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让社会处处充盈书香

李芸
2024-03-05 07:45
浦江头条 >
字号

李芸

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王沪宁主席在谈到今年主要任务时,提到要“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和理论学习及政治培训”,对此我感触颇深。

委员读书从来不是委员个人的事情,以“书香政协”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助力“书香社会”建设,是这几年政协大力推进的工作。读书在政协蔚然成风,委员们碰到一起,也经常推荐新书、畅谈体会、相互启迪。

建设“书香社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就提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感悟人生真谛,增长智慧才干,自觉修身养性。

然而,对照总书记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距离建成“书香社会”目标还有一些差距。要让社会处处充盈书香,既需要完善我们推广全民阅读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进一步夯实全民阅读的硬件基础。

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要做好统筹规划,凝聚社会力量办好这件大事。一方面,要发挥好主流媒体影响力优势,积极创办阅读、导读、书评、书单类栏目节目,形成融媒传播矩阵,全媒体、全方位传递书香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培育更多头部大V、文化精英等加入“全民阅读行动计划”,通过直播、短视频、音频等形式推广阅读,形成关键人群领读风尚。

推进“书香社会”建设,也要适应数字时代生活方式,加快推动线上线下、实体空间和数字平台同步融合发展。要引导实体书店转型升级与融合创新,使书店成为集大众阅读、文化展览、学术研究、主题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新平台。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高质量数字阅读内容供给力度,加强平台在优化配置阅读资源中的积极作用。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采购服务,依托头部平台制作优质内容,开设免费阅读频道,有效提高数字阅读的触达率、便捷度。

此外,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徜徉书海”,我们还要考虑结合城市更新进程,从规划伊始就将公共阅读空间纳入考虑。比如,建强城乡阅读体系,结合“15分钟生活圈”理念,加快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主题(专业)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现代公共阅读空间。再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将全民阅读与其他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深入社区、校园、家庭开展沉浸式、立体化主题阅读活动。在此之中,需要建立科学精准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预算编制和使用监管体系,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为导向,真正让有限的资源能够转化为落地见效具体项目。

建设“书香社会”,人人受益,人人有责。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参与与努力下,我们国家全民阅读氛围会愈发浓厚,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更加磅礴。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本文刊载于2024年3月5日《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王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