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树碑立传 | 2307位寿星,“树”说苏州往事

2024-03-14 12: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半缘君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一座城市的历史,是如何被记录?

镌刻在地方志里,定格在古建筑上,珍藏在博物馆中,也凝结在古树的一圈圈年轮、一片片斑驳里。

据2023年市林业站的统计,苏州全市现存2307株古树,其中一级古树(树龄≥300年)530株,二级古树(树龄100-299年)1777株。它们栽植在小巷深处的宅院、曲径通幽的园林,扎根于一望无垠的旷野、遗世独立的岛屿,亦生长在街头巷尾、桥头岸边,为每一位过路人遮风蔽日,与每一代苏州人相依相伴。那是“榆柳风轻客馆幽”的隽永风光,是“更历人间几百秋”的沧桑变迁,是“树色如得意,我亦成其趣”的悠然韵致,更是“今已亭亭如盖矣”的绵长情谊。

东山施巷村榉树

在植树节来临之际,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恰是出门寻访古树的好时节。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已经伫立了千百年的植物,发现春天里嫩叶舒展、绒毛飘拂、花瓣绽放的细节,一定会惊讶于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并在茂密的树冠下、粗壮的树干旁发出感叹:“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究竟是我们在细细观察古树的变化,还是古树在默默见证我们的成长?

树龄:那些活了很多很多年的老寿星

2002年的植树节这一天,《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当时全国还少有相关的专门法规。条例提到,“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银杏、圆柏、桂花等树种树龄最长的十大“寿星”
制图:郁云婷

苏州挂牌树龄最长的一棵树,藏在东山镇北望岭下村。这是一株2000余年的银杏,倒推年份,它种下之时远在西汉。村民将其视作“神树”,在树旁摆上了供桌、垒起了小龛,常年供奉香火。古树的铭牌环绕在一根纤细的新枝上,仅看照片,会误以为这是一棵年轻的小树,实际上,那只是树干基部众多蘖生枝条中的一根,遭受雷击后,它的树身只余四分之一,根部却萌生出繁密的新枝。早在人类出现以前,“活化石”般的银杏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数亿年。强大的自愈新生能力正是这个树种万古长存的秘诀之一。

东山北望岭下村银杏
摄影:半缘君

最负盛名的古树,当属光福司徒庙的“清奇古怪”四汉柏。传说司徒庙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祠堂,四株汉柏由他亲手种下,距今已有1900年。清者挺拔清秀、冠如翠盖;奇者雷击中剖、腹空倾斜;古者枝茂叶繁、古朴刚健;怪者躺伏在地、状如走螭。翻阅文献,“邓禹手植”“乾隆赐名”的说法并无明确依据,但正如多次描绘古柏的画家吴冠中所说,“我并不关心是谁手植,是谁命名,只祝愿它们顶着风霜雷击仍永远顽强地活下去。”

吴冠中1974年《汉柏写生原稿》与光福司徒庙汉柏
摄影/制图:橘涂初四

桂花是苏州的市花,开学典礼上固定的开场白“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是属于苏州小囡的共同记忆。东山紫金庵有三棵桂花古树,堂前的两棵金桂朝着罗汉堂方向倾斜,曾被解读为“虔诚礼佛”,如今系着祈福红丝带的桂花在茶室上方撑起一把大伞,又多了几分入世的意味。自明朝至今,多少人在树下来来去去,我们不知道对方是谁,却共同拥抱这一树花香。茶烟氤氲、香风细细之间,是600年的光阴流转。

 

东山紫金庵桂花
摄影:半缘君

树种:616棵银杏与1株孩儿莲

一方水土养一方树木。山温水软、四季分明的苏州,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全市古树名木共涉及43个科、76个属、93个树种,其中大多是苏州的乡土树种,最多的是银杏,多达616株,其后依次是圆柏、桂花、枫香、香樟、榉树、瓜子黄杨等。另外也有广玉兰、白皮松、石榴等外来树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来来往往,离苏做官,或是来苏任职,将奇花异木送出去、引进来。

