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外长会·观察|新表述、新做法、新议程:王毅释放中国外交稳健、开放明确信号

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2024-03-07 20:12
来源:澎湃新闻
大国外交 >
字号

3月7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90分钟的时间里,王毅总共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21个问题,涉及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大国关系与国际热点问题。一连串问与答的背后,一条主线逐渐清晰呈现,即新阶段的中国外交在哪些方面更有作为。

3月7日上午10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2014年至今,王毅共参加了10场两会期间的记者会。在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外交最权威的声音尤其受到外界关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除了介绍中方在相关外交问题上的原则主张和一贯立场,王毅也传递出多个具体的新信号,为中方下一阶段的对外行动谋篇布局。捋一下本场记者会,大致有以下这些重点:

在对欧关系方面,王毅宣布,中方将进一步对欧洲6国试行免签政策;谈及中非关系,王毅则透露,今年秋天中国将举办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方面,王毅就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立场鲜明地提出了较此前更进一步的行动主张;至于周边外交方向,王毅表示,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愿同周边国家一道,从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向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澎湃新闻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中方将在今年围绕这一主题举办相关主场外交活动。

“整场外长会提出了很多新表述、新做法、新议程……传递出了中国‘坚定’‘信心’的关键信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向澎湃新闻解释称,“坚定”是指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作为全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的坚定;而“信心”则是中国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持续发展、持续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信心。

中俄新范式、中美需稳住、对欧“开绿灯”

中国对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定调”是每年外长记者会上关注的重点。在3月7日的记者会上,王毅提及了中俄、中美、中欧、中非等多对双边关系,也明确表明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思路:“保持大国关系稳定,与周边国家携手共进,与全球南方国家共谋振兴”。

澎湃新闻注意到,中俄关系是首先被问及的双边关系,也是全场的第二个问题。在界定中俄关系时,王毅指出,中俄双方打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旧时代的大国关系新范式”,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深化全面战略协作。

同时,今年也是中俄建交75周年,预计两国还将开展多层次、各领域的密集互动。王毅也介绍,双方将共同举办中俄文化年,两国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俄方今年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中方也将在下半年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双方还将加强国际多边协作。据报道,俄罗斯将于今年10月在喀山举行金砖国家峰会。

随后,在谈到中美关系现状时,王毅表示,“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改善确实取得一些进展”。

但是,针对美方“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王毅也再次提醒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积极务实地开展对华交往,言行一致地把承诺落到实处。”

相比于中美关系,王毅在回应中欧关系时,显然带有更多“期待”,也拿出了实实在在的诚意。王毅向欧洲传递的信号很明确,那就是“中欧并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也没有地缘战略矛盾,双方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针对近年来欧洲坚持对华奉行“伙伴”“竞争者”和“对手”的“三重定位”,王毅试图“纠偏”,他指出,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伙伴,主流基调应当是合作,关键价值应当是自主,发展前景应当是共赢。

“我们希望中欧关系能一路绿灯,畅通无阻。”这一巧妙的比喻也寄托了中方当前对进一步深化中欧合作的期待。事实上,中方也在实际行动上持续展现对外开放立场,为中欧往来交流“开绿灯”。在当天的记者会上,王毅宣布从3月14日起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免签,无疑是亮点之一。再加上去年11月,中方已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这5个欧洲国家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对11个欧洲国家试行免签。

就两大热点问题提出中国鲜明主张

持续延宕的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关乎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稳定,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这场外长会上,王毅更为具体地提出了中方在上述热点问题上的立场与倡议。

“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国际社会普遍期待的、能够推动问题和平解决、实现长治久安的中国方案……体现出中国外交持续增长的战略自主性和主动性。”刁大明分析称。

目前,俄乌冲突已迈入第三年,各方对于和平前景仍感遥遥无期,而俄乌之间,西方阵营内部在军事、政治、能源甚至食物价格上皆陷入多重僵局和挑战。着眼于此,王毅在外长会上表态称,即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

从此前的实践经验来看,举办俄乌双方都有意愿参与的国际和会并非易事,中方提出的倡议能否落地仍有待观察。去年8月,沙特举办了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但俄罗斯并未受邀。当前,瑞士政府正筹办乌克兰和平国际会议。不过,俄罗斯参与的可能性似乎也不高。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无法信任瑞士。”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乌冲突满两周年之际,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于3月2日起访问俄罗斯、欧盟总部、波兰、乌克兰、德国和法国,就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赵隆此前向澎湃新闻表示,“与第一轮穿梭外交相比,各方看待此轮穿梭斡旋的视角可能更富建设性,对于中国角色和作用的期待将更加理性和务实,在广泛分歧中争取‘有限共识’的意愿也可能积极。”而《南华早报》3月5日的一篇报道则援引消息人士的观点称,有迹象表明,相比欧洲其他国家的官员,乌克兰更认真地对待中国在调停俄乌冲突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谈及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出路,王毅则提出,中方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呼吁个别安理会成员不要再为此设置障碍。同时,中方还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主张巴以双方尽快恢复和谈。

在分析未来巴以问题的发展趋势时,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认为,大国对抗特别是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消极作用,地区内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难以形成制衡以色列的合力,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拉克民兵武装等非国家行为体与美、以的冲突,这三大因素均不利于巴以问题的解决,而此次巴以冲突后双方的力量失衡将更加不利于巴勒斯坦。

中国重视与“全球南方”联合自强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参与不仅体现在斡旋热点问题方面,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中国在全球治理、国际秩序中的角色愈发受到关注,相关问题也多次出现在本次外长记者会中。

在阐述中方“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主张时,王毅就立场鲜明地提出四个“不能允许”:“不能再允许个别或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不能再允许以所谓实力地位把国家分成三六九等,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这些与今年2月慕安会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出的所谓“餐桌菜单论”形成了鲜明对照。

而“全球南方”正在成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去年以来,“全球南方”这一概念颇受国际社会关注。从古巴举办“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到金砖机制实现了历史性扩员,都被视为“全球南方”力量显著增长的表现。

王毅在此次外长会上直接表明立场、回应质疑: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坚定一员,“全球南方”已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而不应被视为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

在中方看来,“全球南方”的壮大是世界正义阵线的扩大,是百年变局的希望所在。目前,“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提升到40%以上,正在改写世界经济的版图。而中国也始终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

从王毅的表态中不难看出,中方将在今年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进一步团结亚非拉国家。具体而言,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今年秋天在中国召开,届时,中非领导人时隔6年将再次聚首北京。同时,今年有多场重磅国际会议将在“全球南方”国家召开:俄罗斯将举办扩员后的“大金砖”峰会;巴西、秘鲁分别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外,今年也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10周年。

“各方都很关注‘全球南方’,特别是在慕安会上不断强调推动南方的作用,都希望争取全球南方的支持。”但赵隆提醒称,各方不能忽视全球南方作为非常松散的身份认同,依附于碎片化的互动机制,具有战略自主性、诉求差异性、身份多样性等特点。全球南方国家的核心诉求,还是希望多边互动的主线从安全议程回归到发展议程上。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