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当年|《辛德勒的名单》:人道主义是永远的光

阿树树
2024-03-10 11:0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今年是《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正式公映30周年。该片在IMDB排名受欢迎总榜的第6位,在豆瓣上排名第10位,东西方的口碑都证明了它的成熟和优秀。在过去30年间,大量观众从观看影片中获得的感染和感动。

《辛德勒的名单》海报

当30年前,美国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想要把这段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大屠杀的历史搬上银幕时,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一方面,斯皮尔伯格是位在电影界中已享有盛名的“商业片大导”,虽然他的《紫色》、《太阳帝国》等历史题材影片在艺术上也饱受赞誉,但他更为观众熟知的作品,还是《大白鲨》《E.T.外星人》等商业片,以及在特效技术上取得划时代成功的《侏罗纪公园》,他适合这样沉重的主题风格吗?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另一方面,斯皮尔伯格本人犹太裔的背景,以及这段历史自身无比沉重的分量,也让影片对任何创作者而言,都是困难重重。

在这种背景下,斯皮尔伯格交出的答卷,是完美地在商业通俗性和艺术表现力上,使影片取得了一种平衡。全片主要采用黑白影像,长达3个多小时,不仅重现了那段悲剧历史中种种骇人的细节,对观众的感染和带给所有人的深思,也达到了几乎无可指摘的艺术高度。

这是一部巨匠式的影片。甚至可能未来几百年,仍然是电影艺术标杆式的高峰。

《辛德勒的名单》,描写一位有真实原型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一边在二战中为纳粹德国生产日用品,大发战争财,另一边又千金散尽,用这些钱救助下1100名犹太人的性命。这个略带传奇和矛盾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他到底是个什么人?这一切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得如此离奇却真实存在的?

从传记片的角度看,《辛德勒的名单》采用了一种相当时髦的“美国类型片”方式来处理这个主人公。他类似《钢铁侠》的托尼·斯塔克一样,是个拥有进取精神、行为激进,野心勃勃的美国式开拓者。同时他颇为喜好女色,对行贿收买官员等做法稔熟于胸,可说是道德观淡漠,一直我行我素的那一类人。

斑驳的黑白光影,升腾的烟雾,都在暗示这个男人复杂的内心。他不是一个能被一眼看穿的人。影片处处存在这种不易被察觉,但是极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

在影片开场极为漂亮的十分钟段落中,通过一场餐厅戏的前后变化,观众就得以了解辛德勒能够“发家致富”的手腕。他利用金钱和美女打动德国军官,同时又用热情豪迈的人格魅力,迅速从默默无闻到打响声望。这是一场高度凝练的“戏”,短短十分钟,已足够把真实世界中辛德勒十多年的经商风格、性格品行以及成功之路,尽数展现在观众眼前。

在影片头一个小时中,这样一个人物,随着德国纳粹加紧对犹太人的迫害,也在刀口上嗅到了商机。他以半胁迫的价格取得了犹太富人的资金,并压榨犹太工人的劳动力,迅速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在一些似乎无关主题的情节段落中,比如辛德勒和原配妻子的相处,可以看到影片有一种类似《公民凯恩》式的,处理“美国巨人”的方式。他们整个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有时就在善恶一念间。

但像所有美国类型片的走向,一个道德上有缺陷的混世分子,会经历一些足以震撼他的事件,而产生人格上的巨大转变,最终成为影片结尾时的英雄。

在第二个小时开始,一个在黑白影片中显得如此夺目的红衣小女孩,让辛德勒注意到了,也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这样一个美好又可怜的生命的消失,让所有人的心都抽紧了。这段情节通过艺术上的色彩对比,变得如此富有感染力,对观众产生的效果是难以描述的。如果全片只介绍一个段落,毫无疑问,就是这个让人心痛的红衣小姑娘的消逝。

这是一个强烈的,以艺术手法来表现主题的段落。是全片在艺术上和通俗性上处处平衡的一个缩影。

辛德勒就此转变了。从一个只认钱的无良商人,变成了一个目标高远、行动果敢的人道主义者。从毫无廉耻地积累财富,到花钱拼命救下一个又一个犹太人的生命,他还是那么野心勃勃又充满行动力。只是人生理想和境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影片通过打字名单等段落的强烈情绪对比,展现出一种让所有观众都能感动到的澎湃的人道主义激情,用艺术手法说明了影片中引用的一段名言:“哪怕只救一个人,也是救下了整个世界”。

辛德勒和会计的友谊,也是影片让人感动的一部分。在打印名单等重场戏中,这个人物都在不显山露水之间,丰富辛德勒的人物形象。

影片末尾,当二战结束,辛德勒被自己救下的所有犹太人感恩,献上了一枚表达尊敬的戒指时,他却失去了救人时不顾一切的激情,反而像是在精神上突然垮掉了一样,喃喃自语地念着“我本可以救下更多人的,十个,两个,不,哪怕多一个”。这种令人强烈意外的表演转变,也让所有观众动容不已。

本来他们是应该庆祝的,不是吗?战争结束了,他们都活着。

但活着也不可能是喜剧。这仍然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暗示着人道主义精神在现实世界中面临的巨大难题:我们无法救下所有人,我们只是偶然救下了一部分人。当幸存者被救助是一种幸运的同时,更多无辜的生命被恶意抹去了。对于人道主义来说,能燃起的光芒就像烛光一样是如此微小,而周围黑黝黝的世界,仍然让人不寒而栗。

烛光是影片中几次出现的隐喻。片名就在其中。

有光,好过一片黑暗。然而这个光还不够亮。

为什么黑暗如此之广?