古树数量最多的15个树种
制图:郁云婷

佛教与花木有缘,释迦牟尼在菩提下成佛,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不适宜菩提生长,因而长寿的银杏在南方的寺庙庭院中被广为种植,在四县六区皆有分布。长江之畔的张家港大新镇双杏寺内,三棵300余年的古银杏是秋天不能错过的风景。明代,迁徙至江边的人们围垦沙田,建起一座“江神庙”,天启年间,住持在寺前广场手植银杏两株,从此寺庙得名“双杏寺”。近50年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西侧又植一株银杏,最终在“双杏寺”里留下了三棵古银杏。

张家港双杏寺银杏
摄影:半缘君

家具行有“南榉北榆”的说法,是不同地方因地制宜选材的证明,苏式家具钟情于榉树,其色泽温润、纹理细腻,有“江南红木”之称。旧时苏州人家种树,讲究“前榉后朴”,“榉”与“举”谐音,包含着学而优则仕的祈愿。但吴江震泽古镇一株330年榉树的主人,选择放弃科举,终生不入仕途。他是生于明末的王锡阐,17岁时遭遇明清鼎革的巨变,自沉绝食均未遂,从此致力于学术,尤其是研究古今中外的历法,写成了《晓庵新法》等多部天文历算著作。林则徐在江苏担任巡抚期间,筹款为王锡阐营建墓地,在墓前立下刻有“高士王晓庵先生之墓”的碑石,墓前的这棵榉树历经300年,仍挺立于天地之间。树是连接天空与大地的使者,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天文学家亦如此,一边仰望星空,一边脚踏实地。

 

王锡阐纪念馆榉树
摄影:橘涂初四

常熟姚家的牡丹、苏州大学精正楼的薜荔、拙政园的柘树、东山雕花楼的红茴香等,则是硕果仅存的孤例。红茴香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孩儿莲,因为它的花朵红扑扑的,像孩子的脸庞。清朝初年,东山翁巷村的翁天章随吴三桂入滇,任云南河西县令,或许是敏锐地觉察出吴三桂的异心,他以移植当地孩儿莲到故乡花圃为由,离开云南,再不复任,免于卷入纷争,得了“莼鲈之思”的真传。后来,孩儿莲从翁家到席家,再到雕花楼的金家,这些转换如何发生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彩云之南的奇花得到一代代苏州人的喜爱,并通过扦插拥有了子子孙孙,在南园宾馆、留园等地亦可见。反而在故乡云南,“孩儿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几乎消失,使得雕花楼370余年的古树成为绝版。

东山雕花楼孩儿莲
摄影:半缘君

地区:有古树的地方,一定会有故事

古树不会孤立存在,总是与古城、古镇、古寺、古宅相辅相成。往事去似朝云,即使建筑不存、街巷易名,一棵树却能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引我们走入历史深处。从生长场所来看,古树最多的地方正是园林与风景名胜区,占到了总数的44.22%。

古树名木生长场所分布
制图:郁云婷

作家叶圣陶曾写,“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藏于阔家头巷的网师园,是园林专家陈从周所说“小园极则”的典范之作。园内有一棵“秃树”,乍一看平平无奇,实际上有900多岁,是古城中最老的一棵树,相传由第一代园主、南宋侍郎史正志亲手栽种。这棵高约10米的圆柏是彩霞池周围的“制高点”,与130岁的白皮松并肩而立,其后的看松读画轩,正是园中观赏冬景的佳处。

 

网师园圆柏与白皮松
摄影:半缘君

姑苏全区范围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建筑438处,数量之多、密度之高令人惊叹,790株古树的数量也高居榜首。

