便有“石头丘草堂”,由进士出身的先生教授学业,生源增多后扩建,最终成了著名的“南山书院”。

据记载,此书院自顺治七年到乾隆三十年的一百多年间,培养出191位秀才,其中19人入仕,富到五品7人,最高者达到三品。翰林院庶吉士曾瑞春曾称赞南山书院:朱熹讲学的鹿洞鹅湖也不过如此啊!

不仅如此,培田还专修了“容膝居”,是宗族里的“女子教育场所”,女子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常识、礼仪规矩、处事品德等。在容膝居,不但可以学习文化,而且“可谈风月”。在当时社会,可谓稀缺。

图源/沸腾说

如今,在培田,书画之风依旧浓厚。许多年长的老人,每天都要去古街上的农民书画社写字画画。据称,书画社最大的成员已有90岁。

时光更替,村落的辉煌已消逝,但这里的每一幢古民居,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铭记下了培田每一刻的历史,行于街巷中,耕读、商贸的痕迹历历在目,“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珍贵的文物”;

图源/沸腾说

“门外有山堪架笔,庭中无处不堆书”“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一方方楹联无不体现了培田村人自古以来浓厚的人文气息;

“九厅十八井”的建造技艺、培田传统剪纸、河源十三坊“入公太”庙会、春耕节、提线木偶戏等传统民俗非遗一直传承至今;

古街中,老式的豆腐坊、杂货店、剃头铺子依旧营业,市井烟火,亦是生活本身。

图源/沸腾说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 龙岩百科-培田古村落

[2] 魅力传统村落①| 连汀古官道上的民间故宫——福建龙岩培田村-1650

[3] 连城培田:一个村庄的血脉传承

[4] 客家古建筑群之美—培田古民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