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 一 直 都 在 !

2024-03-05 21: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如果你是一滴水,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他当过推土机手、小学课外辅导员;他才华横溢,会写诗,还能说快板;他16岁就有了不错的收入,但却把钱捐给灾区,而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

他是一名普通的兵,却用短暂一生诠释了奉献与爱。他的名字你再熟悉不过,叫雷锋。

今天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61年过去了,我们时常还能在生活里看到“雷锋”,在新闻中听说“雷锋”的消息。是谁,一直在成为“雷锋”?

是助人为乐

前段时间,北京大雪纷飞,外卖小哥刘新军在骑行路上,看到一位女生边哭边招手拦车。热心的他,明明不顺路,却还是决定冒雪骑行5公里,先送她回家。

江苏淮安一垃圾堆放点发生火情。3名“小孩哥”发现后,冷静用电话手表报警,并一路狂蹬自行车给消防员带路。经过10分钟扑救,火势被完全扑灭。他们中,一人11岁,两人12岁。

2月22日凌晨5点半,广东广州万顷沙镇同兴村村民黄福林,骑着摩托车行驶通过沥心沙大桥时,发现桥面已经断裂,他打着双闪及时提醒后方来车,拦下货车司机王国梁,避免了更大悲剧发生。

王国梁发现大桥断裂后第一时间报警,随后将车往回倒,把15米长的货车横停,完全挡住了路口,避免更多伤亡。

央视新闻

,赞1.4万

年过九十的曾国兴,是雷锋的同乡,也是雷锋生前战友。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1992年开始,曾国兴坚持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超百人,很多学生都给他写信表示感谢,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不需要人家感恩。”

是挺身而出

来自广西河池的高中生黄开帅、黄景国、黄国族、廖克壮、黎承树、黄国勇、黄中昊等7名高中生在河段游玩,发现一旁的竹林起火,并且蔓延到了周边的芭蕉林。情况紧急,少年们跳入冰冷的河中取水,和岸上的同伴合作把火扑灭。

前段时间,浙江杭州市市民孙子见开车路过高架桥时,看到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孙子见毫不犹豫下车冲了上去。

孙子见上前阻拦打人者,同时拨打了110和120,直到民警和救护车赶到才离开。

央视新闻

,赞3.2万

是温暖众人的炬火

前不久,正值春节假期返程高峰期,受大风降雪天气影响,多条高速公路采取临时管制,导致大量司乘人员滞留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

当地居民自发打开家门,将旅客领到家里安置,这份“掏心掏肺”,实在暖心。

去年8月,多地强降雨天气,K396次列车受困被迫滞留北京门头沟落坡岭四天三夜,落坡岭社区的居民们,倾其所有帮助受困旅客。

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哽咽着说的一席话令人动容,“只要我们有一口吃的,坚决不能让乘客饿着。”

央视新闻

,赞10万+

是舍身忘我

前段时间,新疆克州遭遇沙尘暴天气,多辆汽车被困。交警加库普瓦力,冒着9级大风,引导车辆在沙尘暴中前进。瞬间变成“泥人”的他却说,“解救他们是我的职责,一定要帮他们尽快离开这里!”

央视新闻

,赞6857

2月中下旬,贵州发生多起山火。消防救援队伍全力参与扑救,连续多日奋战在灭火一线,他们中途休息时发了朋友圈,神同步设置为家人不可见:“熊熊大火抵不过队友的齐心协力”“前方是山火,身后是万家灯火,绝不能退!”

↓滑动查看详情

 

是用行动诠释“螺丝钉精神”

获得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董礼涛,是一名扎根车间三十多年的数控铣工、特级技师。

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了攻克难题,一扎进车间就是十几个小时,他还有自己的“技术宝典”——超过4000页的手绘说明书,是他传授给徒弟们的宝贵教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时28岁的女飞行员张连芳,两度冲向蘑菇云进行空中采样,以获得分析爆炸效果的第一手资料。

“飞机震动得上蹿下跳,脸像发烧一样。”好不容易成功了,她却决定返回再来一次。“要保证任务完成得好,我张连芳干啥都要十全十美!”

央视新闻

,赞1万

是永不褪色的界碑

在离星星很近、离家很远的喀喇昆仑之巅,有一处天文点边防连,这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被称为“生命禁区”。

由于执行任务的点位均处在边境最前沿,官兵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就连休息时,战斗装具也放在床上。

经历过生死的他们,在战位上写下这样的家书:“我的最后一次心跳,献给了伟大的祖国,请为我感到高兴和自豪。”

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他们守护着万家灯火,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

他们不叫雷锋,但又都是雷锋

是无数个雷锋的缩影

他们发出不同的光亮

足以点亮一片天空

雷锋从来没有离开

他一直都在!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