各县级市(区)古树名木数量
制图:郁云婷

姑苏千年文脉的起点,在城南的文庙中。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此首创府学,将“左庙右学,庙学合一”的格局推广到了全国。六株饱经沧桑的银杏古树守护在大成殿的南侧,从福杏到寿杏,从连理杏到三元杏,每一棵树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倾注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喜乐祈愿。最老的“寿杏”植于南宋,因曾遭受雷劈,只余下一半树干,微微倾斜,像是对着孔子圣像弯腰施礼。

苏州文庙银杏
摄影:橘涂初四

排在第二的是拥有565株古树的常熟市。“十里青山半入城”,一座虞山,屹立千年,山不言,树不语,只是春风一吹,便勾起乡愁情思。苏州最古老的一棵板栗古树,在虞山北麓兴福寺旁的面馆前,在这里喝一杯茶,吃一碗面,开启一天的慢生活,密集的参天古木织起绿荫,看淡荣辱得失,却舍不得人间烟火。三峰清凉禅寺前的两棵楸树古干亭亭,直插云霄,在暮春时节开出层层叠叠的粉色繁花。龙殿山庄的银杏、藏海寺的圆柏、小云栖寺的紫藤、宝岩寺的杨梅,此山之中,云雾深处,还有太多惊喜等待我们发现。

兴福寺旁板栗 摄影:橘涂初四

浩渺太湖远离尘世,大大小小的古村落远离硝烟,较少被破坏,吴中区现存古树480株,它们是具象化的时间,为我们标定位置,留住史书不曾着墨的断章。东山余山岛的千年榉树、西山阴山岛的千年香樟,在水天之间守望;光福圣恩寺里,挺立着一株晋柏;甪直保圣寺内外,生长着多棵银杏古树;木渎严家花园里,流传着“乾隆手植广玉兰”的轶事……

 

阴山岛码头香樟
摄影:橘涂初四

时令:季节在树梢流转

树不能移动,却有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相时而动,应季而发。许许多多活了千百年的树,仍像亭亭少女,因一阵微雨冒头,为一场暖风雀跃,盛装出席每一个春天。

草木凋零时,去耦园看美人茶。东花园城曲草堂前的黄石假山上,两棵山茶雍容舒展,粉色花瓣缀满枝头,格外明媚。这两棵山茶为“美人茶”,是茶梅的一个园艺栽培品种,其中一棵是百年古树,从年份来看,她或许就是在清代文人沈秉成与他的妻子严永华住在园中时栽下,见证了他们诗酒唱和的爱情。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这株美人茶还在黛玉葬花的画面中出镜。

耦园美人茶
摄影:半缘君

乍暖还寒,登上穹隆山的上真观拍玉兰。在苏州的最高峰上,这座道观有着悠长的历史,300多年的白玉兰盛开时,如同一只只轻盈皎洁的白鸽,凌空欲飞。玉兰生长到一定年岁才会开花,需要20年甚至更久,每一棵花树都是时间酝酿的成果。

 

穹隆山上真观白玉兰
摄影:橘涂初四

暮春时节,昆山亭林园的琼花绽出白色。古人说“天下无双独此花”,今天的亭林园种了不少琼花树,其中靠近东门的一株有310年树龄,树冠周整,繁花似雪,八朵五瓣大花簇拥着小花,似玉峰山下群蝶起舞,仙姿绰约。

亭林园琼花
摄影:橘涂初四

炎炎烈日下,常熟燕园的凌霄姗姗来迟地绽出橘色的花朵。它已经300多岁,比其他园子里的凌霄都开得晚些,起初生长在周神庙弄的民居里,后来搬到这个新家,倚靠湖石,软枝袅袅,不改张扬热烈,“攀援的凌霄花”,也有自己的坚持和智慧。

 

