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来自上海的代表委员热议“理想之城”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2024-03-07 06:5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

刚过惊蛰,连绵的春雨为上海带来丝丝暖意。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又已经在上海这座城市,开始了新一年的拼搏。

“青年们来到一座城、喜欢一座城、扎根一座城,归根到底是因为这里能够追逐梦想,拥有无限可能。”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曾这样说过。而如何让城区建设与人才成长双向奔赴,让上海真正成为一座理想之城?今年全国两会上,“青年”二字成为了不少来自上海的代表委员们口中的热词。

从降低居住成本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到打破35岁“门槛”放宽青年人才认定,从用好海外人才到落户不能用学历拦人……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让一座城市筑巢引凤,更有方向与底气。

白浪 设计

降低不可回避的“高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书记上官剑注意到,在大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约70%靠租房解决居住问题,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区位不便,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又比较贵,“高成本”“硬支出”成为青年不可避免的负担。

打造让年轻人近悦远来的城市,需要切实帮助青年解决现实困难,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上官剑提出,特别是人口流入多的城市,较高的居住成本成为影响青年融入城市的痛点,他也提到,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为包括周边开发区、园区企业青年在内的劳动者提供多层次租赁服务。

2023年11月29日,上海,闵行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不过,上述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供给中占比偏低,与青年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上官剑建议,要进一步盘活土地和房屋存量,鼓励符合条件的公房小区、园区住房等改造成适合年轻人居住的租赁房源,提高房屋使用效率,为青年提供更多适合的住房选择。

针对青年异地就业、跨区实习等求职短租需求,上官剑建议推广“青年驿站”模式,强化政策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地方潜能,加大公益租赁房源筹集力度,鼓励各地打造一站式申请端口,为符合条件的青年提供短期(7-14天)过渡性免费住宿服务,打通融入城市的“最初一公里”,让更多初来乍到的青年感受到城市温度。

没必要用学历拦人

近些年,许多城市陆续放宽落户条件,积极引进人才,比如浙江、江苏率先在杭州、南京、苏州中心城区之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落户在加速,但还有哪些障碍呢?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发展需要很多教育水平并不高的人群,而这个人群里面,事实上存在大量的人口已经在这个城市里长期稳定就业、居住,甚至很多人是缴纳社保的。很多数据显示,有的人在城市里居住10年,甚至碰到过居住20年的人,在城里拿不到户籍,没有必要用一个教育水平(学历)拦人。

为此,陆铭建议在积分落户标准上逐渐降低教育比重,并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考虑到大城市现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如果一夜之间让所有人都拿到户籍,并不现实,一定要有渐进过程。会有一些人群暂时拿不到户籍,但有迫切需要,比如子女教育、公租房、廉租房等。政府能否在公租房、廉租房、子女教育方面,通过增加供应的方式,去覆盖那些暂时拿不到本地城镇户籍、收入并不高、教育水平也不是很高的人群。”陆铭表示,有些事情已经在做了,但总的来讲,还是要“加快速度、降低门槛”。

助力青年人才追梦

当青年人才汇聚上海,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使命与理想,更想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干出一番事业。

然而,以科技人才为例,年龄因素成为了一道紧箍咒,例如近日网上关于“过了35岁就不是青年人才”的讨论,也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郭坤宇的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中,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更是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郭坤宇坦言,许多基础研究领域难题以及科学技术卡脖子问题,都出在人才问题上。“而想要培育顶尖人才,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最前沿的课程体系,因此一方面要注重人才引进,另一方面更要关注青年人才的培育。”

“目前国家层面对于基础研究、前沿科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想要在这些领域作出成就和突破,需要学习和积累的时间更长。”郭坤宇说,坐得住冷板凳就是需要耐心和毅力,更要让青年人才沉得住气,有投入科学研究的底气,建议按照科研类别适度延长评比年限,尤其要对基础研究领域适当倾斜,“科研能力才是最关键的,不要以年龄论人才。”

引进人才后,如何用好人才,给予人才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张文明说,相关留学归国人才政策依然沿袭传统强调需求的思路,政策的大部分内容中对“引”讲得多,而对如何“用”则相对较少,“这说明目前的政策工具篮子中对人才的关照还主要停留在硬环境支持上,而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软环境’则缺少必要工具。”

张文明建议,推动留学归国人才政策体系从“筑巢引凤型”向“以才育才型”转变,从“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向“评价型”转变,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综合性人才评价政策,在未来的人才支持方面应尽可能向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倾斜,要注重相关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评估,特别建议在人才评价机制中加入“以才育才”的相关条款,作为重要的引进人才,必须通过对本土化的人才培养(团队建设)进而实现“人尽其才”。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