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未都 | 龙纹·甲光向日金鳞开(一)

2024-03-12 06: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想不想来观复博物馆看看不同时期的龙纹文物呢?

其实,从远古时代到明清,中华图腾“龙”的形象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我们大多数人所认知的龙,基本来自明清时期。那么,大家想知道最早的龙是什么造型吗?

接下来,我们会按照朝代的顺序,分6篇带大家重温马未都先生所著的《瓷之纹》第一章:《龙纹 · 甲光向日金鳞开》。

以下摘录是关于《远古-先秦时期》的龙纹:一个有文化的民族一定会有自己的图腾崇拜。中华民族在其幼年时期就选择了“龙”作为图腾,由模糊到具象,由随性到专注,至少用了五千年的时间,龙的形象才一点一点地完善,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与象征。

实际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具象的民族,象形文字很能说明这一点,绝大部分的艺术表现也能证明。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我们创造了龙这样一个神的形象,介乎抽象与具象之间,并坚持不懈地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龙的出现,缘于我们民族的情感。想象力超凡的祖先们将龙总结为九似,取各家动物之长,组合成这样一个上天入水,翻云覆雨,能幽能明,能大能小,无所不能的“神”,其精神层面对后世影响巨大。所谓九似乃九家之长:角似鹿,头似驼(牛),眼似虾〔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鱼),爪似鹰(凤),掌似虎,耳似牛。虽九似说法不一,但九为阳数之尊,凡天上飞禽,水中游鱼,陆地走兽,有角无足结合为一体,使龙之形象千百年来让国人既熟又生,既亲又远,既凡又神。

地处中原的河南濮阳一座早期仰韶文化的墓穴里,有一条用蚌壳铺砌而成的“龙”。在男性墓主人的两侧,用蚌壳摆塑龙虎各一,龙弓背昂首,长身有尾,前后有爪,动态若飞,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龙的形象了,距今超过6000年。尽管此龙尚有争议,但中华龙的形象已呼之欲出。

仰韶文化 蚌壳龙塑

龙的另一被人熟知的形象是红山文化的玉龙,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故宫博物院亦有同类作品收藏。此龙体长无足犹似蟒蛇,头部似马而嘴似猪,鬣毛长而飘逸,身呈蜷曲状,整体与甲骨文“龙”有相似之处。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文化发达,仅以此“龙”形象就可知其文化底蕴,尤以美玉琢磨成龙,说明5000年前龙已深入人心。

红山文化 玉龙

国家博物馆藏

山西省临汾陶寺出土一件彩绘龙纹陶盆,尺寸大,内绘蜷曲龙,利齿长信,身有鳞斑,已具备龙的基本特征。从出土情况可判定墓主人身份不同凡响,此盆可视为墓主人身份的象征物。此时距今约4000年。

新石器时代 龙纹陶盘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殷商时期最著名的龙应是妇好墓出土的玉龙了。这组玉龙有圆雕有浮雕,虽有别但总体风格相同,以墨绿玉圆雕蜷曲龙为准,龙头饱满、张口露齿、眼凸耳伏、双足利爪、身体蜷曲有力,可以看出龙纹态势,至此可以说,中华龙的形象已基本定型,这时距今尚有3000年。

商代 玉龙

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进入周,中国文明成长迅速,五经都产生于这个时期,六艺也是周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周王自称天子,与龙始有衔接。《周易》载: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爻乃君位爻,能居君位,则利济天下。

战国 曾侯乙铜冰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春秋战国之后,学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龙纹作品急剧增加,龙之造型变幻多样。以青铜器为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外叔鼎,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均有龙纹呈现,为西周早期作品;而著名的曾侯乙铜冰鉴,装饰蟠龙纹为主,强调动态,尤其颈部所饰龙形耳,龙首反顾,长舌灵动,注重表达龙的内质,此时已进入战国时期。

西周 外叔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而同时期玉器亦并驾齐驱。故宫博物院藏西周龙纹玉璜,龙纹顺势而为,首尾相互照应;春秋出廓龙纹璧,龙跃然廓外,回首弓身;而战国谷纹璧中心镂空侧身立龙,极具张力;此时的龙纹形象,多以曲身扭颈,张牙舞爪之势,极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时的自由空气。

春秋 玉龙纹出廓璧

故宫博物院藏

周代八百年的历史,最伟大的成就是礼制的建立,继而形成了有秩序的封建国家。这种政治伦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直接影响后世三千年。中华民族各种文化的源头,大多可以追溯到周朝,包括今天社会津津乐道的儒学及道法。龙的形象在这一时期逐渐完善,除去政治层面的需求,还有美学层面的需求。龙纹在这一时期造型愈发优美,愈发具有兽之不及的“神”性,以至孔子见老子后说:“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于阴阳。”孔子此言说得庄重而巧妙,他把自己对龙的认识上升引申于人,尊重之意清晰可见。

战国 谷纹立龙璧

故宫博物院藏

同一时期的管子也说:“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这段话几乎总结了春秋时代先哲们对龙的认识,让后人对龙有了一个基本定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