燕园凌霄
摄影:橘涂初四

除了这些引人注目的花开花落,古树还会在四季轮回里展现出细微而动人的生长轨迹。《怎样观察一棵树》这样写道:“一个训练有素的树木观察者知道一年有几十个季节。”3月,朴树萌发的新叶疏疏朗朗,像清澈的溪水流向天空;4月,枫杨挂下一串串袅娜的柔荑花絮,在风中飘拂如杨柳;10月,麻栎树下掉落许多可爱的果实,戴着壳斗科植物标志性的“帽子”;12月,枸骨缀满鲜艳的红果,成为冬天里的一抹亮色…古树如此慷慨,给予我们关于大自然的丰盈体验。

名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同样地,有时我们对一棵树念念不忘,是因为忘不了树下的人。有了人,沉默的大树变得活泼生动,而有了树,遥远的传说得以具象可感。

苏州博物馆忠王府中的紫藤盛名在外,“因为是文徵明的紫藤,便胜过了世间一切的紫藤。”明正德年间,文徵明在好友王献臣营建的拙政园中,亲手种下一株紫藤。400多年间,园林几次易主,如今与拙政园一墙之隔的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卧虬堂小院中,曲若虬龙的紫藤“蒙茸一架自成林”。四月暮春时,璎珞四垂,紫英缤纷,明代江南文人的园林雅集与今时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成为重影。

苏州博物馆
忠王府紫藤
摄影:半缘君

与文徵明手植紫藤相对应,天平山中还有一株传为唐寅手植的罗汉松,两位江南才子的文思随着枝叶一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当然,说起天平山最著名的树木,必定是每年秋天里层林尽染的枫香。若是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数百株枫香的身份证上记录着相同的年纪:420余年。明万历年间范仲淹第17世孙范允临从福建辞官回苏,带回380余株枫香树苗,种在先祖归葬之地天平山前,现存125株。人与树之间像是有一种奇妙的互文,故家乔木,喻人才辈出;红枫绚烂,映赤忱丹心。

 

天平山枫香
摄影:半缘君

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开篇即咏红豆,“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钱谦益与柳如是在白茆的居所,有一株明嘉靖年间种植的百年红豆,时人称“红豆山庄”。红豆开花结果是数十年一遇的奇事,几乎每一次都会留下文献的记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值钱谦益八十大寿,“红豆树二十年复花,九日贱降时结子才一颗”,让夫妻二人欣喜不已,钱谦益一口气写了十八首红豆诗。清道光四年(1824年)红豆花盛开,铁琴铜剑楼主人瞿绍基、瞿镛父子特地前往游赏,归后请友人绘图题诗,合装为《红豆花图诗册》。以诗画为信,用时光封缄,红豆树将相思寄予百年前的古人,又留给百年后的我们。

清瞿麐、杨旭、毕琛《红豆花图诗册》
常熟博物馆藏

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有一个温柔的乳名,“薇薇”——来自于一棵树。1912年,她在太仓浏河镇出生,她的父亲吴仲裔在亲手创办的明德女子职业学校中种下一株紫薇。一个甲子之后,当吴健雄携丈夫袁家骝博士回到阔别已久的明德校园,当年的小苗已然长成雍容舒展的大树。她数次捐资,建造教学楼、教工宿舍,并在紫薇树旁建起一座两层的江南水乡特色楼房,名为“紫薇阁”。去世后,吴健雄的墓地选址在紫薇阁旁,斯人已逝,风骨长存。这位总是穿着旗袍、知性优雅的江南女子,一如紫薇,不在春日争艳,看着细细碎碎,却有着极长的花期,倔强、执着,永远蓬勃向上。

明德初级紫薇
图片来源:情调苏州
保护:让古树“老有所依”

上个世纪80年代,苏州的古树就挂上了专属的铭牌,从搪瓷铁牌,到铝制烤漆,再到现在的仿古书简,这张身份证已然经历了数次迭代。我们能通过标牌知晓树种、树龄、科属、编号、拉丁名等基本信息,还能在更详细的档案上了解到树高、胸围和冠幅等。阅读这些数字,我们像是在认识一个人,如此具体、如此真实。几十年来,苏州为它们搭建围栏、装配避雷针、日常巡查养护,也对濒危古树进行抢救复壮,改善立地条件,防治病虫危害,让每一棵古树“老有所依”。