在二战至少六百万犹太人被种族灭绝之后,西方大量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思考,试图来解答这一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关于刽子手,影片中德国军人的形象,是丰富而立体的,有种美国片中“汉尼拔”恶魔的质感。

《辛德勒的名单》在主人公辛德勒的传奇经历之外,另一条故事线索,是以大量犹太人的群像,以及德国刽子手军官阿蒙的人物塑造,来回答这段历史是怎么发生的。

观众可以看到类似“温水煮青蛙”,犹太人一步一步从正常的社会公民,变成了被迫害的难民,最后成了只能等待被屠杀的羔羊。影片中一句人物数次提及的台词就是“我们应该庆幸,没有变得更糟糕”。但其实永远还有“更糟糕的”在等待他们。这一过程,是德国纳粹政府有意识地对犹太人进行控制,管理,压迫,不仅逐渐剥夺了他们正常生活的权力,也慢慢消弭了他们集体反抗的能力。那些有可能反抗的人,在每一个时间点上,都被毫不犹豫地枪毙了。剩下的,噤若寒蝉,努力保持活着。

活下来是一种运气。这种无处不在的恐怖感时刻紧紧抓着观众的心。

在大量让人难忘的小情节段落中,观众至少能看到二十多个犹太普通人的典型形象。他们很多人没有能活到最后。比如一个坚持营房必须要推倒重建、否则就会倒塌的女建筑师,她的死仅仅是因为她胆敢反抗,但讽刺的是她的意见反而被德国军官采纳了。而另一个同样险些被德国军官枪杀的犹太牧师,因为他做工的数量被认为不够多,但“幸运”的是,他因为枪哑火而活了下来。影片借人物之口说明:这种杀戮没有行为模式可以逃避,无论怎么做,都有任何理由被杀害。活着只能是一种“运气”。

在粪坑中绝望的小男孩,和红衣小女孩一样是个让观众难忘的形象。

更令人心痛的是大量弱势的妇女和儿童的命运。红衣小女孩死掉了,尸体几个月后又被挖出来点火烧掉,这成了在精神上改造辛德勒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聪慧机敏的小男孩跳进了粪坑瑟瑟发抖,他无处藏身,只能绝望地抬头仰望。他“幸运地”活到了最后,给了观众一些希望。而妇女们则在一场被送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戏中,被集体推进浴室,她们绝望地瑟瑟发抖,当发现从管道里喷出的不是毒气而真的是水,一种绝望后的释然,让人几乎身心都要崩溃了。

影片中有一些令人震撼的裸露镜头。震撼性在于通过裸露身体,人已经不再是人,而彻彻底底变成了衣不蔽体的牛羊。这是尊严的完全泯灭。

这些场景,是对大屠杀历史的一种再现,也是影片大量丰富创作的故事细节。在每个场景中,斯皮尔伯格导演运用了很多不易被注意到的表现手法,将犹太人遭受过的、无处不在的恐怖和屈辱感,使观众能够感同身受。

《辛德勒的名单》就是这样运用电影艺术的种种手段,通过高超的戏剧组织和演员表现力,把这段历史环境重现在了观众面前。

时而伤感,时而恐怖,时而绝望,时而感怀。《辛德勒的名单》几乎做到了一部伟大影片能做到的一切。

导演斯皮尔伯格和片中三位主要演员的宣传照。

30年后,当新一代的观众来看这部影片时,影片中的这段历史不应仅仅被解读为“二战时期犹太民族遭遇的历史”。从广义来说,这段历史是人类共同的历史,是所有人应该铭记,且从中有所认知和思考的历史。

他们不是德国纳粹军官,德国商人,犹太妇女和儿童,而是丧失了人性的屠杀者,坚守人性的人道主义者,以及应该被保护的妇女和儿童们。

《辛德勒的名单》不是,也不应该被用来表达对某一个具体民族的憎恶情感,哪怕是影片中的施暴者——德意志民族。把影片的主题看成民族仇恨,是解错了题。作为人类来说,有的事早就跨越了民族界限,我们都是同一个人类社会的一员,应该共同预防类似的悲剧再度上演。

如果真正看懂了辛德勒的名单,那么所有人都应该放下枪。

地缘民族冲突有其复杂的背景和历史原因,双方都有各自的原因,但应该尽量保持克制。底线是所有伤害到非战斗人员的行为,都应该被谴责和遏制。要尽力保护受到无端战火波及的普通人,特别是双方的妇女和儿童们。

这是我国外交部所持的基本立场。请体会一下,是如何地弥足珍贵。

人道主义不是问题最终解决的方案,但却是应该永远存在的一盏灯火。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