古树名木的
两代“身份证”
摄影:半缘君

从北寺塔到拙政园的必经之路上,只要在西北街向庭园路方向张望,就能看到这条路为树造出了一个小小的环岛,一棵340年的香樟斜斜地立在中央,枝繁叶茂,巨大如伞。坐拥好地段的古树经历过数百年间的沧桑变迁,其遗址原为宋代章氏故宅,后舍宅为寺。明代嘉靖年间,福建商人效仿太仓的天妃宫,在苏州城内建起一座供奉妈祖的天后宫,选址于此,古树正是当年天后宫大殿前两株香樟中的幸存者。近百年来,天后宫先后为北街中心小学、市第三十八中学、职业中学、三中分部等学校使用,如今开发成别墅区。在本世纪初修路时,在修出一条直路和绕道保树之间,苏州人采用了后者。

在飞速的城市建设与更新中,这样的选择题并不少见。凤凰街北段东侧,同样有一棵长在慢车道中间的古树。这是一棵380多年的黄杨树,它的生长极为缓慢,民间俗称“一年长一寸”“千年不大黄杨木”。黄杨在园林中种植很多,只是因为四季常青、树形较小,并不起眼,缓慢的生长像是在积蓄能量,如此迟钝,又如此稳定。或许正是这种坚韧的、宠辱不惊的品质,使得黄杨寿命很长、适应性广,很受喜爱,有“家养黄杨,世代栋梁”之说,与其外观上的低调截然相反。黄杨古树的所在地本是一个庭院,1998年37号街坊改造时,特意在车道上砌出一个直径2米、高约60厘米的树圈,让来往行人能与它亲密接触的同时,也能安全避让。

西北街香樟

凤凰街黄杨

一座愿意为树让路的城市,是几分远见,又是几许深情。

作家阿成曾说,应该为威尼斯的每一条街巷写传,而此刻,我们想为苏州的每一棵古树立传。一棵活了上百年的树,曾遭遇多少风雨雷电、战乱纷扰,又亲历几番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有的树家世显赫,由名人种下、获诗文歌咏、让邻居牵念、令游客流连;有的树寂寂无闻,没有文字记录、没有地图标记,甚至没有确凿的年岁,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古树是活着的文物,它们将与城市一同生长,续写新的故事。当我们与不期而遇的古树温柔对视、亲切对话,就会感受到这座历史名城的无限生机。

参考资料:

1.《最美北京秋色地图,要跟着41865株古树看!》,地道风物,2023-11-11

2.《苏州市现存古树名木2307棵!最长树龄达2000年》,苏州园林官微,2024-02-29

3.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编著.《苏州市古树名木志》,文汇出版社,2019

4. 苏州市农业委员会编.《苏州市林木种质资源树种图谱》,文汇出版社,2016

5. 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编.《苏州长物·树》,文汇出版社,2021

6. 蔡曾煜、刘婷.《苏州花木考》,苏州大学出版社,2019

7.(日)阿南史代.《树之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苏州市古树名木四代“身份证”馆藏》,姑苏晚报,2012年02月21日

9. 吴冠中.《审美力》.辽宁人民出版社,2020

10.《舒君访谈 |《晓庵遗书》:独树一帜的中西合璧之作》,苏州全书,2023-07-22

11. 俞正阳.《故家乔木常不朽:天平红枫的今与昔》,苏州档案,2021-11-10

12. 朱晓倩.《寻树之旅|环岛“钉子树”!背后牵出20年前苏州“路让树”的故事》,看苏州,2022-01-26

13. 龙美娟、钱果、朱晓倩、包佳佳.《深·看|“植”此青绿,苏州这样为树“让路”》,看苏州,2022-03-

(感谢橘涂初四老师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